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明順
(南召縣中醫院心內科,河南 南召 474650)
心絞痛屬冠心病的一種,其發生同人們的生活習慣及飲食結構改變相關,近年來我國冠心病的患病率持續升高且發病年齡逐年下降,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加重社會經濟負擔[1]。經皮冠狀動脈介入治療(PCI)雖能有效緩解患者臨床癥狀,但術后還需積極進行抗感染、抗凝、降脂等西醫治療[2]。本病病程較長,且痰瘀阻絡證患者較多,患者血脂達標且癥狀改善的比例較低,為鞏固西醫治療效果,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加強活血化瘀功效,PCI術后心絞痛痰瘀阻絡證的特點是根于腎虛、發于痰瘀,菖遠護心湯以菖遠湯為核心并隨癥加減,促進健脾化痰逐瘀直效[3]。本研究探討菖遠護心湯聯合西藥治療PCI術后心絞痛痰瘀阻絡證患者的效果。
以2017年5月至2019年5月于南召縣中醫院就診的痰瘀阻絡型冠心病患者為樣本,根據隨機數字表法抽取符合標準的76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根據年齡、病程等分層因素采用分層隨機分組法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常規組,每組38例。觀察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6.3±5.7)歲,病程(3.2±0.8)年。常規組男20例、女18例,年齡(45.4±6.2)歲,病程(3.3±0.5)年。2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經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
西醫診斷標準:參照《實用內科學》[4]中有關心絞痛診斷標準。
中醫診斷標準:參照《中醫內科學》[5]中有關胸痹心痛中痰濁閉阻擊瘀血痹阻診斷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上述診斷標準且初次入組試驗;2)既往服用過藥物,但入組前停藥至少2周;3)順利完成PCI術。
排除標準:1)家族性或繼發性引起的血脂異常;2)合并嚴重肝腎功能損害或精神病;3)妊娠或哺乳期婦女;4)未按試驗方案規定用藥;5)自行中斷藥物治療;6)病情加重中止試驗。
2組患者均于PCI術后予以擴管、抗凝治療,常規組服用阿司匹林腸溶片(拜耳醫藥保健有限公司,規格:100 mg),每日1次,100 mg·次-1。觀察組加用菖遠護心湯,湯劑配方如下:生黃芪15 g,桑寄生15 g,陳皮12 g,石菖蒲、遠志、丹參、當歸各10 g,甘松、姜半夏各9 g,桃仁6 g。隨患者癥狀予以加減,血瘀甚者加當歸20 g,痰熱者加用黃連6 g。30 d為1個療程,2組均服藥1個療程。
1)療效。顯效:同等勞累程度引起的心絞痛發作次數及中醫證候評分至少減少80%,或心絞痛程度改善2級以上;有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80%,中醫證候評分降低50%,或心絞痛程度改善1~2級;無效:心絞痛發作次數減少<50%,中醫證候評分及心絞痛程度無明顯改善[6]。
2)治療前后血脂指標。包括甘油三酯(TG)和總膽固醇(TC)。
3)治療前后中醫證候評分。根據《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7]評價患者治療前后的中醫證候,包括胸痛、乏力、氣滯等癥狀,按照病情嚴重程度進行評分(1~5分)。分數越高表示病情越嚴重。

觀察組療效顯著優于常規組(P<0.05)。見表1。

表1 2組療效比較 例
治療前2組的TC和TG水平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的TC和TG水平較治療前顯著下降(P<0.05或P<0.001),且觀察組水平顯著低于常規組(均P<0.05)。見表2。

表2 2組血脂指標比較
治療前2組的胸痛、乏力、氣滯評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2組的胸痛、乏力、氣滯評分較治療前顯著下降(均P<0.001),且觀察組水平顯著低于常規組(均P<0.05)。見表3。

表3 2組中醫證候評分比較 分
中醫學并無“冠心病心絞痛”之名,但“心痛”癥狀的記載與心絞痛相似。中醫學認為,心乃諸臟主而藏神,與肺脾肝腎關系無不密切,四臟功能失調將導致心主血脈功能,繼而出現氣血運行不暢,不通則痛。心絞痛以臟腑虛損、氣血陰陽不足為本,以氣滯、血瘀、痰濁等有形之邪為標的“本虛標實”之癥[8-9],因而在治療時需調養心血、活絡化淤。現代醫學認為心絞痛的發生由冠脈供血不足所致,予以PCI解除冠狀動脈狹窄或梗阻,重建冠狀動脈血流,但術后還需積極行抗凝治療,改善高血脂狀態[10]。菖遠護心湯具有調脂化淤功效,其配方中含有黃芪、當歸配伍使用以補虛為主,改善患者術后體衰、無力;桑寄生、丹參則有通經絡、益血功效;陳皮能溫能補,與姜半夏均可化痰涎、和脾止嗽;石菖蒲具有開竅豁痰、醒神益智、化濕開胃的功效;遠志可安神益智、祛痰、消腫,有效改善患者的心悸癥狀;甘松理氣止痛,開郁醒脾,外用祛濕消腫;桃仁則祛瘀血。全方配伍使用有調脾肺、疏通血氣之效。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療效顯著優于常規組,且患者的TC和TG水平顯著低于常規組。從西醫角度分析,菖遠護心湯中的遠志中含有皂苷類化合物,具有較強的溶血及抗菌作用,同時皂苷還能抑制血清CPK升高及心肌組織中NO[11],繼而減少冠脈梗死的范圍。石菖蒲揮發油能抑制心肌興奮性及自律性,還具有一定的降脂作用,充分保護心血管[12]。另外,湯藥中的丹參是臨床慣用的心血管治療藥,能明顯改善冠脈阻力,擴張血管,故觀察組患者的TC和TG水平明顯低于常規組。此外,觀察組的中醫各項證候評分亦顯著低于常規組,可能與桑寄生、陳皮、姜半夏、黃芪、當歸等藥物的使用有關。桑寄生的提取物退腫功效與阿司匹林幾乎相當,還能緩解疼痛。姜半夏可鎮靜止咳,黃芪與當歸中的提取物如黃芪多糖、黃酮類和氨基酸等能舒張血管平滑肌、降脂功效[13],配合石菖蒲、遠志的寧神鎮靜之效,充分改善患者的心悸、乏力及氣促癥狀。
綜上所述,心絞痛患者PCI術后仍會出現心悸、氣促無力等痰瘀阻絡癥狀,采用西醫治療能改善血脂和中醫證候評分,配合中藥菖遠護心湯可進一步鞏固治療效果,療效確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