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紅芳
摘 要:年級組教師對園內和園外的課程資源進行梳理,整合出合理有效的課程資源。在此基礎上結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挑選合適的課程資源進行課程審議活動。
關鍵詞:年級組; 園內課程資源; 園外課程資源; 課程審議活動; 有效開展
中圖分類號:G612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文章編號:1006-3315(2021)1-103-001
一、前期資源整理,制表形成資源材料
2019年9月,在園領導的帶領下,我們對幼兒園方圓兩公里以內具有教育價值的物質資源和非物質資源進行了統籌整理,并制作成了分頁資源表;對本園的花草樹木、戶外活動器械、各專用活動室等也進行了詳細整理,制作成表格資料,園外和園內的兩份資源表的目的都是為了方便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查找利用。
1.教師分組合作,實地考察資源
本園坐落于老城區,三面鄰小區,大門前面有一條油車路,兩邊都是店面,有理發店、服裝店、水果店、文具店、銀行、公交站臺等等,附近還有垂虹景區、吳江公園、地鐵四號線、博物館、圖書館等可利用資源。前期資源考察時,園領導帶著三個年級組的老師分組去實地拍照,與館站的負責人面對面溝通,了解館內適合幼兒活動的具體資源,雙方洽談合作項目,將可利用資源有效落實。
2.資源制成表格,便于教師利用
在走訪了周邊資源單位的基礎上,教師分組研討各資源利用的可行性。經過研討篩選,并請專家指導,聽取相關意見之后,我們將周邊的可利用資源制成了分頁表格的形式,作為一份長久利用資料,便于年級組教師在開展課程活動時進行參考和利用。
二、挑選合適課程資源,有效開展課程審議活動
1.根據幼兒年齡特點,選擇合適的課程資源
整理課程資源時,結合我們前期整理的課程資源表,表上的垂虹景區、旗袍小鎮、西門菜場等周邊資源都可以利用起來,在此基礎上,我們確定了“秀麗吳江”作為課程主題資源進行年級組研討審議活動。
2.與時俱進,探索新的課程審議方式
確定了“秀麗吳江”這個主題課程,那么接下來的課程審議活動該怎么開展呢?以往在審議藍本教材的主題活動時,書中已經有整個主題的框架,我們只要在框架的基礎上作修改,而根據園外資源生成的主題課程是全新的,我們需要在大方向的基礎上進行具體的架構。在區第三小組的學習引領下,我們意識到主題網絡圖是主題課程的靈魂所在,所以我們與時俱進,探索新的課程審議方式,第一步就是制作主題網絡圖,結合我們的可利用資源,年級組老師在商量和討論的基礎上決定從景點、美食、桑蠶文化和交通這四個點進行發散性思維,豐富主題網絡圖,由資源生成具體的活動。
3.分段研討,有效落實課程審議活動
為了使課程有效落實,充分發揮課程審議的作用,我們分成了前審議、中審議和后審議三個階段進行具體的研討活動。前審議是整個主題大審議,年級組老師一起商量確定主題的框架,制作主題網絡圖,形成主題說明等資料;中審議就是周審議,輪到主班的老師在活動前一周對具體的教學活動和環境創設等進行預審議,在“秀麗吳江”這個主題課程開展時,我們以景點、美食、桑蠶文化和交通作為周切入點進行資源到活動的研討;后審議分為兩部分,即周后審議和主題后審議。一周的活動結束后,主班老師對整周的活動及活動中出現的問題進行討論和分析,而主題后審議就是整個主題結束后,年級組老師一起匯總活動開展各階段出現的問題,并分析解決這些問題。經過前中后三個階段的課程審議活動,我們循序漸進推動了主題課程的開展,并及時發現和解決問題,完善課程資料。
三、優化課程資源,豐富課程審議的途徑
1.從自然資源入手,拓展課程資源的范圍
進入小班下學期,幼兒的認知、探索和表現能力都有一定的進步和發展,幼兒可以探索的課程資源范圍也可進行一定的拓展。因為疫情的緣故,這個學期幼兒的學習和生活以居家體驗為主,那么從幼兒身邊的資源入手是最合適的,家庭、社區、季節成了重要的參考因素,最后,經過年級組老師集體商量討論,我們確定了“身邊的植物寶寶”為新的課程主題,圍繞種子、蠶豆豌豆、向日葵和枇杷進行一系列的學習探索活動。
2.利用網絡學習,更新課程審議模式
疫情期間,我們的辦公模式也發生了變化,網絡學習和網絡研討成為了特殊時期的主流模式。居家辦公階段,園領導組織大家聽了很多云端講座,其中西湖區學前教育指導中心沈穎潔教研員做的講座“疫情當下,幼兒園如何刪繁就簡,做質樸高效的課程審議”給了我們很大啟發,她提出的“5.1審議”,即“一張圖,一條路,一份學案,一個發現,一種優化”是全新的課程審議模式,對我們來說有很大的借鑒意義,特別是最后一點提到的“一條路”,它告訴我們在規劃主題行進的線索時,要處理好幼兒經驗生長和課程推進的關系。在借鑒經驗的基礎上,我們年級組通過網絡視頻和網絡研討的方式,確定植物寶寶的主題網絡圖,深入討論幼兒在課程推進過程中的經驗生長和變化。
3.完善審議表格,有效落實課程活動
這個學期,我們的課程審議表在前期基礎上進行了改革和完善。前中后三類審議表都有變動,完善后的表格相互之間聯系更加緊密。主題前審議表有主題來源和價值分析這一項,突出幼兒原有經驗分析和興趣分析這兩方面的內容,正好與前期講座學習中強調的幼兒經驗生長聯系起來了;中審議表中的預設周目標是新增項,它在填寫時要與前審議表中的預設主題目標相對應;主題后審議表中有目標與經驗這一項,它與前審議表中提到的經驗是相對應的,體現出了隨著課程的推進幼兒的經驗也在充實和變化,表格中的反思項則是對整個課程主題最好的總結和歸納。課程審議表的更新和完善,幫助我們從細節處落實和推進課程活動向前發展。
四、小結
在依托園內外課程資源的基礎上,我們利用小班上下兩個學期的學習和實踐活動,探索了新課程主題由萌芽到結果的全過程,年級組老師同心協力,一步一個腳印從課程前審議、中審議和后審議三個階段循序漸進地落實課程審議活動。在特殊時期,利用網絡學習平臺,向他人借鑒學習新的課程審議模式,從完善課程審議表入手,將學習經驗融入表格中,推動課程活動向前發展。在未來的課程資源利用中,我們會一如既往秉承學習和探索的精神,不斷完善課程審議的模式,幫助幼兒獲得經驗的提升,同時也提高年級組老師綜合審議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