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雪娟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深入推進,隨著“立德樹人”“德育為先”“以人為本”等教育理念的深入人心,不斷創新小學德育教育形式,構建開放的、形式多樣且富有活力的德育課堂,深化學生品格培養成為關注的焦點,而晨會教學是培養學生品格的重要形式和關鍵環節,對此,本文基于德善課程具體探討開展晨會教學的策略,實現對學生的品格培養。以期通過研究創新德育教育形式,活躍晨會教學課堂,深入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品格觀,促進學生將德善品格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勵學生爭做“德善好少年”。
關鍵詞:品格培養; 德善課程; 晨會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15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47-002
小學階段是學生品格培養的關鍵時期,晨會教學是實現小學生品格培養的重要渠道,因此,優化晨會教學活動,重視并做好學生品格培養工作尤為重要。然而反觀當前的晨會教學,普遍存在著班主任教師對晨會教學不夠重視、師生對晨會的重要性認知不深刻、晨會教學缺乏系統的教學目標和有條不紊的教學計劃、晨會教學內容單一且對品格培養關注度不高、晨會教學方法不科學且流于形式、晨會教學過程中對學生品格培養不深刻等問題。
德善課程是一門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導向,以培養學生優秀品格為目標,以關注學生學習生活為基礎內容的綜合性德育課程。德善課程以活動教學為主要形式,旨在讓學生通過課程學習獲得對品格的認知和相應的情感體驗,形成正確的品格觀念,并在實際的生活中運用正確的品格觀指導自己的行為活動,助力學生核心素養的全面培養和提升,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成長成才奠定堅實的基礎。
德善課程晨會教學是創新晨會教學形式,豐富晨會教學內容,突顯晨會教學育人功能本質的重要體現,也是變革創新育人模式的有益嘗試,對于優化育人模式、深化育人效果等方面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德善課程晨會教學始終以培養學生向善的品格為目標,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從學生的向善品格培養出發,嘗試了以下策略,以求拋磚引玉。
一、分期達成目標,分享品格故事
根據學生實際制定每學期的向善品格提升目標,再在活動中分期完成每月、每日向善品格提升小目標,嚴格執行日行一善任務。故事教學便是活動之一,它是德育教育中一種重要的教學方法,主要是借助精彩的故事情節和深刻的故事寓意,實現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啟發學生在思想道德價值觀上的思考,引導學生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做出正確的行為活動。因此,德善課程晨會教學中要滲透品格培養,教師可以采取分享品格故事的形式,實現對學生品格的培養。在晨會教學中,教師為學生分享品格修養相關的故事,或者讓學生為全班同學分享自己搜集的品格故事,可以讓學生耳濡目染。
例如在上學期,我制定了“誠信”主題的品格提升目標,又具體制定了每月誠信活動小目標,再細化到踐行“日行一善”的誠信小活動中。為了培養學生誠實守信不撒謊的品格,我在晨會教學中,為學生們分享了繪本故事《狼來了》,生動的故事內容、精彩的故事情節給學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學生通過繪本故事的學習,深刻明白了撒謊終究會害人害己、付出慘痛的代價,知道了撒謊屬于不好的行為品格。在分析故事的基礎上,我順勢讓學生反思自己的學習生活中是否有過不誠信的行為,有的學生羞愧地低下了頭,有的學生非常坦誠地告訴老師自己曾經撒過謊。最后,針對學生的情況,我總結道:“同學們,通過《狼來了》這個故事的學習,我們都知道撒謊是不對的行為,剛剛也有同學坦誠表示自己曾經有過撒謊的行為,那么,在以后的學習生活中,我們該怎么做,才能做一個誠實守信、實事求是的好學生、好孩子呢?”學生們思考之后紛紛主動發言,有的認為答應別人的事情一定要做到;有的認為做事要實事求是,和同學坦誠相處,有的認為做錯了事要勇于承擔責任,不用撒謊搪塞,不找借口、敢做敢當……同學們各抒己見,紛紛表達了對撒謊行為的重新深層認識。可見,故事教學在晨會課的品格教育中能夠深入人心,進而影響觀念、指導行為、重塑性格。
二、結合真實事例,討論品格話題
在德善課程晨會教學過程中,通過班主任提出一些品格話題,讓學生參與討論的形式,可以活躍晨會課堂形式,營造民主和諧的晨會氛圍,讓每個學生在班集體的大家庭中都有各抒己見的機會,有利于學生相互學習取長補短,進而深化學生的品格培養。
例如學生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常常會遭遇一些失敗和挫折,為了培養學生積極進取的品格,我在晨會教學中開展了“正視挫折,走向成功”的主題晨會活動。首先,我讓學生回憶自己在學習生活中遇到過哪些挫折或失敗,并說出自己當時的感受,學生們紛紛發言講述自己遇到的問題,并大都表示在遇到挫折時心情非常失落、難過、傷心。緊接著,我提出了“失敗是成功之母”還是“失敗是失敗之母”的話題,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經過一番激烈的討論,我抽取了兩名學生分別代表兩種觀點進行發言,兩個學生都為自己的觀點進行了解釋和舉例說明,看到討論效果良好,我繼續提出問題:“兩名同學都說得非常有理,接下來大家繼續展開小組討論,思考如何做才能讓失敗成為成功之母?”在小組討論的過程中,學生們取長補短,相互學習,深刻明白了要在學習生活中養成積極上進的進取之心,懂得了在遇到困難、失敗和挫折的時候,要樹立持之以恒、百折不撓的精神品質。通過民主討論氛圍的營造,每名學生都有發表見解的機會,在思維的碰撞中摩擦出火花,培養了學生的良好品格。
三、結合特殊日子,捕捉提升契機
班主任在德育工作中,要善于結合特殊日子,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只有做到“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才能真正做好德育工作。因此,在德善課程晨會教學中,教師要優化對學生的品格培養,必須審時度勢地深入到學生內部,切實關注學生存在哪些品格問題,然后結合特殊日子展開針對性的品格教育工作,才能真正提升學生的品格修養,培養品格優秀的學生。
例如我們班級每年都會結合3月這一學雷鋒的特殊月份,在班級中開展“尋找身邊小雷鋒”的體驗活動。一次,我偶然發現班上一個叫曉峰的同學,雖然學習成績優秀,各方面的表現都很突出,但是一次有個學習成績稍微差點的學生小莉向他請教數學問題時,曉峰不但沒有熱心積極地幫忙解答,反而對其進行冷嘲熱諷,表現出一副非常傲慢的樣子,小莉受到嘲笑后非常失落。對此,在第二天的晨會課上,我便開展了“助人為樂,是快樂之本”的主題晨會活動。我先出示了一些典型的案例,讓大家初步體驗了幫助他人的快樂,然后告訴大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缺點,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都需要別人的幫助,互相幫助才能共同成長。之后我順勢用同學之間互幫互助舉例,并特別提醒大家接受了別人的幫助,一定要心懷感恩,做到“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通過這次晨會教學,學生們明白了幫助不一定是學習上的,也可以是生活上的,今天你在學習上幫助了我,明天我可能會在生活上幫助你。在后期的觀察中,我還驚喜地發現曉峰在幫助他人方面也有很大的改觀,他不僅經常幫助其他同學解答各種學習上的問題,而且沒有了傲慢的態度,對向他請教問題的同學,也是耐心謙虛地解答,以前冷嘲熱諷的曉峰不見了。之后,展現在眼前的是一個陽光熱忱的曉峰。班主任通過與學生的朝夕相處,需要一雙慧眼,明察秋毫,捕捉每位學生的品格問題,進而采取矯正措施,這是每位班主任責無旁貸的義務,也是德善品德課程的亮點所在。
四、依據時事要聞,開展辯論活動
在晨會教學中,教師針對當前的一些熱門話題,設計一些富有辯論意義的話題,讓學生圍繞品格話題進行一次小型的辯論會,既可以豐富德善課程晨會教學開展的形式,又可以實現德育與生活的無縫銜接,還可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培養學生樹立正確的品格觀,指導學生的行為活動,深化學生的品格培養,促進學生品格的“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我在晨會教學中,常常會援引與學生學習生活緊密相關的話題讓學生進行辯論,讓學生在辯論中深化品格認知,實現對學生品格的培養與提升。譬如前段時間一位老人摔倒在路上,有位好心的路人將其扶起,老人卻反過來訛詐路人的事情引發熱議。對此,我將其引入晨會教學中,開展了“如果遇到老人摔倒了到底該不該扶”的小型辯論賽,培養了學生尊老愛幼、助人為樂的精神品格;再如,新冠肺炎疫情來勢洶洶,醫生護士犧牲自己的小家,趕赴武漢一線抗疫,我開展了“如果我是一名醫生,我到底要不要去一線抗疫”的小型辯論賽,培養了學生勇于奉獻、勇擔重任的精神品格。
品格培養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實現的,更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師和學生長期堅持不懈、持之以恒的努力。俗話說“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晨會教學是學生一天之中重要的學習時間,是培養學生品格的重要方式和舉措,班主任應該牢牢抓住晨會課的十分鐘時間,切實結合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實際情況,做好對學生的品格培養工作,培養出更多優秀的“德善好少年”。
參考文獻:
[1]丁正后.短短十分鐘 育人大課堂——泰州市實驗小學"晨會課"改革介紹[C]2017年江蘇省小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現場觀摩研討會
[2]何春蘇.我是怎樣上好晨會課的[J]小學教學研究,1990(11):39-40
[3]張美娟.奏晨會序曲享精神早點——淺談晨會課中的微德育[J]小學教學研究:理論版,2017,000(003):82-83
[4]呂同德.晨會課:隨便打發的10分鐘——晨會課教學管理的現狀調查與情況分析[J]江蘇教育,2005,000(02B):4-6
[5]莊建紅,李寶娟.澆灌關愛之花,期待美麗綻放——小學生關愛品格培養策略淺議[J]新課程·小學,2016,000(006):P.3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