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增美 濱州市沾化區統計局濱海統計站
在農業經濟發展的過程中做好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對提高基層農村建設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和支撐意義。但是目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過程中面臨新的形勢,統計要求越來越高,統計范圍不斷擴大,統計效率和分析要求等也在不斷發生變化,加強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對服務農村經濟建設的作用與措施研究,意義深遠。
基層農業統計工作是國家整體農業統計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運用相關的統計技術和方法等對統計資料、活動等進行科學分析和研究,進而更好地形成完善的農業統計數據體系的工作。做好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一方面可以對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情況等進行全面的反映,通過形成的相關經濟數據等全面評估和對比可能存在的情況,加強考核管理,提高基層管理的科學性。另一方面有助于為農村經濟發展等提供更多的數據參考。農村地區經濟的發展和經濟建設活動的開展,需要制定長遠的發展規劃并不斷完善相應的年度發展目標,這樣才能更好地穩步推進經濟建設活動,并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這些都需要依靠真實的農業統計相關數據等作為參考,為此加強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并保證數據的全面性、真實性和及時性等就顯得尤為重要。另外加強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可以更好地根據相關的統計數據等總結農業經濟發展取得的成績以及存在的不足等,便于為基層農業建設者等提供重要的發展對策支持等,也有助于上級部門等對農村經濟的整體發展情況進行直觀地全面地了解,進而為國家相關政策的完善和科學實施等提供良好的參考。
做好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從微觀層面看,對服務農村經濟建設也具有重要的積極作用。一方面可以進一步為提高農村經濟活動開展效率等提供支持。在新的市場形勢下農業統計工作通過對農業經濟活動等進行全面衡量比較,科學運用相關的統計技術和方法等加強各類數據的深度分析,可以進一步強化風險控制,提高農村經濟活動的開展成效。同時另一方面加強農業統計,可以更好地針對農村經濟建設的整體目標及推進情況等運用科學的統計技術和方法等進行全方位的分析,進而更好地提高科學決策水平,也有利于降低各種潛在風險的發生,全面夯實農業經濟活動發展基礎。
當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過程中雖然取得了很多可喜的成績,但是也存在諸多的不足,主要表現在:一是農業統計效率低下。當前農業統計工作面臨的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國家統計法實施條例的出臺和實施對基層農業統計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為此基層農業統計部門面臨的統計任務繁多,加上涉及到很多的部門,基層統計部門組織領導機制不夠完善,缺乏相應的經費和隊伍支持,一定程度上難以保證統計工作的有序開展。二是統計數據質量需要提高。農業統計工作的開展,需要全面保證統計效率和統計質量,影響統計質量的因素比較多,包含人為因素、制度因素、環境因素以及體制因素等等,當前在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過程中由于缺乏完善的質量監督機制,信息化進程開展緩慢,在統計數據的核查以及統計核算方法公開等方面還存在很多的不足,開展統計調查深度不夠,統計技術方法等比較單一,一定程度上難以推動基層農業統計工作成效的提高。
為了不斷提高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成效,建議從以下幾個方面予以探究:
1.建立完善的基層農業統計制度體系。想要保證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開展成效,一方面需要加強相關政策的研究,全面系統地開展政策法規的培訓,了解目前農業統計工作的新要求,明確基本的任務。同時另一方面要結合最新的政策變化等因素建立健全基層農業統計制度體系,強化組織建設,完善相應的統計指標等,根據農業統計形勢的變化等對農業統計各類指標全面分析和動態調整。明確權責部門和責任分工,加強基層統計隊伍的建設和人才培育,完善考核評價機制,從而更好地激勵廣大農業統計人員結合農村地區實際等探究更加科學的統計技術和方法,全面夯實統計基礎體系。
2.強化數據質量管理,加強信息化建設。一方面要圍繞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最新要求等,對農業統計各個環節的工作開展情況加強可視化管理和分析,找出可能存在影響農業統計數據質量的因素等,以此為基礎加強質量監控體系的建設,強化風險的排查和監督整改等,從而全面保證農業統計數據精準、及時和全面。另一方面要加強技術創新,在統計調查、統計數據指標等分析以及統計情況的關聯研究等方面積極探索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統計方法等。結合基層實際等建立和國家整體農業統計信息系統相關聯的信息化平臺,在做好常規數據統計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強基層農業統計工作形勢的分析,探究特色化的指標模式,從而為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有序開展等提供更科學的參考支持。
總之,加強基層農業統計工作,需要全面結合國家政策的要求和農業發展工作的規劃等強化基礎管理,加強技術和方法創新,體現基層農業統計工作的特色等注重數據的質量控制和深度分析與應用,這樣才能更好地服務農村經濟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