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 蓮,唐萍芬,黃晶晶,謝春紅,劉 銳,蔡 樂,羅 煜*
1.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云南650041;2.昆明醫科大學護理學院;3.昆明醫科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不斷加劇,惡性腫瘤等慢性病問題日益凸顯。姑息治療和臨終關懷是惡性腫瘤治療和護理的重要內容,對提高晚期腫瘤病人生存質量至關重要[1‐2]。現代醫學模式強調護理工作人文化,與治療軀體疾病相比,在姑息照護過程中的人文關懷更為重要[3]。人文護理即以人為本的護理,為了解病人對護理環境以人為本程度的評價,Edvardsson 等開發了包括17 項內容的病人版以人為本的環境調查問 卷(Person‐Centred Climate Questionnaire‐Patient Version,PCQ‐P),且已有研究顯示,PCQ‐P 具有良好的計量心理學特性,量表總Cronbach′s α 系數為0.93[4]。目前PCQ‐P 尚無中文版,為了完善我國護理人員人文護理評估方法,科學評估我國醫療關懷護理以人為本的程度和人文化管理現況,本研究在英文版PCQ‐P 基礎上,對其進行漢化、修訂,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研究對象 采用便利抽樣法選取2018 年11 月—2018 年12 月昆明市第三人民醫院姑息治療部門的107例住院病人為研究對象,樣本量符合Terwee 等[5]提出的標準。研究對象納入標準:①病人被明確診斷為非治愈性疾病(包括惡性疾病和非惡性疾病);②病人及家屬對本研究知情并自愿參加;③病人知曉自己的病情及預后;④病人及家屬思維清晰,精神、記憶力正常,具有一定理解、表達能力。排除標準:①存在溝通交流障礙;②病情及情緒不穩定。
1.2 PCQ‐P 的漢化 英文版PCQ‐P 由17 個條目組成,分為安全、日常和適宜3 個維度,安全維度通過條目1~條目10 進行測量,日常維度通過條目11~條目14 進行測量,適宜維度通過條目15~條目17 進行測量。各條目采用Likert 6 級評分法進行評價,從“完全不同意”到“完全同意”依次計為0 分、1 分、2 分、3 分、4分、5 分,總分0~85 分,分數越高表明病人對醫療保健機構以人為本的程度評價越高。本研究在征得原量表作者同意后對英文版PCQ‐P 進行漢化。根據Beaton等[6]推薦的跨文化翻譯和改編方法對量表進行漢化。①由2 名以中文為母語的專業人員獨立進行英文到中文的正向翻譯,其中1 人是具有醫學背景的大學教師,另1 人是熟悉姑息治療的護士。經過2 位專業人員討論后得到PCQ‐P 的初始中文共識版本。②由2 名對正向翻譯程序不了解的非醫學專業人員將PCQ‐P 的初始中文共識版本回譯成英文版本,將回譯后的英文版本內容和原版英文內容進行對比及校正。③由專家委員會對PCQ‐P 的原始版本、初始中文共識版本和回譯后英文版本進行全面比較。該委員會由所有翻譯人員、3 名姑息治療醫生或護士和2 名大學教授組成。討論并解決量表翻譯中的差異,根據我國文化背景和病人實際情況對量表措詞進行調整,建立共識性的預審版本。④選取10 例病人進行預審版量表預測試,根據發現的問題對量表內容進行修改完善,得到量表最終版本。參與預審版本預測試的10 例病人不參與量表信效度研究。
1.3 數據收集 分別于病人出院當天及1 周后進行調查,2 名經過統一培訓的調查員負責量表發放和數據收集。調查前先對調查對象進行講解,使其明白調查目的、意義和注意事項。量表由調查對象自主完成,匿名填答。量表現場發放,現場回收,有漏項、填寫錯誤等由調查員現場糾正,避免無效。第1 次調查和第2次調查均發放量表107 份,回收有效量表107 份,有效回收率100%。
1.4 量表內容效度評價 由參與量表漢化的專家對量表進行內容效度評價,9 名專家均具有副高級及以上職稱,計算量表內容效度指數及條目內容效度指數。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 20.0 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結構效度評價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信度評價采用內部一致性信度和重測信度。內部一致性評價采用分半信度和Cronbach′s α 系數,Cronbach′s α 系數>0.8 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內部一致性。重測信度評價采用雙向混合效應模型組內相關系數(intraclass correlation coefficient,ICC)和Pearson 相關系數(r 值)。采用配對t 檢驗比較2 次調查得分差異。檢驗水準α=0.05,采用雙側檢驗。
2.1 病人一般資料 107 例病人中,男性占59.81%,女性占40.19%;年齡20~92(62.75±17.06)歲;少數民族占10.28%;小學以下文化程度占18.69%。見表1。

表1 病人一般資料(n=107)
2.2 量表效度分析 經統計分析,量表Kaiser‐Meyer‐Olkin(KMO)統計量為0.785,Bartlett′s 球形檢驗P<0.000 1,適合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提取特征值>1 的3 個公因子后,累積解釋總變異的58.93%,17 個條目的共同度為0.501~0.744。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后,公因子1 與安全維度的10 個條目有關(因子載荷0.595~0.841),公因子2 與日常維度的4 個條目有關(因子載荷0.609~0.813),公因子3 與適宜維度的3 個條目有關(因子載荷0.552~0.620)。見表2。量表各條目內容效度指數為0.824~1.000,量表水平的內容效度指數為0.908。

表2 量表建構效度的探索性因子分析
2.3 量表內部一致性分析 中文版PCQ‐P 的分半信度為0.818,量表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87,安全、日 常 和 適 宜3 個 維 度 的Cronbach′s α 系 數 分 別 為0.832,0.812,0.889,表明量表整體和各維度均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和可靠性。此外,所有條目的校正項目與總分的相關度為0.450~0.732,且各條目刪除后總量表的信度無明顯提高,表明各條目具有同質性,量表無刪除條目。見表3。
2.4 量表重測信度分析 2 次調查的ICC 為0.721[95%CI(0.590,0.810)]。Pearson 相關分析顯示:2 次調查的量表總分和各維度得分相關性均有統計學意義(P<0.001)。配對t 檢驗顯示:2 次調查的量表總分和各維度得分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均P>0.05)。說明中文版PCQ‐P 具有較好的重測信度。見表4。

表4 中文版PCQ‐P 重測信度(n=107)
目前,國內外用于評估人文護理或人文關懷的工具較多,我國研究者多通過對國外量表進行漢化以研制相關量表[7‐8],但就目前來看,真正適合我國文化環境的人文關懷量表較少。Edvardsson 等開發的以人為本的環境調查問卷包括PCQ‐P 和工作人員版以人為本的環境調查問卷(Person ‐Centred Climate Questionnaire‐Staff Version,PCQ‐S),其中,PCQ‐S 已有不同使用環境下信效度俱佳的中文版本[9‐10]。本研究參考Beaton 等[6]推薦的跨文化翻譯方法,根據我國文化背景和病人實際情況對英文版PCQ‐P 進行翻譯和跨文化改編,如“ward”一詞常見意思為“病房”“病室”,為了更加符合病人實際情況,在本研究中被譯作“病區”;“place that has something nice to look at”直譯為“有好看東西的地方”,在本研究中被譯作“賞心悅目的 地 方”;“place where people talk about everyday life and not just illness”直譯為“人們談論日常生活而不僅僅是疾病的地方”,在本研究中被譯作“除了談論疾病以外,還可以談論日常生活的地方”。最終獲得的中文版PCQ‐P 包含安全、日常和適宜3 個維度,共17 個條目。經專家評價,量表內容效度為0.908。進行探索性因子分析,采用方差最大化正交旋轉方法評估量表的建構效度,得到穩定的3 個公因子,解釋了58.93%的總方差。中文版PCQ‐P 總的ICC 為0.721,3 個維度的ICC 分別為0.702,0.604,0.647,表明量表總體和3 個維度的重測信度均良好。中文版PCQ‐P 的分半信度為0.818,總的Cronbach′s α 系數為0.887,安全維度為0.832,日常維度為0.812,適宜維度為0.889,表明中文版PCQ‐P 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盡管中文版PCQ‐P的Cronbach′s α 系數(0.887)稍低于瑞典語版本(0.93),但因其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并保留了原始版本特性,因此認為其可以在我國醫院和關懷環境中使用。本研究采用便利抽樣法對醫院住院病人進行調查,未對療養院等機構病人進行調查,故其結果可能存在局限性,有待今后進一步研究予以完善。
包含17 個項目的中文版PCQ‐P 是英文版PCQ‐P的跨文化適應版本,是評估人文關懷有效且可靠的工具,可用于測量病人對我國醫院和關懷環境人文護理的看法,并可用于了解病人對醫院和關懷環境人文化程度的評價,為護理人文管理提供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