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艷春 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建筑工程學院
引言:高職學校的教育目標是為了給國家和社會培養專業性的技術人才,提高學生的技術應用能力,使得其能在今后的崗位上迅速的發揮所學專業的技術能力,為社會發展貢獻力量。而在裝飾工程項目中,制圖和識圖是工程設計師必須要掌握的基本知識,學校要重視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利用“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方案來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以社會科技的發展和就業形勢為基礎,幫助學生不斷的學習社會需要的專業技能,提高教學水平。
首先,由于該課程的教學內容比較多,不僅包含了制圖中的各方面知識,還需要掌握工程和裝飾制圖的方式,對很多學生來說難度較大。而在教學中,教師沒有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的目標,學生學習任務繁重沒有計劃,教學和實踐脫節,導致學生不能真正掌握相應的知識和技能。其次,教師在教學中沒有根據裝飾制圖和識圖的實際職業崗位要求來教學,引入的案例已經過時,無法滿足時代需求的發展,所以很多學生雖然能夠學到基礎知識,但是沒有與時俱進的觀念,難以實現技能的提升,對其職業能力的發展是不利的[1]。最后,學生學習時間有限,而且建筑工程的裝飾設計以及制圖對學生思維和動手能力要求較高,但是由于課程時長的限制,學生真正進行實踐的機會較少,學生在學習中無法將學和做聯合起來,所以教學的水平無法提升。
(一)優化課程配置和課堂教學環節。現代教育將以人為本作為教學理念,建筑裝飾制圖與識圖的教學中也要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打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的環節,將教師的“教”和學生的“學”聯合起來,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和過程,以學生的學習效果來評價教師的教學水平,幫助教師更好地調整教學方案。同時,還可以根據學生在學習上的反饋來優化課程的設置,加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堅持以培養學生專業技能和學習能力為主要原則,不斷的激發學生的學習內容,對課程的內容進行有效的、合理的刪減和強化,完善建筑裝飾制圖與識圖課程的體系[2]。比如可以根據課程的教學內容來明確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師以學生的學習任務為基礎來構建課堂模式,通過難度不同的教學項目來促進學生深入學習,從而明確教學工作的任務,讓課程內容更加具體,也能夠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學習目標。
(二)利用項目引導,加強任務驅動。要實現課程“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教師需要根據建筑裝飾行業對職業崗位的需求和時代的變化來不斷完善課程培養的目標,以理論和實踐結合的方式來推動科學教學模式的形成,利用項目引導,實現任務驅動,幫助學生從基本的制圖工具和知識開始,掌握建筑工程制圖和識圖的方法和技巧,并且通過不斷的實踐鍛煉來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動手能力。而在項目引導下,教師就要為學生制定一系列的學習任務,以此來推動教學做合一,并利用科學的評價方式對教學方式和學習效果進行評價,幫助教師調整方案,促進學生深入了解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掌握科學學習方式[3]。比如以工程建筑和裝飾制圖為兩個任務類型,分別設計預算、造價、施工管理以及裝飾設計、制圖以及讀圖等內容,指導學生從論文答辯、具體項目實踐以及兼職實習經驗等方面來學習和鍛煉,真正推動“學”和“做”的充分融合。
(三)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完善一體化教學流程。教師要具備多元化的教學能力就要加強自身素質和能力的提升,學校也要重視對于師資隊伍的建設。讓教師深入了解教學合一的理論,根據一體化教學模式構建合理的教學環節。在教的過程中,以具體的建筑裝飾圖樣來進行詳細講解,幫助學生理解重難點知識。在學生學的環節中,對其進行有效指導,關注他們的學習主動性,促進其積極參與到學習中。在做的項目中,為不同小組制定不同的實踐任務,充分發揮每個小組成員的實踐優勢。而要構建科學的評價考核機制,對學生的實踐成果進行綜合評價,以構建完整的一體化教學模式。
(四)重視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實現科學評價。在“教、學、做、評”一體化教學模式中,所有的教和學都是為了學生的“做”,而為了完善實踐技能,及時科學的評價能夠幫助學生提升能力,督促學生更好地完成每一項學習任務。所以教師要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實踐機會和平臺,可以根據建筑裝飾制圖和識圖課程的要求,與中小型企業簽訂有效的合同,將企業的工作任務分配給學生,鼓勵他們在不斷實踐和嘗試中提升自身的動手能力。同時可以將學生在實踐中的表現作為考評的主要依據,以提升學生實踐的積極性。當然還可以根據學生的深刻態度、團隊精神、完成任務能力以及項目實踐成果等進行綜合評價,將小組評價和學生自評也作為評價的一部分,以構建科學的評價系統,提高評價的全面性。
結束語:綜上所述,在新的形勢下,在建筑裝飾制圖與識圖課程教學中,教師要提升自身的專業能力和素養,深入把握“教”的精髓,促進學生積極“學習”,注重理論和實踐的結合,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評價機制等方面來進行改革,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構建科學的一體化教學模式,創建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指導的新型課堂氛圍,實現對學生全面評價,以培養高質量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