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博 尹永奎 閆水華 李瑩
牡丹江醫學院
急救服務作為急救醫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救護車在急救服務中又占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能夠及時的到達患者所在位置并對患者進行急救處理對保障患者生命健康以及減少死亡率有著極其關鍵的影響。我國目前急救車的調度一般都在城市的急救中心中發生。急救中心在管理和調度救護車上有著極其關鍵的作用。[1]如何管理和調配城市中的救護車就決定了城市區域的醫療救護效率。急救中心需要對城市區域內的救護車指定有效的狀態管理方法以及最優的調度策略。合理的調配救護車輛就會為患者爭取到寶貴的救援時間。猝死患者最佳的搶救時間為4min,嚴重創傷患者的最佳搶救時間為30min。因此需要建立完善的急救布局,市區內的半徑控制在≤5km反應時間<8min。急救中心接到電話的第一時間下達命令,讓醫護人員迅速到達現場,減短患者等待救護車的時間。展開迅速且有效的治療對于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降低或避免醫院前期患者致殘率與死亡率尤為重要。這就需要醫院對院前急救的規范管理,運用最為合理的醫院救護系統。[2]
我國救護車配置數量較多,但是呼叫反應時間較國外慢,急救半徑較國外小。同時我國救護車服務還有出車速度慢,空車率高,盲目出車,院前信息反饋不及時等問題。需要對目前的急救中心調度,統籌,規劃等方法進行優化以及創新。本研究在某市區范圍內對此進行研究與探討,使用Simio軟件(Simio是基于三維技術和面向對象技術研發的第五代仿真軟件,基于流程建模,進行離散時間系統仿真,實現救護車系統仿真建模),在仿真建模之后需要進行校驗審核和確認,通過數據驅動和參數設置,使救護車能夠最快速度的到達,減少病人的等待時間并提升救護車醫療資源利用效率。
呼叫救護車事件屬集成離散事件,離散事件系統知識在一些離散時間點上由事件改變其狀態,是事件的驅動系統。雖然事件發生具有不確定性,但是驅動某一離散事件系統的所有事件是安其發生的時間先后構成了一個序列,通常按時間先后順序處理時間,而不能顛倒,無法復制。指標遴選后面面臨的困難是如何將這些指標串聯或并聯,離散事件仿真技術采用時間推進機制,盡可能提高仿真效率。為之后使用Simio軟件提供更加真實的事件發展走向。
按照某市120系統需求分析,分為三個部分,基礎建設、業務支撐以及業務應用。基礎建設是系統的基礎,業務支撐是系統能夠運作的核心,業務能夠合理的應用是系統實現的目標。系統維護以及系統安全管理為系統能夠正常的運行提供保證。
基礎建設由120接入、指揮調度以及信息管理等組成。其中信息管理土工必要的通信、數據網絡系統等。業務支撐包括系統的諸多平臺,為整個業務功能的實現提供核心的支撐。業務應用層提供了多種應用軟件,120中心能夠統一對接進來的120急救電話完成“急救接入、受理、調度指揮、二級處理”以及信息的逐步反饋。功能上,某市120系統主要包括有限、有線通訊、數字錄音急救受理調度、急救分站、地理信息、車載信息等系統。
基于Simio的急救受理調度系統是120急救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以該系統作為中心紐帶,將患者、院前醫護人員、圈內醫護人員連接起來。讓救護車實現快速、科學的統籌調度。
從呼救受理開始,中心能夠與患者進行多方面的信息溝通,中心將急救病人的有關信息盡可能多的傳遞給患者即將送達的醫院并且可以同時告知患者救護車的動向。救護車抵達現場之后,車載的醫療設備所與患者連接兒產生的數據會及時的傳遞到即將接診的醫院,給予醫院急診科的醫護人員提前做好準備的信息。患者送到醫院后,救護車的位置信息始終存留在系統中,便于對救護車進行下一次的派遣。
系統中通用的方式是復雜車輛調度的人員進行受理之后直接進行調度,或是在完成受理之后將信息發送到各個醫院的分站,由分站的調度人員進行調度。當無車可派時該救護任務就將掛起,當出現空閑車輛時任務會進行直接派遣。當救護車到達現場之后發現 病人數量較既往信息更多時即發送增援信息,可按照情況向系統反饋,有調度人員處理后,根據增援請求情況對地區進行增援派遣。當救護車完成當次急救任務之后,將空閑車輛的信息反饋給系統,方便進行下一次的任務派遣。
目前我國多數中小型城市的救護車調度系統存在著諸多的問題,如系統老化,硬件設備到達使用年限,經濟落后的地區往往主要依靠人工。今后隨著我國公共衛生事業的不斷發展以及互聯網技術的繼續革新,救護車的調度系統上必將會把諸多的先進技術引進使用,以地理信息系統、全球定位系統、無線數字集群技術、計算機決策輔助預案等讓救護車的調度系統有一個質的飛躍。同時也會讓院前急救擁有更多的時間去搶救病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