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柳軍,郭 浩,楊莉萍,徐智娟,蘇 寧,劉 俊
(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人民醫院重癥醫學科,廣西 梧州 543000)
急危重病人搶救往往需要人工通氣[1]。大量的回顧性或者前瞻性的研究認為[2,3],對危重病人進行搶救性氣管插管時,給予聯合鎮靜鎮痛插管前誘導,可提高一次性插管成功率,提高搶救成功率及存活率、減少插管時的并發癥。目前文獻報道多基于采用芬太尼聯合咪唑安定或者異丙酚聯合芬太尼的鎮靜鎮痛誘導的方案,隨著更好鎮痛作用及更少不良反應的舒芬太尼臨床應用,臨床上應用舒芬太尼聯合咪唑安定鎮靜鎮痛誘導以替代芬太尼聯合咪唑安定方案,經查閱,國內目前鮮有兩個方案安全性、有效性的對比研究,很有必要進行對比研究兩種方案,指導臨床實踐。
1.1一般資料:選擇2019年1月1日至2020年6月30日入住本院重癥醫學科因各種原因須氣管插管的患者80例,分組方式為簡單隨機分組,分為舒芬太尼組40例,和芬太尼組40例,舒芬太尼組男/女=21/19。年齡18~70歲,平均(56.39±8.21)歲。芬太尼組男/女=18/22。年齡17~71歲,平均(57.06±8.37)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
1.2方法:①芬太尼組:插管前靜脈給予芬太尼(生產企業:宜昌人福藥業,國藥準字:H42022076)0.5~1μg/kg+咪唑安定(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5)0.025~0.05mg/kg;給予藥物后4~5min,立即氣管插管。②舒芬太尼組:插管前靜脈給予舒芬太尼(生產企業:宜昌人福藥業,國藥準字:H20054171)0.25~0.5μg/kg+咪唑安定(生產企業:江蘇恩華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0980025)0.025~0.05mg/kg;給予藥物后4~5min,立即氣管插管。
1.3觀察指標
1.3.1觀察并記錄患者插管前、插管時、插管后兩組患者的血壓、心率、血氧飽和度、呼吸頻率。
1.3.2同時監測插管時反流誤吸、呼吸暫停、心律失常、插管成功需要的次數、一次性插管成功率。
1.3.3嚴密監測并觀察兩組患者嗆咳情況及發生程度,并記錄發生嗆咳的患者例數。嗆咳程度分級標準[4]:0聲:無嗆咳;1~2聲則代表輕度嗆咳;3~4聲則代表中度嗆咳,5聲以上則表示患者出現重度嗆咳,中度嗆咳和重度嗆咳患者需要進行干預,以免患者發生氣道堵塞。

2.1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和呼吸頻率比較:芬太尼組和舒芬太尼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和呼吸頻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患者入院基礎值,插管前,插管后,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和呼吸頻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且不同組別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同一時間點兩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同一組內不同時間點間,平均動脈壓出現逐漸升高趨勢,呼吸頻率出現逐漸降低趨勢,舒芬太尼組較快恢復到正常水平(P均<0.001),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平均動脈壓和呼吸頻率比較
2.2兩組患者血氧飽和度和心率比較:芬太尼組和舒芬太尼組,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患者入院基礎值,插管前,插管后,患者的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且不同組別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同一時間點兩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同一組內不同時間點間,心率出現逐漸降低趨勢,血氧飽和度出現逐漸升高趨勢,,舒芬太尼組較快恢復到正常水平(P均<0.001),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血氧飽和度和心率比較
2.3兩組插管監測指標比較:舒芬太尼組在返流誤吸,呼吸暫停,心律失常發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組(P<0.05),見表3。

表3 兩組插管監測指標比較n(%)
2.4兩組患者插管成功率比較:舒芬太尼組插管成功需要耗費的次數少于芬太尼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芬太尼組(P<0.05),見表4。

表4 兩組患者插管成功率比較
2.5兩組患者嗆咳程度比較:舒芬太尼組39例患者無嗆咳發生,芬太尼組有30例患者無嗆咳,舒芬太尼組出現嗆咳程度好于芬太尼組(P<0.05),見表5。

表5 兩組患者嗆咳程度比較
人工通氣是危重病人搶救成功的關鍵,迅速而有效地氣管插管可以極大的提高搶救成功率和存活率[5]。本研究的關鍵技術問題是搶救性氣管插管的成功率與插管前是否給予鎮靜鎮痛有關,鎮靜鎮痛可以顯著提高搶救性氣管插管一次性插管成功率。其次,氣管插管操作者熟練掌握氣管插管技術。通過對比兩種鎮靜鎮痛方法誘導下搶救性氣管插管病人,評價兩種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確定最佳鎮靜鎮痛方法,以期指導日常臨床工作。
舒芬太尼為苯哌啶衍生物,結構與作用類似芬太尼,為強效麻醉性鎮痛藥,其鎮痛作用強度約為芬太尼的5~10倍。所以本研究中,舒芬太尼組,舒芬太尼用量要少于芬太尼組。舒芬太尼主要作用于μ阿片受體[6]。
與芬太尼相比,本品起效較快,麻醉和換氣抑制恢復亦較快[7]。麻醉期間,循環系統穩定問題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對象。本研究發現,芬太尼組和舒芬太尼組,患者的平均動脈壓和呼吸頻率、血氧飽和度和心率、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舒芬太尼組的患者上述指標較芬太尼組均更快恢復正常值,表明舒芬太尼組更容易保持循環系統穩定。患者基礎值,插管前,插管后,患者的上述指標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且不同組別與時間存在交互作用,同一時間點兩組間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均<0.001)、同一組內不同時間點間,平均動脈壓、血氧飽和度出現逐漸升高趨勢,呼吸頻率、心率出現逐漸降低趨勢(P均<0.001)。芬太尼組和舒芬太尼均對患者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舒芬太尼組恢復較快,插管后較芬太尼組更接近插管前的基礎值。舒芬太尼組在返流誤吸,呼吸暫停,心律失常發生率均低于芬太尼組(P<0.05)。舒芬太尼組插管成功需要耗費的次數少于芬太尼組,一次性插管成功率高于芬太尼組(P<0.05)。麻醉誘導期快速推注阿片類藥物,會引起患者嗆咳,嗆咳會對患者造成嚴重影響,有可能會堵塞氣道,有的甚至會升高患者顱內壓及眼內壓。本研究中插管前靜脈給予舒芬太尼0.25~0.5μg/kg+咪唑安定0.025~0.05mg/kg;,舒芬太尼組僅有1例患者出現輕度嗆咳,嗆咳程度明顯好于芬太尼組(P<0.05)。
上述研究結果均表明,舒芬太尼聯合咪唑安定鎮靜鎮痛誘導以替代芬太尼聯合咪唑安定方案是完全可行,且安全可靠,并可減少患者的插管次數,提高插管成功率,減少患者的痛楚,提升患者的治療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