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磊 河北工業大學城市學院
日前,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明確指出,“把獨立學院轉設作為高校設置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創造條件推動完成轉設。到2020年末,各獨立學院全部制定轉設工作方案,同時推動一批獨立學院實現轉設。”[2]可見,促進我國獨立學院轉型發展是大勢所趨,獨立學院這一新型教育組織形式進入了整體轉型的關鍵期。
獨立學院始建于19世紀末20世紀初,是高等教育辦學機制的積極探索,對深化教育改革,實現教育的大眾化,促進高等教育的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大致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借助母體學校的“依附期”、加強自主辦學的“成長期”、改革發展的“過渡期”和轉設辦學的“獨立期”。
2020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關于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中,針對不同獨立學院,堅持實事求是,探索適合的轉設路徑。主要的轉設路徑有三種:轉為民辦、轉為公辦和終止辦學。此外,鼓勵各地積極創新,可探索統籌省內高職高專教育資源合并轉設。
獨立學院在轉設過程中,應把握兩個基本原則。一是把握設置標準,轉設的合作方要達到《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等文件規定的設置標準;二是保證轉設質量,轉設的合作方要具有職稱結構和學歷結構合理的專任教師隊伍,注重人才培養質量。同時,地方政府是否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獨立學院轉設也是考慮的重點。
加快推動獨立學院轉設,是我國高等教育領域的一項重大改革,是優化高等學校布局結構、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舉措。《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明確指出,“獨立學院轉設為獨立設置高等學校時,鼓勵其定位為應用技術類型高等學校”[3]。獨立學院轉設后是“完全獨立的本科高校”,應建設成為辦學基礎扎實、辦學特色明顯、辦學質量較高的應用技術型本科高校,更好地服務我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經濟轉型發展。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特別是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教育的重要論述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確保獨立學院改革發展的正確方向。
立德樹人不僅是教育的根本任務,也是獨立學院的立身之本。事實上,一所大學辦得好不好,關鍵是看它培養出什么樣的人才,看它對國家對民族所作的貢獻。獨立學院要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將立德樹人放在人才培養的首位,以立德為根本、以樹人為核心,把思想政治建設貫穿教育教學全過程,實現全員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培養優秀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凝聚強大力量。
新時代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要求,獨立學院在改革發展中應加強和改進輔導員隊伍建設,優中選優按照1:200配齊輔導員。同時,從專職管理人員和教學科研人員中擇優選聘輔導員,發揮專職管理人員和教學科研人員在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積極作用,打造專兼結合、素質優良的輔導員隊伍。師德師風是評價輔導員隊伍素質的第一標準,扎實推進師德師風建設是新時代對輔導員隊伍建設提出的客觀要求。做好新時代的輔導員,首先要明白“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這一根本性問題。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要圍繞學生、關照學生、服務學生。
獨立學院應結合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瞄準培養適應經濟和社會發展需要的應用技術型人才這個目標,定期組織企業專家、校內專家開展專業評估并適時修訂培養方案,堅持“社會需求大、國內有影響、就業前景好、支撐力量強”的原則設置專業,根據社會對不同專業知識、能力的需求設置課程體系。同時推進專業“課程思政”建設,挖掘提煉專業課程中蘊含的“思政元素”和承載的“思政功能”,將其融入課堂教學環節,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根據專業需要,進一步深化教學改革。
獨立學院應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規劃,引進高學歷、高職稱、高水平的師資指導學科專業建設,聘請企業高管和技術骨干擔任兼職教師,優化教師隊伍結構,提高教師業務水平。成立教師發展中心,根據教師發展成長需要,學習借鑒國內外其他高校的做法,提升教師職業發展能力,促進教師全面發展。同時定期組織集體備課,集中學習新思想、新理論、新政策,定期委派專職教師赴紅色教育基地學習、鍛煉,提高政治理論水平、思想道德水平、教學水平和實踐教學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