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亮
摘 要:教學評一致性:整體一致性地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問題。通過圍繞“教學評一致性”展開一系列試驗研究,創新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方式。在教學活動中善于捕捉評價信息推進教學,不斷深入研究,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關鍵詞:教學評一致性; 課堂教學; 應用
中圖分類號:G623.5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087-001
教學評一致性反映了課程思維的基本原理,整體一致性地思考“為什么教”“教什么”“怎么教”“教到什么程度”的問題。教、學、評必須共同指向學習目標:教師的教,是為學習目標的教;學生的學,是為學習目標的學;課堂的評,是對學習目標的評。清晰的目標是“教-學-評一致性”的前提和靈魂,判斷教——學——評是否一致的依據就是,教學、學習與評價是否都是圍繞共享的目標展開的,要求指向有效教學,同時體現出教師的課程素養與評價素養等多個方面。低段數學正是數學教學的地基,是極為重要的,教學“有效”的唯一證據在于目標的達成,在于學生學習結果的質量,在于證明學生學會了什么。隨著社會的發展進步,以及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很有必要,有利于促進學生更好地發展。
一、共同指向,學習目標
1.根據教材,明確目標
通過圍繞“教學評一致性”展開一系列試驗研究,切實為低段小學生提供一種自由快樂的數學學習活動環境,讓低段小學生在自由快樂的氛圍中有效地掌握數學知識。設置可操作的學習目標,到實施教學評一體化教學,梳理挖掘提高數學課堂教學效益。通過研制低段數學課堂清晰的學習目標,“教——學——評一致性”理念下進行教學設計,指向有效教學,遵循線路“學習目標——評價任務——教學活動”。教學中基于證據的推論,證明學生學會了什么,提升學生學習能力。
2.結合學情,提煉目標
如教學二年級上冊《有余數的除法練習》,使學生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和筆算有余數除法,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教學有余數除法的認識及其計算,學習有余數的除法,明確學習目標:(1)讓學生結合具體情境,感知有余數的除法的意義。(2)能夠比較熟練地口算和筆算有余數除法。(3)初步學會用有余數的除法解決生活中的簡單實際問題。(4)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增強學習數學的信心。幫助學生理解有余數除法的意義,掌握有余數除法的計算方法,從而能用有余數除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創設情境,主動參與
1.主題探究,整塊學習時間
例如蘇教版教材二年級上冊《認識多邊形》一課為例,關于認識四邊形、五邊形、六邊形等平面圖形的教學,可以用如下步驟進行教學:(1)可以在教學前一天給學生布置家庭作業,問學生:生活中有哪些形狀的平面圖形呢?同學們明天可以用圖畫或自己喜歡的方式來為大家展示生活中的圖形,也可課后收集實物。同時,讓學生每人準備小棒若干根、釘子板1個,四邊形紙片2張,正方形紙片1張,剪刀1把,可以用于第二天課上大家合作交流。(2)今天老師帶大家到有趣的“圖形王國”去看一下,哪位同學先來展示一下自己收集到的生活中的圖形?學生在愉悅的氛圍中觀察了不同的圖形,激發出課堂上對數學的學習興趣,培養樂于合作、交流的態度。(3)整塊學習時間,引導學生用小棒教具來圍出不同的圖形。完成想想做做第2題,再來搭一搭、圍一圍。剛才我們一起認識了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這樣的多邊形,現在我們一起來玩一個小游戲,最少的小棒搭出指定的圖形,看看搭出這些圖形至少需要幾根小棒。教師巡視檢查,在巡視的過程中教師給予評價,評價不同的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生逐步形成參與數學活動的意識,培養獨立思考的學習習慣。
2.小組合作,自主學習能力
通過數一數、圍一圍等活動,調動學生參與認識圖形的活動,進一步豐富對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基本特征的感知。在練習中,通過小組合作、交流,理解剪的方法,學生在圖形變化的過程中,感受相關圖形之間的聯系。通過小組合作方式,設計上加入富有挑戰性的問題,在激發學生探索興趣的過程中,還能讓學生進一步認識到一個圖形有幾條邊就是幾邊形。進一步建立四邊形、五邊形和六邊形的概念,積累圖形學習的經驗,發展數學思維能力和空間觀念。
三、評價模式,及時創新
通過“教學評一致性”和低段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應用相結合,切實創新小學低段數學課堂教學方式,豐富相關內容,增強學生創新意識和綜合能力。研究真正創新了小學數學教學的方式,引導小學低段學生主動參與到課堂教學中來,充分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1.評價任務,回顧反思
課堂上要讓學生根據學習目標,進行一定的整理和反思,這個環節很有必要。如果學生要與他人討論評價的結果,就得充分地考慮評價的正確性、準確性,因此就必須保證清晰地了解要達成的目標,保證全面地記錄自己的表現,保證運用評分規則來對照自己的表現[1]。
我們往往在回顧中對于本節課的收獲進行小結,學生也可以提出未知的。總的來說,指向教學評一致性的數學課堂教學,需要通過一定的反思來促進教學的推進。
2.優化評價,模式創新
課堂中,需要有評價,如何使我們的評價更有效,值得我們進一步深入研究。一般情況,評價整齊劃一。可以從個性化的角度轉向,促進個性的發展,采取不相同的促進對策,因具體情況而異,提高創新能力。教師與學生素質發展,相互促進,共同成長。
綜上所述,教學評一致性在低年級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應用,創設合作情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扎扎實實做好教學工作,真正做到會教會評,全面提高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在教學活動中善于捕捉評價信息推進教學,不斷深入研究,讓學生得到更全面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允漷.課堂評價:促進學生的學習和發展[M]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