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喜 中國人民大學
勞動密集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需要利用大量的勞動人員,但是當前我國就業人口不斷降低,不斷增加勞動力成本,限制了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員工對于工資不斷提出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個人口紅利不斷減少,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確定有效的人力資源管理措施,滿足員工需求,控制人工成本的支出。
2018年我國就業人口達到78000萬人口,就業人口也是在1961年以后首次開始降低,我國勞動年齡為16-59周歲,而2018年我國勞動年齡人口也開始降低,僅僅5年就已經減少了1億人口。因為我國市場供給勞動力逐年減少,會因此提升勞動力成本。這樣就會增加勞動密集型企業發展的成本壓力,因此企業管理人員要思考新型人力資源管理措施。
90后的工作人員的家庭條件較好,因此他們不再過于重視工作,他們更重視自己的感受,這也加大了我國就業難和招工難的困境。因此勞動密集型企業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要注重激發新生代工作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工作主觀性的影響。
當前勞動密集型企業存在結構性缺員的現象,指的是企業人力資源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求,人力資源供需存在矛盾。很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在實際發展階段,可能會缺乏工作人員,或者說缺乏專業的工作人員。一些崗位工作量無法飽和,而一些崗位人員配備缺乏靈活性,再加上勞動人員的勞動能力不斷降低,企業需要安置的人數越來越多。勞動密集型企業嚴重缺乏生產一線的工作人員,管理人員和輔助人員存在冗員的問題,這樣就是降低企業整體工作效率,引發結構性缺員問題。
一些勞動密集型企業過于重視人才而忽略了科技,企業實現科技創新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因為資金不足,后者發展觀念不夠先進,導致企業不愿意落實科技創新,繼續利用傳統的管理模式。一些企業也積極落實科技創新,但是科學技術缺乏創新性,或者沒有充足的利用科技,影響到企業科技發展,人力資源也變得緊張。
勞動密集型企業整體員工的素質良莠不齊,無法滿足企業發展需要。企業新員工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但是缺乏工作經驗,而老員工雖然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但是無法熟練操作智能化設備。勞動密集型企業嚴重缺乏高素質人才,不利于提高員工工作效率。企業在落實新業務的過程中,缺乏相應素質的人員,這也是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力資源管理需要解決的難題。
企業在招聘員工的時候,沒有充分結合企業崗位需求,招聘人員具有較強的主觀影響,沒有充分平衡員工素質和崗位需求。甚至還存在關系戶的情況,招聘到的人員無法滿足企業崗位需求,同時還會降低企業整體素質。
勞動密集型企業沒有落實員工管理工作,調配人員的過程中具有較大的隨意性。企業某個崗位出現空缺,企業管理人員沒有綜合分析崗位需求,也沒有考慮員工綜合素質和專長等,直接調配工作人員,導致調配的員工不符合新崗位的工作需求,無法將員工的工作才能充分發揮出來,最終導致員工工作懈怠,甚至還會出現離職。
企業沒有科學的設置機構崗位,沒有結合發展需求建立相應的崗位,這樣無法滿足崗位的工作任務,各個崗位缺乏職位說明書,在安排工作人員的過程中,沒有有效匹配崗位需要,最終導致企業發展面臨嚴重的冗員問題。此外企業缺乏完善的退出機制,無法有效保護員工的利益,影響到企業的發展。
企業變革需要發揮變革的作用,同時也需要資金的支持。一些企業管理缺乏創新意識,忽視科技變革的意義,資金投入不夠充足,制約了企業科技發展,無法保障科技科變革效果,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一些企業為了實現科技變革,但是因為資金不夠充足,無法全面推進科技變革,最終科技變革效果也不是很理想。
近些年企業開始重視培訓員工,但是缺乏完善的培訓體系,培訓工作具有隨意性和臨時性缺點,沒有結合員工實際需求設計培訓內容,導致員工參加培訓缺乏積極性,只是為了應付工作而參加培訓,這樣不利于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此外企業缺乏培訓監管評價體系,結束培訓之后,沒有跟蹤評估培訓結果,一些管理者組織培訓只是為了完成工作任務,導致員工培訓缺乏主動性,不利于提高培訓質量。企業沒有結合員工考核和培訓,導致員工不愿意參加培訓,一些員工參加培訓只是為了選擇自己想學的內容,這樣無法突出企業培訓的價值。
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總結人力在市場的需求,轉變人力資源管理理念,突出勞動力的價值,進一步穩定企業的勞動力。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提升工資和福利待遇等,促使勞動力綜合素質不斷提升。專版勞動密集型企業勞動力關系需求,這樣有利于根本性的轉變勞動力和企業關系,給予勞動者更多的人文關懷。企業需要留住更多優質人才,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完善招人策略和留人策略,降低企業離職率,明確員工離職的原因,有效控制企業的離職率,可以改善員工的工作環境,促進員工個人發展,有效規劃人力資源的應用。
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完善動態管理制度,考慮新崗位的人員配備情況,同時也要注重就崗位的工作量完成情況。定期調整企業機制,調整冗余人員的工作量,避免企業出現超缺員的問題。合理設置機構,優化中間環節,突出崗位職責的合理性,控制每個崗位的工作量,避免出現工作重復的問題,促使員工積極承擔崗位職責。合理配備工作人員,將人才的價值充分發揮出來。
企業要定期分析特殊人員,完善退出管理制度,規范性管理特殊管理人員。完善輪崗工作機制,結合企業需求和員工發展需求,在不同階段需要促進員工個人發展,提高員工工作積極性。利用內部分配機制,結合員工的能力和業績實現績效分配,利用經濟杠桿協調員工收入和工作量,激發員工的工作潛能,避免勞動密集型企業出現結構性缺員的問題。利用動態管理措施,注重梳理領導崗位職責和人員,建立合理的領導層和基層的比例,可以解決勞動密集型企業人員不足的問題。
完善績效考核體系,結合各個崗位的工作特點和職責需求,落實科學的績效考核工作,實現企業員工能力和回報對等性,激發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利用敢為目標管理模式,有效分解不同工作人員的工作,幫助員工了解整體目標,緊密聯系員工發展買不了和企業整體戰略目標,突出員工在企業中的價值,這樣有利于提高企業的凝聚力。
我國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在人力資源管理過程中可以利用大數據技術,實現管理工作的變革,提高管理效率,參考相關參數,精準性的匹配工作需求,利用技術繁瑣的環節,節省人力,使工作人員在有價值的工作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實現勞動密集型企業生產環節的科技變革,加大資金投入,加大力度購買相關設備,保障工作質量,解放企業額勞動力,這樣也可以節省企業的人工成本支出。利用科技和數據,可以使企業效能得到提升,結合科技和管理工作,減少勞動密集型企業低價值的重復勞動。
員工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可以高效的完成工作。因此勞動密集型企業需要提高員工的工作素質,注重培養工作人員的專業能力,這樣可以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整體工作質量。企業要注重調查員工的綜合素質,合理分組員工,完善培訓方案,使員工的綜合素質不斷提高。分類員工的培訓需求,針對不同類型開展針對性的培訓工作,同時要區分層級之間的培訓內容,利用多樣化的培訓方式,可以綜合利用課堂式培訓和拓展式培訓以及分散自學培訓,企業可以提供培訓課件,方便員工利用閑散時間學習。企業需要突出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作用,發揮激勵體系的作用,增強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工作積極性。企業領導要重視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建議,由人力資源管理部門負責招聘和解聘的工作,其它部門不能干涉其工作業務。
定期考核員工的綜合素質,嚴格要求員工考核達標。利用定期考核方式,保證員工綜合素質符合崗位需求,使員工主動提升自身素質。企業在招聘階段就要選擇高素質的人員,控制好招聘關,在源頭篩選人員,提升整體素質水平。因此企業需要完善招聘制度,不斷結合企業需求改進招聘制度,監督企業招聘制度的執行情況,將企業老員工的優勢充分的發揮出來,引導老員工帶新員工,這樣可以節省企業的培訓成本。勞動密集型企業可以利用晉升激勵模式,為員工提供公平的晉升機會,這樣可以突出員工工作的成就感。
結束語:我國勞動力成本不斷增加,這對于勞動密集型企業來說是一種挑戰,勞動密集型企業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就要加強人力資源管理,提高員工的綜合素質,這樣有利于提高勞動密集型企業的市場競爭力,滿足企業發展對于勞動力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