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瓊 南陽農業職業學院
相對城市來說,農村經濟發展速度較為緩慢,是影響我國社會經濟整體發展的一個關鍵問題。互聯網產生與普及后,電子商務逐漸深入到農村各個地區,成為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1]。但現階段農村電子商務經營業與發展中還存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本研究通過分析當前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現狀,探討電子商務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產生的影響,提出電子商務促進農村經濟發展的有效路徑。
目前,電子商務已被廣泛應用于農村地區,該經營模式對農村落后區域的生產、消費具有明顯帶動作用,推動農村經濟的發展。很多農村以當地優勢資源為立足點,通過電子商務模式發展農村經濟,以低成本參與電子商務協同價值網絡交易中[2]。當前我國農村區域電子商務發展成就突出,且受到政府高度關注,但農村電商發展依舊存在網絡信息設施建設落后、無法明確掌握市場信息資源等諸多問題,這和農村區域網絡應用技能、組織參與以及地域特征等因素有關,若要將農村電商促進區域經濟發展的功能充分發揮出來,就要采取針對性解決這些問題的方法。
電子商務不僅為農村經濟提供了新發展空間,而且為農村增添了新發展活力。目前農產品經營存在的問題主要是農產品質量問題、農村品銷售渠道和品牌推廣問題。農村農產品資源豐富,質量具有可控性,但如何拓寬農產品銷售渠道直接影響著農村區域的經濟發展,而電子商務有助于該問題的解決。過去數十年,農村封閉落后,網絡信息也不夠發達,農產品銷售渠道和范圍不足,不能在更大范圍推廣銷售資源豐富的農產品[3]。電商產生后,通過互聯網平臺推廣宣傳農產品,農產品銷售渠道得到進一步拓寬,在確保農產品質量基礎上,農民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農產品,為消費者塑造了更為優質、真實的農產品品牌形象,從而達到農產品快速銷售的目的。
電子商務有助于開闊農民眼界,農民可通過電商平臺知曉最新市場信息,使其信息獲取能力得到提升,農民可通過電商平臺及時掌握市場動態,并根據市場需求及時改變農產品培育、種植方向。農民可充分利用當地資源優勢發展特色農業,創建生產、加工、經營全面展開的完整產業體系,使農業經濟效益、質量效益得到不斷提升。所以,農村電商對城鄉地區要素配置和交換具有推動作用,對城鄉經濟互補極為有利[4]。
在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精準扶貧”理念后,全國各地先后頒布扶貧政策,電子商務也逐漸升級為農村實現精準扶貧的一個重要途徑。所頒布的很多政策為開展電子商務扶貧工作提供了政策環境,對農村經濟發展具有激發作用。在農村電商平臺中,農民可獲得農產品品牌建設、產品信息等多方面支持,幫助農村創建良性經濟生態圈,有助于農產品銷售和推廣。對有著豐富資源的農村來說,電商有助于農村發展特色產業,為農民提供更多盈利空間,農民基于產業優勢達到農村精準扶貧目的,從根本上解決農村貧困問題。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成為關乎國計民生的一個重要問題,多數農村大學生在畢業后更傾向于扎根城市,導致農村面臨嚴重的大學生流失問題,造成農村經濟發展缺乏足夠的人才支持,進一步加劇農村貧困。而農村電子商務能夠為農村大學生提供更多就業方向,在解決其就業問題的同時,也將更多創業、就業機會提供給大學生。農村大學生可通過電商平臺為家鄉經濟發展做出一份貢獻,以促進當地經濟發展。目前有很多高校畢業生利用電商手段,開發出特色農產品品牌,不僅實現了其個人價值,而且也對農村經濟發展與人才就業具有很大帶動作用。
從根本上說,政策扶持對發展農村電子商務具有很大推動作用,同時也是為農村地區營造良好發展環境的保障。第一,應根據當前農村地區電子商務發展現狀,制定電商扶貧措施,實現電商扶貧政策適用性、針對性的提升。制定扶貧政策時,應重點考慮群眾利益,認真聽取農民意見,鼓勵農民主動參與電商扶貧工作。第二,提升農村電商資金扶持力度。若想實現農村地區的可持續發展,一方面要有政策保障,另一方面還應該具備資金扶持。所以,應從資金層面支持農村電商,特別是經濟困難區域,應采用簡化貸款流程、創業補貼以及貼息貸款等方式帶動農民的電商創業熱情[5]。除此之外,要精準識別電商脫貧人才,通過適當方式扶持這些創業人才,幫助其通過電商平臺達到創業目的。
我國農村地區農產品資源優勢非常豐富,而強化農產品宣傳力度,在市場中樹立農產品品牌形象,是發揮電子商務平臺優勢的關鍵。所以,若想實現農村電商可持續發展,應借助現代融媒體傳播優勢。與傳統媒體不同,融媒體不存在媒體平臺限制,能夠有效整合報紙、電視以及廣播等傳統媒體,實現各媒體資源的交匯互通,使信息傳播范圍、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農村電商和融媒體相結合,有助于電商創業者和農村電商企業開展市場宣傳,充分發揮本區域資源優勢,通過融媒體平臺宣傳農產品,在電商平臺中打造極具特色的農產品品牌。農村電商應及時和融媒體平臺交換信息,做好線上線下農產品宣傳工作。“電子商務和融媒體相結合的推廣模式使農產品營銷渠道得到有效整合,有助于農村電商市場競爭力的不斷提升。今后農村電商發展中應充分發揮融媒體優勢,以吸引更多用戶,確保消費者能夠獲得更優質農產品銷售渠道。除此之外,融媒體平臺新聞資訊較多,此時可通過信息資源引流消費者,從而對接更多優質服務資源,打造集購物、新聞、考察于一體的電子商務平臺,實現農村電商市場影響力的不斷提升,從而實現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農村農產品資源豐富,此為農村區域開展電子商務的重要優勢,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農村電商的可持續發展。然而,近些年因為農村經濟發展緩慢,再加上農業產業化水平相對比較低,由此就對開發農村電商造成很大影響。所以,若想實現農村電商的可持續發展,就應該以本地農產品優勢為立足點,重點開發農村特色經濟,以對農業產業化進程形成推動作用,將農產品優勢深入挖掘出來,注重開發升級新產品。而農村電商品牌的培育需要專業人才的參與和支持,農村電商人才對農村電商發展高度具有決定性作用,所以農村應加大引進與培育專業電商人才,針對當地電商發展模式對從業人員做好相關技能培訓工作,同時不斷創新電商人才培訓方法和內容。此外,還應加強培訓農民的電商實踐技能,確保農民能夠轉化所學知識為實踐能力。還應與當地經濟文化特色相結合,充分發揮當地文化優勢,以深度挖掘農村產品文化,使農產品能夠被賦予更多文化價值,保證農村電商能夠對農村經濟發展形成推動作用。在農村區域發展電子商務對傳承和推廣區域文化故事也具有很大推動作用,有助于發展農村第三產業,以此形成極具特色的農村電商經營戰略,對農村區域經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總而言之,電子商務為我國農村地區經濟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當地政府應重視農村經濟發展中電子商務平臺所發揮的重要作用,應基于我國國情頒布實施相關政策,從政策層面支持農村配套產業與電子商務平臺的發展,相關從業人員也要主動學習相關電商知識,創建農產品現代化與標準化營銷體系,實現農產品線上銷售與售后服務水平的不斷提升,只有持續發展農村電子商務,才能保證農村區域經濟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