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蓉,郭久智,宮 政,王 琴
(海軍航空大學教研保障中心,山東煙臺 264001)
在新時代背景下,多媒體教學大大推動了高校的教學質量,使高校學生通過新穎的授課方式學到了許多傳統課本之外的知識,大大提升了國家的文化軟實力。隨著多媒體設備的多樣化,多媒體教室在使用的過程中出現故障的概率也隨之增大,多媒體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在多媒體教學過程中顯得十分重要。
在當前信息技術發達的時代,多媒體教室已成為必不可少的教學場所,通常由多媒體計算機、液晶投影機、數字視頻展示臺、中央控制系統、投影屏幕、音響設備等多種現代教學設備組成。多媒體教室的普及極大提高了高校教學的效率和質量,但是在多媒體教室的使用過程中,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問題。
多媒體教室是比較開放的場所,幾乎每位老師、每堂課都會用到多媒體設備,造成多媒體教學設備使用頻率過高,大大降低了設備的使用壽命。電子元器件在高溫下長時間工作易出現失靈、藍屏等故障,再加上粉塵、天氣等客觀因素的影響,進一步加深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傷害。
除了教室內設備的問題,網絡問題也是影響多媒體教室教學的重要因素。教學樓中網絡連接復雜,樓宇中通常也未設置單獨的網絡弱電機房,放置網絡交換設備的地方往往比較凌亂,網絡線路和其他線路纏繞在一起,交換設備故障、網絡線路故障時有發生。
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沒有明確的規范和制度,上課的教師沒有受過專業培訓,在使用多媒體設備時,沒有相關規則予以遵循,造成教師對多媒體教學設備的保護意識不到位。上課時不能夠熟練地使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很可能因時間緊而操作不當對設備造成損害,不僅影響教學進度和教學質量,而且出現設備損壞時也無法追究責任。
學校在多媒體維護方面制定的相關維護策略不夠完備,導致了多媒體設備發生故障后不能及時地進行維修。維護人員少,缺乏定期巡檢、經費緊張、流程復雜等問題,在各大高校的多媒體設備保障中普遍存在[1]。同時,多媒體設備也存在硬件設施和軟件的兼容性問題,影響正常的教學活動。
(1)環境。計算機理想的工作溫度應在10~35 ℃,相對濕度應為30%~80%,溫度太高或太低都會影響配件的性能和壽命。濕度太大容易短路,濕度太低則易產生靜電,同樣對配件的使用不利,條件許可的話,一定要安裝空調[2]。另外,空氣中灰塵含量對電腦影響也較大。計算機對電源也有要求,交流電正常的范圍應在220 V±10%,頻率范圍是50 Hz±5%,并且具有良好的接地系統。如果經常性供電不穩,可以購置在線式不間斷電源(UPS)、參數穩壓器或寬幅開關電源,為計算機穩定工作提供良好的供電環境。
(2)使用習慣。教師的使用習慣對計算機影響很大,當計算機正在工作時,應避免進行關機或切斷電源操作,如機器正在讀寫數據時突然關機,很可能會損壞驅動器,如硬盤、軟驅等;更不能在機器工作時搬動機器。正常開機順序是先打開外部連接設備的電源、顯示器電源,然后再開主機電源;關機順序則相反,以盡量減少對主機的損害。在主機通電的情況下,關閉外設的瞬間,對主機產生的沖擊較大。關機時必須先關閉所有程序,再按正常的順序退出,否則有可能損壞應用程序。
投影機是一種精密電子產品,它集機械、液晶、電子電路技術于一體,在使用中尤其要注意以下要點。
(1)嚴防強烈的沖撞、疊壓和振動。為免造成液晶片移位,光學系統中的透鏡和反射鏡發生變形或損壞,變焦鏡頭軌道損壞、鏡頭破裂等問題,從而出現顏色不重合、圖象質量差等現象,甚至是無法使用。
(2)注意使用環境的防塵和通風散熱。塵粒主要通過散熱風扇的高速氣流經濾塵網后進入投影儀內部,它們相互摩擦產生靜電而吸附于設備內?,F在使用的液晶屏有0.7 英寸或0.9 英寸,分辨率是1024×768 或800×600,每個像素只有0.02 mm,灰塵顆粒足夠阻擋像素單元,影響畫面質量。保持進風口的通暢,及時清潔過濾網十分必要。
(3)科學使用,愛護光源。大部分投影機使用UHP、UMPRD、UHE 等光源燈泡,減少開關機次數對燈泡壽命有益。燈泡使用時會產生大量熱量,關機后應讓機器散熱,自動停機后才能切斷電源,避免在使用途中插拔電纜。信號源與投影機最好同時接地,信號傳輸線應控制在15 m 以內,以保證圖象質量。
中央控制系統是指對聲、光、電等各種設備進行集中控制的設備,由中央控制器和中央控制電源箱兩部分組成。教師不規范的操作行為、不適宜的外界環境和自然老化是導致中央控制器發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具體表現為計算機藍屏死機、控制碼缺失、端口失效以及控制板失靈。輕微的軟件故障可采用重啟計算機、完善控制碼等方式來維護軟件,若是計算機硬件出現問題則要返廠進行檢測維修[3]。計算機的供電設備是中央控制電源箱,在計算機的正常工作中,若加載在中央控制電源箱的電壓發生異常波動,超出中央控制電源箱所能承受的最大電壓,將會嚴重損害中央控制電源箱,造成電源箱溫度異常發熱,燒毀相關設備,發生無法預測的電源故障,因此,務必保證電壓的穩定。
網絡系統是高校多媒體教室得以廣泛使用的最大動力,其基本組成部分是計算機和網絡交換設備。多媒體教室中其他設備的使用都離不開計算機的控制,計算機是人接觸最多的設備,使用頻率高,出現故障的概率大。若計算機網絡系統軟件出現問題,應及時檢查、更新、修復軟件,必要時可以重新安裝網絡軟件。若計算機網絡系統硬件設施出現問題應清潔插口、更換網絡硬件。如果是網絡交換設備硬件故障,通常采取重新啟動交換機、重新配置網絡數據,更換硬件配件,保證交換設備數據的正常傳輸。
音頻系統為高校多媒體教室提供優質的聲音信息服務。在進行多媒體教室教學過程中,由于音頻系統使用頻繁,極易導致音頻插口接觸不良或者計算機音頻設備出現問題,造成多媒體教室音頻系統回音、卡頓、失常等現象,影響多媒體教學效果。投影儀使用比較頻繁,由于自然損耗、操作行為不規范、外部環境影響等因素,可能會導致投影儀藍屏、內部電路受損、投影儀燈泡被燒毀等故障。投影儀要定期更換過濾網,及時保持清潔,防止散熱異常、設備燒毀[4]。幕布要時刻保持平整潔凈,清潔幕布時要使用專用洗滌液。
完善的制度是做好管理工作的重要保障和依據。為了及時解決多媒體設備在教學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提供更加優質的教學服務,就要制定相關的規章制度來規范高校師生的日常使用,建立完善的多媒體教學設備管理制度,保證多媒體教室設備在教學過程中能夠正常工作[5]。在管理中到處都有規章制度約束,必須做到管理制度完善化、管理方法科學化、管理措施人性化。管理人員崗位制度和多媒體設備管理維護制度兩方面同時建設,才能做好多媒體設備的管理和保障。
設備保障工作專業性強、任務量大、人手少,教學樓一線工作人員經常會加班搶修。多媒體教室的管理首先要考慮人員配置問題,以人均負責約8 個教室的管理工作量為宜。工作人員不僅應具備必要的電腦知識、用電知識、動手能力,還必須要有認真對待工作的負責任態度,以及主動、耐心、熱情地為師生服務的服務意識。平時工作中盡量避免與服務對象發生摩擦,多換位思考,贏得認同和信服,才能做到面對繁雜的工作不抱怨、不慌亂、無差錯。
對在校師生進行現代教育技術技能培訓是多媒體教學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在日常教學中,設備的主要操作人員是教師,保證教師能熟練地操作多媒體設備是做好多媒體設備維護管理的基礎。應強調計算機系統管理與維護的重要性,要求每位師生都要自覺遵守多媒體設備使用的相關規定,增強責任意識,養成愛護公物的習慣,從小事出發自覺做到設備的保護工作,保證多媒體設備的良好運行。例如,使用U 盤以前先進行殺毒,多媒體設備使用完畢以后不要直接關電源,在課間休息時間盡量避免使用多媒體設備做其他與課程無關的事情等。
多媒體教室在今后高校教學過程中將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也是教育教學改革的趨勢,多媒體教室設備的維護也會變得越來越復雜。只要努力建立、健全多媒體設備管理制度,形成良好的教學習慣,培養師生自覺愛護多媒體教室設備的良好意識,就一定可以做好多媒體教室設備的管理和維護工作,為學校的教學訓練提供良好的平臺和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