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萍
摘 要:據調查,我國學生身體素質整體呈現出下降的趨勢,與素質教育的目標并不相符,其主要原因是學生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學業上,長時間不參與體育鍛煉。所以,在初中體育的教學課堂上,教師加強體能訓練的重視程度,以科學有效的訓練方案逐步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打造高效的初中體育教學課堂。本文將以關于初中體育課堂學生體能訓練的分析為主題,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詳細的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初中體育; 教學課堂; 體能訓練; 身體素質
中圖分類號:G633.96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91-002
在初中體育教學環節中,學生正處于生理、心理發展的關鍵時期,體能訓練對其全方位的發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教師從本質上掌握體能訓練現狀,明確原有體能訓練模式的不足,借鑒相關教學經驗,具有針對性地優化體能訓練策略,進一步提升初中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效果。
一、夯實體能訓練理論基礎
在初中體育課堂體能訓練中,理論知識的學習是必不可少的環節,利于體能訓練環節流暢性的提升,否則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展開重復地講解,降低體能訓練的有效性。所以,教師根據體能訓練的內容,設計理論教訓環節,以圖文結合的教學方式加深學生的印象,推動學生帶著理論開展體能訓練環節,促進體能訓練效果的提升。
在跑步體能訓練中,教師抓住其中的關鍵要素,展開詳細地理論講解,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跑步姿勢、呼吸方法和把控體能的方法,促進學生身體素質提高的同時,推動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能訓練習慣。比如,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以三維圖畫的方式向學生展示腿部肌肉的構造,以清晰明確的方式講解其腿部用力的過程和方法,引導學生將其靈活運用地運用到腿部爆發力訓練中,利于學生體育短跑項目成績的提高。
同時,以圖文結合的方式向學生展示短跑、長跑呼吸方式的差別,引入有氧呼吸、無氧呼吸知識的簡單闡述,引領學生按照圖文所展示的呼吸方式進行嘗試,并以示范的方式向學生展示正確的奔跑姿勢,糾正學生容易忽視的錯誤。最后,教師借助自身體育專業技能,進一步向學生傳授跑步的方法和技巧,讓學生從理論層次理解和掌握,如減少空氣阻力的方法、合理把控自身體力的方式、爆發沖刺的技巧等,促進學生體育專業技能和身體素質全面性地發展。
二、豐富課堂體能訓練形式
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體能訓練對于正處于發育期的學生來說,無疑是最不想做的事情之一,導致學生參與積極性不高,或者渾水摸魚、以應付的心態對待體能訓練,達不到理想的體能訓練教學效果。所以,教師轉變自身的教學觀念,將興趣作為學生體能訓練的動力,設豐富多樣的體能訓練形式,引導學生在不知不覺間完成體能訓練任務,并獲得體能訓練的樂趣和成就感。
在具體的教學環節中,教師從學生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出發,設計與其相對應的體能訓練內容,激發學生對體能訓練的動力和積極性。比如,部分學生非常喜愛籃球體育項目和籃球明星科比,教師以視頻的方式向學生展示其背后為人所不知的體能訓練過程,例如彈跳爆發力、身體對抗量訓練等,調動學生對體能訓練熱情的同時,對各種體能訓練項目具有更加深層次的了解。然后,教師將體能訓練的主要內容羅列出來,如反應能力、速度、力量、耐力等,以逐步增加難度的原則設計多樣化的體能訓練形式,保持學生對體能訓練的新鮮感。比如,以乒乓球的體育項目鍛煉學生的肢體反應能力,以短跑、長跑等訓練學生的耐力等,通過簡單的體能訓練項目,達到鍛煉學生身體素質的同時,建立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自信心。
另外,教師增添體能訓練的趣味性,將其與游戲完美地結合,達到寓教于樂的體能訓練效果。比如將學生分為三人一組,一位學生蹲在地板上,另兩位學生分別坐在其左右兩側,中間的學生用手找機會擊打其他兩人的腿部,兩邊的學生用紙筒等不具有攻擊傷害的工具敲打中間學生的手臂,若打中手臂則游戲結束,考查學生的反應能力。同時,引導學生發揮自身的思維能力,以各種方式轉移他人的注意力,完成擊打任務,構建積極活躍的體能訓練氛圍。
三、創新體能訓練開展方法
在初中體育體能訓練中,教師明確自身的教學目標,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遵循相關體能訓練的原則,避免出現由于體能訓練對學生身體造成負擔和危害,同時合理調配體能訓練的時間,做好體能訓練的準備工作,根據體能訓練的目標,設計詳細的課堂教學模塊,推動體能訓練環節科學合理、有序的開展。
首先,體能訓練內容遵循學生身體發展的規律,設計合理性的體能訓練難度。在日常教學環節中,教師加強對學生的觀察,了解不同學生的身體素質情況,合理運用分層體能訓練策略,為學生設計不同層次的體能訓練內容和任務,引導學生量力而行,自主選擇體能訓練的層次,保證體能訓練的科學性和有效性?;蛘呓處熞悦卓荚嚨姆绞剑瑴蚀_判斷每一位學生的身體極限,為體能訓練內容的設計提供理論基礎。
然而,體育課堂教學的時間是有限的,教師需要對每一個教學環節的時間進行把控,為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進行體能訓練。在備課環節中,教師以演練的方式,掌握講述體能訓練理論知識、傳授體能訓練技巧等各個環節大概所花費的時間,推動體能訓練有效性地開展。比如以足球教學為例,教師帶領學生熟悉顛球、射門等基本技能,完成基礎環節。再花費幾分鐘時間帶領學生做熱身運動,避免激烈運動造成韌帶拉傷等情況,再開展帶球過障礙的體能訓練環節,最后做體能訓練總結,形成有效的體能訓練模式。
四、完善體能訓練教學體系
在初中體能訓練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會不斷的增強,教師需要制定有效地體能訓練體系,推動學生長時間自主完成體能訓練任務,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習慣,整體性地提升初中體育課堂體能訓練的教學效果。在起始階段,學生身體素質普遍不強,教師以長跑、蛙跳等簡單的體能訓練任務,推動學生身體素質的提高。同時,為了保證學生體能訓練的參與度,教師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和好勝心理,結合學生的身體素質,設計具有挑戰性的體能訓練任務,激發學生的內在潛力,推動學生一步一步完成更高難度的挑戰,從中獲得成就感和自信心。在中間階段,學生身體整體素質有了明顯的提高,但會突顯出學生某個方面薄弱的問題,如身體協調性不高、反應能力不強等,教師設計具有針對性、目的性的體能訓練環節,引導學生在堅持不懈地努力和訓練中彌補自身的不足,同時教師積極參與其中,給予學生支持鼓勵和建設性的指導,進一步推動學生身體素質全面性的提高。另外,在教學條件允許的條件下,教師將專業的體能訓練器材融入教學環節中,調動學生對體能訓練的興趣和積極性。除此之外,體能訓練并不僅僅是死板的鍛煉,教師及時向學生傳授各個方面的體能訓練方法和技巧,避免學生做太多的無用功,同時制定科學合理性的體能訓練考核制度,一方面是考查學生體能訓練的成果,另一方面是為鼓勵性評價提供媒介,教師以不同的標準要求學生,對學生近期的體能訓練情況給予肯定,鼓勵學生將其堅持下去,并引導學生將其轉變為日常生活中鍛煉身體的習慣,打造高效的初中體育課堂體能訓練體系。
總而言之,在初中體育教學課堂上,教師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引導學生詳細地認識和學習體能訓練理論知識,如呼氣、吸氣的技巧等,同時為學生體能訓練的安全性提供保障。其次,教師設計趣味性、多元化的體能訓練形式,引導學生全身心地參與到體能訓練環節中,并從學生角度出發,合理安排體能訓練的內容與時間,符合學生身體發展的規律,逐漸形成完善的初中體育課堂體能訓練方案。
參考文獻:
[1]高洪.漫談初中體育課堂學生體能訓練策略[J]天津教育(上旬刊),2020,(3):2-7
[2]張力超.初中體育課堂學生體能訓練策略[J]新課程,2020,(2):5-9
[3]韓立豐.初中體育課堂學生體能訓練策略分析[J]考試周刊,2020,(8):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