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琦
摘 要:隨著經濟的不斷發展,各界對高層次科技人才需求不斷增加,高層次科技人才的引進與培養成為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本文論述了江蘇省科協在高層次人才引領培養方面的途徑及舉措,分析了增強科協內部凝聚力的必要性。
關鍵詞:高科技; 人才; 科協; 凝聚力
中圖分類號:F124 ? ? ? ?文獻標識碼:A ?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94-002
一、前言
人才資源在知識經濟時代,是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競爭力。高層次人才是全省科技進步、知識創新的核心,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推動著全省科技工作體系的構建。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以下簡稱省科協)全面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圍繞國家科學技術發展、科技人才培養的戰略部署,認真貫徹落實中央和全省組織工作會議精神,以政治建設為統領,突出提升組織動員能力,突出建設忠誠干凈擔當高素質干部隊伍,突出服務愛國奉獻科技人才,凝心聚力,為科協事業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組織保障。本文擬對江蘇省高層次人才的培養和引進問題及增強和諧組織凝聚力進行初步探討。
二、科協發展現狀
省科協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加強科協系統黨的建設和作風建設,認真履行黨風廉政建設主體責任,扎實推動省會合作協議落地生效,持續推進科協系統深化改革,為服務我省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作出應有的貢獻。科協肩負著國家光榮而艱巨的使命,為各類科技人才搭建展現能力的平臺,創造科技工作者發揮創新精神的有利條件,利用科學技術的力量為企業提高競爭力,為老百姓從科普中學知識,提高科學素養,這是科協不可推卸的責任與使命。
三、服務科技人才舉措
省科協突出政治引領,緊緊圍繞政府工作部署,開拓思路,踏實工作,取得較好的工作成效。
1.創新舉辦高層次人才培訓、沙龍
2019年7月,在北京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召開以“弘揚愛國奮斗精神、建功立業新時代”為主題由江蘇省科協主辦的高層次人才培訓班開班。參加本次培訓班學習的都是來自江蘇省各領域、各單位的50余位科技領頭人,培訓班邀請了江蘇省委原副書記任彥申、北京大學原校長陳佳洱等專家學者授課輔導。課程展現了知識分子、科技工作者應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鼓勵大家繼承發揚科學真理,弘揚愛國精神。培訓班還組織赴雄安新區和高新企業開展現地教學,引導廣大科技工作者聽黨話、跟黨走,做深做實科技工作者引領工作。
2020年7月由省科協直屬全額事業單位——江蘇省科協人才服務中心和省汽車工程學會聯合組織的,以“智能汽車與汽車智能制造”為主題的高層次人才主題沙龍活動在南京舉辦。20余位高層次人才參加活動,來自各科技領域的專家結合各自專業、工作展開了熱烈的討論和交流,還參觀了南京汽車集團智能工廠,進一步加深了印象,增進了友誼,達成了共識,促進了合作。此次活動是省科協人才服務中心高層次人才沙龍系列首場活動。今后還將陸續舉辦不同主題的高層次人才沙龍以及學術交流、專題研討、企業考察、項目對接等活動。
2.高層次人才的引進
我省大力實施“人才引領、創新驅動”戰略,高層次科技人才是科技工作者隊伍中的中堅力量,也是領軍人物。高科技人才的引領作用明顯,以高層次人才為重點,建設科技人才團隊。高層次人才是科協發展等等主要推動力,隊伍建設是科協發展的重中之重。我省在高科技人才隊伍建設積極探索,為高科技人才創新創業“打基礎、建平臺、強服務、優環境”,以蓬勃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承接人才,以優惠的政策和優質的服務吸引人才。
2020年7月,為搭建高層次人才建設家鄉、服務家鄉的平臺,在市委組織部的指導下,省科協的組織下,泰興市科協為高層次人才回報鄉梓打通“最后一公里”。通過鄉鎮、園區和學校征集信息,對人才信息進行核實、登記、建檔。為拓展高層次人才的工作渠道,與其他省市各級分會建立聯系,拓寬網絡,大力宣傳高層次人才事跡。積極解決高層次人才相關訴求,解決后顧之憂。聯系并組織高層次人才參加各地人才交流活動,學習先進經驗。開展走訪慰問活動,對各地高層次人才進行親切友好的交流與慰問,定期推介家鄉經濟發展動態,積極邀請他們為家鄉建設獻計獻策,貢獻智慧。
3.積極開展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推選工作。
按照中國科協推薦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工作總體部署,積極發動各省級學會、高校科協、企業科協開展推薦工作,并圍繞特別關注在企業,特別是基層和民營企業技術創新中做出重大成就和貢獻的工程科技專家的要求,赴我省優秀的科技創新型民營企業進行了實地走訪,召開座談會,宣傳解讀2019年兩院院士增選工作政策,積極鼓勵符合條件的人選申報院士候選人。通過努力,2019年共有17名專家申報中國工程院院士候選人。
4.多渠道開展優秀科技人才評選舉薦
提名年度國家科學技術獎1項,提名第二十二屆中國科協求是杰出青年成果轉化獎、第十六屆中國青年科技獎等各類獎項候選人25名,推薦中國科協“優秀中外青年交流計劃”候選人5名,推薦“江蘇省女科學家”人選5名,結合開展人才托舉工程資助青年科技人才100名,鼓勵各級各類科技工作者勇擔新使命、砥礪新作為、建功新時代。
其中“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定位獨特,有效填補了現有國家人才計劃的空白,是科協系統對青年科技人才挖潛方式、評價體系、培育模式探索的創新舉措。設計初衷是早日為科研界的“小人物”提供資助。該項目始終堅持同行專家遴選、大平臺培養、精準托舉和多樣性發展的原則,被譽為青年科技人才成長的“第一塊踏板”。被托舉人將獲得連續三年穩定資助培養,這筆經費由被托舉人自主支配。該項目自2015年正式啟動到2020年,計劃累計資助培養被托舉人超過1000人。
“青年人才托舉工程”與其它人才計劃相比有三個顯著特點,一是“托舉”對象來源更加廣泛,涵蓋高校、企業、科研院所等多個行業,充分體現了科協及所屬學會的影響力和覆蓋面;二是遴選“托舉”對象不唯“成份論、出身論”,充分依托本專業領域專家的同行評價,注重“托舉”對象的發展潛力;三是充分利用學會的資源優勢、人才優勢,為青年科技人才創造成才機會和發展空間,同時也進一步拓展了學會“為科技工作者服務、為創新驅動發展服務”的工作空間和途徑。
隨著國家科技體制改革和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科協有關部門單位及相關學會要及時研究解決“青年人才托舉工程”項目實施中遇到的實際問題,進一步加大項目及經費使用的宏觀指導,不斷明確項目自身定位,共同探索青年科技人才發現、培養的新途徑新方法。要加大宣傳力度,樹立“青年人才托舉工程”品牌,發揮品牌效應。
5.大力開展科學道德宣講教育
舉辦“全國科技工作者日”江蘇主場活動暨省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啟動儀式,邀請西安交通大學《追憶西遷年華——向西而歌》原創話劇團來蘇演出。與省教育廳聯合組織2019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報告會江蘇分會場活動,省級學會、駐寧20余所高校師生代表共計1200人集中觀看。指導高校和省級學會設立39個分會場,新入職的12400余名研究生導師和新入學的研究生,聆聽了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理工大學王澤山,中國工程院院士、陸軍工程大學錢七虎,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的報告。團結引領廣大科技工作者和青年學生弘揚“西遷精神”,恪守科研誠信,樹立家國情懷,為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拼搏奮斗。
6.大力選樹科技人才先進典型
以紀念科協成立60周年為契機,協調采訪所有在蘇工作院士、歷屆青年科技之星,組織編寫《江蘇院士風采錄》《江蘇省青年科技之星風采錄》,為廣大科技工作者了解學習先進提供了生動鮮活教材。
7.強化港澳科技人才服務
鼓勵省級學會設立港澳工作委員會,將在蘇相關領域內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豐富實踐經驗以及開拓創新精神的港澳青年專家、科技工作者吸納為學會會員。推薦在蘇工作的杰出港澳青年參加江蘇省青年科技獎評選。支持港澳青年專家人才參與省科協人才托舉工程、創新大賽等,積極爭取有利于港澳青年人才成長的激勵政策。向港澳科技團體介紹我省創新創業政策,推介我省海智計劃工作基地和海外人才離岸創新創業基地,吸引港澳科技人才到蘇創新創業。組織海智基地和離岸基地積極為港澳創業人才提供政策解讀、企業對接、信息咨詢、知識產權保護等服務。
大力實施海智計劃,建設黨委政府科技智庫。聘請馬啟元等30名專家為江蘇省科協海智特聘專家,充分發揮其嫁接國際創新資源、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和項目、為黨委政府建言獻策的積極作用,助力江蘇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8.強化經常性聯系服務
協調聯系南京途牛、軒凱生物、越博動力等民營企業負責人出席省科協服務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廣泛聽取意見建議。嚴格落實《省科協走訪慰問科技工作者實施辦法》,規范走訪慰問對象、時機、方式及保障等,在春節、“全國科技工作者日”等時節,先后登門慰問17名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代表,體現黨委、政府關心關懷。
9.增強科協組織凝聚力,發揮科協橋梁紐帶作用
(1)增強科協組織凝聚力。充分認識執行力凝聚力是科協工作健康發展的生命力。提升執行力凝聚力重在保障科協工作的科學發展。團結協作是保證團體健康發展的基礎條件。確立共同目標,統一奮斗方向。知識分子歷來有家國情懷,科技工作者素有自強不息的奮斗精神,能將個人理想同祖國前途,將自己的人生同民族的命運緊密聯系在一起,從本職崗位做起,立足崗位自覺踐行愛國奮斗精神,實現個人事業與江蘇高質量發展深度融合、同頻共振。凝聚力是增強科協功能、完成科協工作任務的必要條件,為我省科協有效生存,發揮組織力量邁出有意義的一步。
(2)科學發展重在執行力的提升。科學發展觀的貫徹落實,需要有執行力的保證。執行力的提升應從科技創新、人民群眾科學素養方面著手。科協在“三創”載體建設、服務外包建設方面的探索研究有所欠缺,在自主創業創新的配套服務上缺乏后續力量的跟進,對基礎研究、知識培訓的活動開辦太少,科協為企業提供的咨詢、論證等服務跟不上產業發展的速度,造成人力資源、科技資源的浪費。傳統模式不能有力推動科技的快速發展,農村的科技建設落后等問題都需要超強的執行力來給其奠定基礎。
(3)人民群眾科學素養的提升。對《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的貫徹和落實,要從人民群眾的科學素養的提升做起。科協工作從基層做起,加大群眾科學宣傳、科普形式的多樣化與方法的靈活化、內容與人民群眾生活需求相關等,都是提升群眾科學素養的重要工作方向。科協在群眾科學科普上應多運用現代化手段,實現多頻次的宣傳與大面積的覆蓋,為我省全民科普工作的起步提供強有力的支持。群眾科學素養的有效提升是科協工作的最優答卷,也是組織凝聚力對科技工作正面影響的充分體現。
10.結語
江蘇省科協以培養創新人才為目的,引進高科技人才,探索多樣化人才模式。努力拓展創新人才培養空間。高科技人才的引進對科學技術產業化發展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隨著我省省委省政府及科協對高層次科技人才的重視及對人力資源問題的關注,提高人才引進資金的利用率,消除在創新科技人才團體建設路上的阻礙。在快速發展與進步的同時,更要認真研究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共性問題,積極組織交流學習,提高服務質量與業務水平,為江蘇省高科技人才的儲備添磚加瓦。
參考文獻:
[1]張旭.地方政府高層次人才引進政策研究[D]江蘇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2011
[2]韓祥宗.對蘇州市引進高層次人才工作的若干思考與建議[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1,6:007
[3]李增勁.營造學會發展良好氣氛增強科協對學會的凝聚力[J]云南:云南省德宏州科協學會部,2008,(12)
[4]馬淑潔.用心搭建科技的紐帶與橋梁[J]黑龍江:科協八大,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