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飛 吉林廣播電視臺
引言:隨著全球信息化的發展,企業的信息化應用規模不斷擴大,應用程度不斷加深,信息化集成性不斷提高,這為企業信息化、數字化管理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傳統的媒體行業資產管理主要依靠傳媒財務管理,而隨著媒體行業信息化的發展,傳媒財務管理模式無法適應信息化媒體資產管理的需求。為了適應媒體資產管理的需求,我國在2003年引入了數字媒體資產管理技術,對國內廣電數字媒體實施數字化資產管理。數字化化資產管理通過對不同格式、不同類型的圖片、文字、音頻、視頻等媒體資料實施數字化的編存與分類管理,實現了數字化媒體資產管理信息的數字化發布、數字化管理與調用,提升了媒體資產管理的效率與效益。隨著網絡化建設我國逐漸建立起了數字媒體資產管理網絡系統,實現了對數字化媒體資產網絡化、信息化、統一化的管理。數字媒體資產管理模式是適應現代媒體信息化的快速發展的必要基礎,研究現代媒體資產管理的發展和規劃對提高新媒體資產管理的效益有著重要的意義。
媒體資產管理是借助信息技術手段,對數字媒體資產所作的存儲、管理、挖掘及再利用,以實現媒體資產價值的最大化。媒體的格式和類型表現是多種多樣的,媒體資產管理對應的對象不同,管理需求、管理目標、管理方法也存在差異性。對媒體企業而言,媒體資產管理及時指從一個端到端的各類媒體及內容進行全壽命周期內的管理及解決方案。它必須滿足媒體資產擁有者對媒體資源的收集、編輯、保存、發布、查找信息的功能,為使用者提供更加便捷的訪問方式,以便于使用者更加高效的完成媒體資產的利用,挖掘更高的媒體資源價值[1]。我國傳媒資產管理的概念來源于西方,主要管理功能包括對數字化媒體資料的存儲、編目、管理、檢索、查詢、信息發布、非編素材轉碼及資產的全周期管理。
現代媒體資產管理來源于延續千年的內容管理。早在千年以前,人類就學會了簡單的內容管理。隨著文字、圖畫、音頻、視頻等內容及各市的發展,媒體資產管理的形式隨之在發生變化。在管理上,媒體資產管理經歷了從文字、連續媒體、不同格式的數字多媒體的轉變,最終形成了媒體內容+版權的資源管理形式。隨著數字媒體信息化的加深,現代媒體資產管理的內容更加的豐富,數據成為重要的資源管理載體,因此現代媒體資產管理的美容發展為媒體對象和元數據的形式,現代數字媒體資產即為媒體對象+元數據+版權的形式。在現階段,媒體資產管理已經成為一種數字媒體資產管理價值鏈的整合,它所強調的地以節目內容和素材為載體的增值服務[2]。
國外最先研究出一套基于CNN技術的數字資產管理系統。CNN技術旨在構建在線數字化倉庫,以便于媒體各個業務部門更加高效的完成媒體內容的分享及歸檔,從而合理的降低生產成本,提升媒體資產管理的效率。后來,又出現了基于BBC技術的標準媒體交換框架SMEF和IBM媒體資產管理系統。我國從2000年開始建立屬于自己的數字資產管理系統,最先只針對傳統媒體磁帶進行數字化工作。隨著國內媒體信息化的發展及國內消費水平的提高,國內的信息化媒體消費形式也表現出多元化的態勢,在線音頻、在線視頻等新媒體的出現使得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向數字化管理系統轉型,方便為用戶提供便利的信息共享服務。廣播電視媒體信息化、網絡化則成為數字媒體資產管理發展的重要方向。
從新媒體資源管理的需求上分析,現代媒體資源管理至少應滿足網絡管理、精細化內容管理、塊行業服務接口對接、新媒體運營管理、媒體資產管理增效、搶救珍貴資料的需求。簡言之,要求現代媒體資產管理要創建完整閉合的價值鏈,在原有的資產價值鏈起初上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內容、業務、內涵的衍生。
現代媒體資產管理模式的開發要從數字媒體資產管理應用體系的架構談起。數字媒體資產管理系統的基本結構由五大模塊構成,系統的主要功能包括存儲管理、檢索及信息訪問。想要實現媒體資源的管理,必須對媒體資源進行整合。根據數字媒體系統的管理需求,資源整合包括媒體資產、業務流程、人力資源三個層面的整合。通過媒體資源的整合以實現對數字資產的統一管理與協調,創建一種基于整體機制的管理體系。現代媒體資產管理不僅要協調內部之間的關系,還要協調內部與外部之間的關系,這樣才能更好的實現對內節目編輯生產、對外節目素材產品流通的多渠道管理[3]。
在體系架構上,應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數字化管理技術對系統借故進行設計,實際上是為數字媒體創建了一套完整的資產管理生態系統,實現了對信息、政治、行為、人員及業務流程的系統化管理。以電視媒體為基礎,其數字化媒體資產管理模式的開發是生態鏈式的媒體資產管理方式是一個循環模式。前期對數字資產進行有效拆借,將不同類型、格式的數字資產拆解后按照價值高低的順序進行排列,位于金字塔頂端的數字資產價值最高,而金字塔底端的數字資產相應的價值最低。將數字資產轉為經濟效益,金字塔頂端20%的數字資產可以創造出與底端80%的數字資產等量的經濟效益。理論上,現代媒體資產管理生態鏈式從循環模式中,排列在金字塔頂端的資管價值占總資產價值的80%,但在實際管理中,數字媒體資產價值還與人力資源等有關,始終處于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因而固定的數字資產開發模式顯然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數字媒體資產價值動態化的特征,需要對現代數字媒體資產管理系統進行創新,及對數字資產開發模式進行完善。傳統媒體資產管理的局限在于管理效能低下,主要原因在于數字開發模式的單一。對系統拆借部分進行細化,拆借后的數字組合模型進行優化,將原有的內體內容重組為新的整體,就可以重新產生新的媒體資產價值。組合模型的設計要求具備可分解性、可映射性、收斂性、正確性[4]。
現代媒體資產管理數字組合模型的設計可以提供拆借元素的收費查詢、拆借元素的按需銷售、組合袁旭的收費查詢、組合元素的按需銷售、多方合作開發數字資產等多項功能。這些功能切好是當前電視臺與互聯網視頻網站、電視臺與新媒體平臺、電視臺與手機運營商、電視臺與移動電視運營進行產業聯合開發的基礎,對于媒體企業而言是一種市場發展機遇。組合模型的設計是一種面向社會的資產管理方式。除媒體資產、業務資源、人力資源等有形資產的管理外,還能夠通過數字媒體資產價值評價的綜合指標體系對無形資產進行評估,從對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管理數字多媒體資產的成本,實現更高效益的回報[5]。但不可否認,數字資產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風險,數字媒體資產管理及經營同樣面臨著風險與責任,現代數字媒體資產的風險管理則是企業面臨的一項全新的挑戰。
隨著多媒體的增長和新媒體的發展媒體傳播的內容及數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媒體的格式和類型也在不斷的增長,而媒體內容的利用周期在不斷的縮短。在這種背景下,媒體業務管理及其服務的范圍不斷向外延伸,為用戶提供了更加便利的服務。而傳統的媒體資產管理信息互通效率低,不同用戶之間信息傳遞存在多種障礙。主要原因在于不同運營商之間提供的服務接口存在差異性。為了解決傳統媒體資產管理的缺陷,借助互聯網技術、數字資產開發及組合的原理構建數字化多媒體信息傳輸框架,設計現代媒體資產管理系統平臺,創造出現代媒體資產管理的組合模式模型,企業就可以根據多媒體信息管理的需求選擇相應的數字化媒體資產管理模式,對媒體資產進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