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影桃 嚴翠婷 陳嘉莉 李小嫻
廣東省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結核病防治科,廣東云浮 527300
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在世界不斷蔓延和發展,呼吸系統傳染性疾病成為全世界人們共同關注的疾病[1-2]。肺結核作為肺部感染結核分枝桿菌的慢性呼吸系統傳染病,其對于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嚴重的威脅[3-4]。世衛組織研究表明[5-6],結核病成為全世界重大公共衛生問題,我國也以其較高的肺結核感染率引起全球廣泛重視。隨著醫療技術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于健康水平的重視,肺結核發生率呈現一定程度的下降趨勢[7-8]。同時也要注意到肺結核患者的健康教育顯得尤為重要,其不僅可以幫助肺結核患者了解疾病知識和預防性措施,對于提高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和疾病認知均有重要的意義[9-10]。本研究擬探討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對于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認知程度評價和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7月~2019年9月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60例肺結核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按照隨機紙片法分為對照組(30例)與觀察組(30例)。對照組中,男18例,女12例;年齡22~48歲,平均(39.2±5.4)歲;文化程度:小學17例,初中10例,高中2例,大學及以上1例;病程1~7個月,平均(3.2±1.2)個月;左側積液19例,右側積液11例。觀察組中,男19例,女11例;年齡21~49歲,平均(38.7±6.2)歲;文化程度:小學16例,初中9例,高中3例,大學及以上2例;病程1~8個月,平均(3.9±1.4)個月;左側積液18例,右側積液12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文化程度、病程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①年齡18~50歲;②語言溝通能力良好者;③可以使用微信軟件。排除標準:①肝功能、腎功能衰竭者;②文盲、不能接受語言溝通交流者;③神經、精神類疾病者。本研究經云浮市慢性病防治中心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所有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情并簽署知情同意書。
對照組采用常規的健康教育。主要針對肺結核疾病,向調查對象進行健康宣傳,包括疾病的發生機制、治療方案、注意事項等。
觀察組采用微信平臺健康教育。首先建立微信平臺健康教育管理小組,包括2名臨床醫師、2名護理人員,建立微信群,將肺結核患者拉近微信群中,為每一個人編號,每天護理人員定時進行微信推送和健康教育,且在群內為肺結核患者關于肺結核知識進行在線答疑。微信平臺推送健康教育內容。①肺結核傳播的三個要素:包括傳染源、傳播途徑、易感人群等,提示肺結核患者注意外出防護,帶醫用口罩,避免結核桿菌造成的飛沫傳播;②肺結核臨床癥狀:肺結核患者往往有乏力、盜汗和消瘦等臨床表現,如果肺結核患者出現上述相應的癥狀,注意不需十分驚慌,注意到定點醫療機構檢查;③結核藥物治療:結核藥物的應用要注意早發現、早診斷、早治療,聯合用藥、全程用藥;④遵照醫囑服藥:向肺結核患者講解遵醫囑服藥的重要性,不能私自減量或者停藥,注意觀察不良反應情況;⑤飲食治療:肺結核是慢性消耗性疾病,保持營養飲食,主要講解可以食用的食物和不可食用的食物,保證身體的營養狀態和能量供給;⑥注意作息規律和適量運動:保持合理的作息時間,適當性的進行戶外運動,提高身體的抵抗力;⑦加強心理疏導:肺結核屬于傳染性疾病,一旦感染很容易在心理上有消極性變化,耐心的為其進行心理疏導顯得尤為重要,緩解緊張、焦慮、抑郁的不良情緒,樹立起戰勝疾病的自信心。上述內容通過圖畫、表格表現出來,利于肺結核患者查閱。
兩組均干預3個月。
1.3.1 觀察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 健康調查簡表(SF-36)作為目前比較常用生命質量標準量化工具[10],量表包括36個項目,共計8個維度:體能(PF)、體能影響(RP)、一般健康(GH)、身體疼痛(BP)、精力(VT)、精神影響(RE)、社會活動(SF)及心理健康(MH)。每個維度總分100分,分數越高提示生活質量越好。
1.3.2 觀察兩組患者認知程度評價情況 自行設計肺結核患者對疾病認知程度測評表,信度為0.825,效度為0.758,主要對肺結核患者關于肺結核傳播要素、結核的臨床癥狀、藥物使用方法、不良反應、運動、休息和消毒隔離情況[11-12]。認知程度以了解程度進行評估,可以包括絕大部分了解、大部分了解、基本了解、不了解。了解率=(絕大部分了解+大部分了解)例數/總例數×100%。
1.3.3 觀察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 主要包括護肺結核患者對理服務態度、專業知識、護理技術和宣教效果,采用自擬調查問卷形式進行評分,Cronbach′s α 信度系數為0.718,每項評分范圍0~100分,分數越高提示對護理服務滿意度越高[13-14]。
采用SPSS 22.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兩組患者干預前PF、RP、GH、BP、VT、RE、SF、MH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兩組患者PF、RP、GH、BP、VT、RE、SF、MH 均高于同組干預前,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干預后PF、RP、GH、BP、VT、RE、SF、MH 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觀察組患者對肺結核了解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比較(分,±s)

表1 兩組患者干預前后生活質量評分情況的比較(分,±s)
組別例數PF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RP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30 30 68.4±9.2 69.8±8.9 1.418>0.05 76.2±8.7 87.4±7.5 11.762<0.05 7.602 18.667<0.05<0.05 68.7±8.9 69.0±9.3 0.285>0.05 75.4±8.6 88.2±7.8 13.168<0.05 6.765 19.452<0.05<0.05組別例數GH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BP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30 30 69.0±9.4 69.8±9.8 0.721>0.05 77.2±9.0 90.2±6.4 14.523<0.05 7.842 21.469<0.05<0.05 69.2±8.8 69.0±9.3 0.197>0.05 76.2±8.3 89.8±7.6 14.718<0.05 7.652 21.528<0.05<0.05組別例數VT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RE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30 30 69.1±9.6 69.5±8.7 0.452>0.05 77.8±7.2 88.3±9.6 10.653<0.05 8.727 17.668<0.05<0.05 69.4±8.7 69.9±9.0 0.519>0.05 78.4±8.3 89.8±8.2 11.842<0.05 9.156 20.096<0.05<0.05組別例數SF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MH 評分干預前 干預后 t值 P值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30 30 69.3±8.1 69.8±8.6 0.527>0.05 78.2±7.6 90.2±7.4 13.855<0.05 9.808 22.117<0.05<0.05 70.2±8.4 69.9±8.7 0.318>0.05 79.6±8.0 91.6±8.5 12.642<0.05 9.874 21.962<0.05<0.05

表2 兩組患者認知程度評價情況的比較[n(%)]
觀察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態度、專業知識、護理技術和宣教效果評分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的比較(分,±s)

表3 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情況的比較(分,±s)
組別例數 護理服務態度評分專業知識評分護理技術評分宣教效果評分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30 30 81.6±10.6 90.8±8.5 8.098<0.05 82.3±9.5 91.4±8.0 8.142<0.05 83.6±8.4 90.2±7.8 6.998<0.05 84.5±7.6 92.3±5.6 10.168<0.05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發展,呼吸系統傳染病逐步引起人們的廣泛性重視,其中肺結核屬于慢性傳染性呼吸道疾病,也是我國重大的傳染病之一[15]。2015年我國結核病發生率達到67/10萬,據2016年世衛組織報告顯示,我國結核病發生率在全世界居第三位,同時也是全世界30個結核病高負擔國家之一[16]。肺結核患者往往對肺結核的認知不足,很容易造成自身恐慌或者對于疾病缺乏重視,影響了疾病認知,加速肺結核蔓延,且存在治療不依從,影響了治療效率和療程,對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不良影響。提高肺結核患者認知水平,更深入的了解肺結核的發生機理、注意事項,對于快速治愈肺結核具有重要的意義。《“十三五”全國結核病防治規劃》中[17],提出了通過創新方法、手段,如互聯網技術完善患者隨訪護理服務質量。微信作為2011年推出的通訊軟件,其可以通過文字、圖片、語音和視頻對相關的信息內容進行傳遞,同時以微信群的形式實現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和交流,并且通過群內推送圖片、文字等形式來提高肺結核患者的關注度。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屬于現代網絡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其通過多種形式完成信息傳輸,其傳導內容的形式更加豐富,人與人之間的溝通交流更加直觀和方便,并且克服了時間、空間的限制,提高了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效率。
肺結核具有一定的傳染性,會對患者的社會交往形成一定的限制,日常生活中,健康人會對肺結核患者避而遠之,促使肺結核患者出現自卑、焦慮和抑郁的不良情緒。長期的不良情緒會增加肺結核患者心理負擔,進而影響患者的生命質量。SF-36可以作為一種普遍性的評估肺結核患者生命質量的方法。研究結果顯示[18],通過SF-36 對肺結核患者生活質量進行評價,具有很好的信度和效度。本研究結果顯示,干預后兩組患者PF、RP、GH、BP、VT、RE、SF、MH 均高于干預前,觀察組患者PF、RP、GH、BP、VT、RE、SF、MH 均高于對照組(P<0.05),提示肺結核患者通過微信平臺健康教育方式,提高了肺結核患者的生命質量,促使其可以正確的看待疾病,消除不良情緒。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認知程度了解率(90.0%)高于對照組(73.3%),觀察組肺結核患者對護理服務態度、專業知識、護理技術和宣教效果評分高于對照組,提示通過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可以定期的向肺結核患者推送關于肺結核各項知識,促使肺結核患者以積極的態度面對肺結核疾病,增加了護理人員和肺結核患者的交流和溝通,提高了肺結核患者的認知程度和滿意度。
綜上所述,微信平臺健康教育在肺結核患者應用,可以提高生活質量評分和認知程度,改善了肺結核患者對護理服務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