李為然,虞啟義
(中國聯(lián)合工程有限公司,浙江 杭州 310052)
隨著電力工業(yè)的快速發(fā)展,為了提高電力系統(tǒng)耐用性、持久性,降低投資,電廠系統(tǒng)采用的鋼材不斷更新?lián)Q代,使用異種鋼焊接不停增多。為此,對焊接、預熱和熱處理的施工方法和流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2Cr1MoV 和中碳鋼35CrMo 焊接在電廠管道焊接中經(jīng)常使用,但在實際焊接中頻頻出現(xiàn)裂紋,在一些小型電廠施工特別突出,嚴重影響項目進度及質量,同時也為電廠蒸汽管道泄漏事故埋下重大隱患。
某化工廠的自備電廠地處福建沿海,場地為吹砂填海而成,設計規(guī)模為3x240t/h 高溫高壓循環(huán)硫化床鍋爐配套2 臺25MW 背壓式汽輪發(fā)電機,該自備電廠的供熱蒸汽參數(shù)為 4.30MPa(g),420℃,管道選用 12Cr1MoV,速關逆止閥的連接法蘭材質為35CrMo。該蒸汽管道為自備電廠向下游供氣的主管道,一旦發(fā)泄漏易,直接影響下游供氣,損失極大。但在管道與法蘭連接處,焊接過程中或焊后多次發(fā)生焊接裂,具體詳見圖1。
該焊接接頭經(jīng)過幾次返修后,仍未有效解決。經(jīng)查核連接法蘭35CrMo 及管道材質均符合國家相關標準,為合格產品。
通過分析另幾個項目,類似管道材質及閥門法蘭的焊接,亦存在失敗的案例,但未找出產生的原因和合適工藝,以徹底消除裂紋。因此,有必要通過人機料法環(huán)等各個條件進行排查和分析。

圖1
針對該化工自備電站的焊接,根據(jù)國家規(guī)范[1]要求,焊接人員均取得了國家認可的資格證,并經(jīng)過現(xiàn)場培訓和現(xiàn)場焊接測試合格后才進行現(xiàn)場相關的焊接操作,由此直接焊接此類異種鋼的人員資質符合要求。
但熱處理操作人員是沒有取得熱處理證的臨時工,現(xiàn)場短期培訓就上崗操作。但由該人員熱處理的12Cr1MoV+12Cr1MoV 管道焊口硬度卻都是符合要求,因此熱處理人員到底是否為產生裂紋的原因需要進一步深入探究。

表1 12Cr1MoV 化學成分

表2 35CrMo 化學成分

表3 焊接參數(shù)
焊接設備和熱處理設備均有出廠合格證,經(jīng)測試各項指標均符合國家標準,消除了設備產生裂紋的因素。
根據(jù)規(guī)范要求,對現(xiàn)場所有的合金鋼管道、管件進行了光譜分析復核,材質及力學性能均為符合要求。具體成分參數(shù)見表1、表2,力學性能如下:
12Cr1MoV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490MPa
屈服強度:≥245MPa
斷后伸長率:≥22%
斷面收縮率:≥50%
沖擊功:≥71J
35CrMo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 σb(MPa):≥985(100)
屈服強度 σs(MPa):≥835(85)
伸長率 δ5(%):≥12
斷面收縮率 ψ(%):≥45
沖擊功 Akv(J):≥63
沖擊韌性值 αkv(J/cm2):≥78(8)
硬度:≤229HB
從以上的材質分析和力學性能上來看,12Cr1MoV 和35CrMo 的可焊性比較好,可基本確定裂紋問題并非材質問題造成的。從上述相關的管道、管件質量報告中也能確認這兩種鋼材的質量是合格,亦可以焊接。
蒸汽管道和速關逆止閥連接法蘭接口規(guī)格為φ273x8,根據(jù)DLT869-2012《火力發(fā)電廠焊接技術規(guī)程》[1]中的要求,焊口兩側需打磨成V 形坡口。焊接12Cr1MoV和中碳鋼35CrMo 異種鋼時,選用[2-3]的是焊絲為TIGR31 及焊條為E5515-B2-V(R317)。焊接時,采用鎢極氬弧焊打底和手工電弧焊蓋面的方法。
焊接參數(shù)如表3。
但在實際實施中,焊接接頭采用最后固定焊接,法蘭與閥體用螺栓先連接固定。因法蘭端部長度短、坡度大,焊前無法對法蘭側進行預熱,僅對管道側進行了預熱。
根據(jù)以上工藝進行了四次焊接,前兩次在焊接過程中并沒有發(fā)現(xiàn)裂紋。焊接完畢,等待半天或者一天后,才對焊口進行回火熱處理。待熱處理溫度冷卻后,進行射線無損探傷,發(fā)現(xiàn)底片上有較多裂紋,清晰可見,最長的可達150mm;而后兩次焊接,在氬弧焊打底時就發(fā)生了裂紋,后經(jīng)打磨處理再次焊接,仍然產生裂紋,后多次處理焊接,仍無法消除。
通過現(xiàn)場分析,初步認為產生裂紋的原因如下:
(1)預熱時,履帶加熱器綁扎不規(guī)范。
(2)熱處理與焊接完畢之間的時間間隔太長。
(3)硅酸鋁針刺毯保溫不規(guī)范。
該項目臨近海邊,焊接施工過程中濕度、溫度及風速將對焊接結果可能影響比較大,為此有必要進一步分析。
濕度:經(jīng)分析項目其他地方有該材質焊接成功的案例,故可排除了潮濕造成產生裂紋的原因。
溫度:該項目地處福建,施工環(huán)境溫度在5℃以上,并不會對此類合金鋼焊接產生影響。
風速:焊接過程在廠房內焊接,風速比較小,消除了風速對焊接接頭產生影響。
因此,通過上述一系列分析,初步認為產生裂紋的原因主要是人員、預熱和熱處理環(huán)節(jié):
(1)熱處理人員沒有進行相關培訓,缺乏的操作經(jīng)驗。

表4 焊接參數(shù)表
(2)法蘭側沒有進行預熱。
(3)焊接完畢后與熱處理時間間隔太長。
根據(jù)上述原因,重新調整焊接工藝:在平臺上組合焊接,先采用法蘭與管道短節(jié)焊接在一起,然后再與閥門、管道安裝連接,調整熟悉焊接操作的焊接人員,并進行相關熱處理設備。
按DL/T 819-2010《火力發(fā)電廠焊接熱處理技術規(guī)程》中的要求[1],采用柔性陶瓷電阻加熱,將焊口兩側的管道和法蘭都綁扎履帶式加熱器,并采用完好的硅酸鋁針刺毯將履帶式加熱器包裹起來并綁扎牢固。后用硅酸鋁針刺毯將整個法蘭包裹起來并綁扎牢固,這有助于保證管道和法蘭的預熱溫度快速上升。
焊接前控制預熱溫度為200~300℃,當采用鎢極氬弧焊打底時,按下限溫度降低50℃預熱,過程中始終控制溫度在150℃以上(也可在200℃以上)。熱處理操作人員要始終監(jiān)控熱處理設備參數(shù),并隨時與焊接人員保持聯(lián)系,若出現(xiàn)溫度下降至150℃以下,應該立即停止焊接。
在預熱溫度沒有達到150℃之前,先對焊口進行點焊固定,發(fā)現(xiàn)所有焊點都產生了裂紋。待預熱溫度達到150℃后,把所有的固定焊點清理至沒有裂紋為止,然后開始采用氬弧焊開始焊接。施焊過程中,采用手持式測溫槍定時、分區(qū)、多點對焊口進行測溫,測溫時主要是測量坡口鈍邊處的溫度,確保達到150℃上方可焊接。在精確、雙重操控之下,打底層再沒有出現(xiàn)裂紋。其焊絲采用TIG-R31。具體焊接參數(shù)見表4。
打底結束后,反復檢查確認沒有裂紋后,采用氬弧焊填充蓋面。焊接完畢后,再次持手電筒輪流檢查,仍然未發(fā)生裂紋,因此證明此方法可以滿足上述焊接要求。
在確認沒有裂紋后,立即拆除預熱履帶式加熱器,改換成熱處理履帶式加熱器,并將熱電偶和硅酸鋁針刺毯也綁扎固定牢固。
按規(guī)范要求[1],管徑/壁厚>15,項目采用柔性陶電阻加熱進行熱處理,加熱寬度從焊縫中心起每側為200mm。焊接熱處理的保溫寬度從焊縫中心算起,每側比加熱寬度增加了150mm,保溫厚度為60mm??紤]管道外徑為273mm,采用1 個熱電偶。
熱處理操作人員確認綁扎合格后,立即對焊口進行熱處理。焊接完畢與焊后回火熱處理之間不再有時間間隔。
熱處理完畢后,經(jīng)射線無損探傷,確認此焊口為一級合格,無裂紋,成功效果明顯。
因此,12Cr1MoV 和中碳鋼35CrMo 異種鋼產生裂紋的原因總結如下:
(1)焊接管理人員對熱處理未予以重視,缺乏對熱處理對焊接接頭的重要性認識。
(2)預熱時沒有對法蘭側進行預熱。
(3)焊接接頭放置時間太長,沒有及時熱處理。即:焊接完畢后,不再等焊口冷卻應立即進行熱處理。
(4)保溫作用的硅酸鋁針刺毯,沒有按要求綁扎牢固。
通過該項目焊接分析,施工現(xiàn)場要加強對焊接熱處理重視,需要消除習慣性的思維邏輯。
常規(guī)鋼焊接接頭按要求進行熱處理,基本上不會產生缺陷的現(xiàn)象,但對異種鋼焊接時尤其要提高警惕,特別是與中碳鋼連接的焊接接頭,它對產生焊接裂紋起到了關鍵性作用;同時還需把控焊接方法與施工流程之間的時間間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