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元
(河南科技學院 外國語學院,河南新鄉 453003)
書名:水產養殖專業英語
作者:王志平
出版社:科學出版社有限責任公司
出版時間:2019-08-01
ISBN:9787030485076
定價:65.00元
開展飼料專業英語教學是培養與國際接軌的飼料專業英語人才的重要途徑,其開展效果直接關系到人才培養水平。從目前情況看,我國飼料專業英語教學存在教學目標定位籠統化、教材內容選擇單一化、缺少專業英語教師、教學方法不夠豐富、教學評價不夠合理等問題,對最終教學效果造成了嚴重影響。由王志平編寫,科學出版社有限公司出版的《水產養殖專業英語》一書包含了與“水產養殖”相關的各類知識,如養殖水產環境、基礎水生生物學、養殖遺傳學與育種、營養與飼料及疾病防治、水產養殖健康管理等。這些知識不僅具有極高的專業性,還與英語語言建立了緊密聯系,既可以作為提升英語教師專業素質的培訓教材,也能將其引入教學中作為教材內容。另外,該書還可以在研習教學方法、構建教學評價、制定教學目標中發揮作用,從而為優化飼料專業英語教學效果、培養優秀飼料專業英語人才提供有力支撐。
《水產養殖專業英語》分為6章,分別為水產養殖概述、基礎水生生物學、養殖水環境、養殖遺傳學與育種、營養與飼料及疾病防治、水產養殖健康管理。其中不僅包含豐富的理論知識,還融入了各種實踐性內容,如生物學實驗、化學實驗、微型計算機應用等。
通過閱讀《水產養殖專業英語》可以了解該書具有以下特征:
(1)講究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總體來看,該書的章節設置、知識分類等具有由淺入深、循序漸進的特征,幫助讀者逐步掌握相關知識,為達到更高水平奠定堅實的基礎。第一章為水產養殖概述,主要講述與“水產養殖”相關的各類知識,讓讀者對本書內容有一定了解;第二章為基礎水生物學,先是對這一概念作基本介紹,而后對水的溫度、鹽分含量、酸堿性、溶解氧等知識進行具體講解,并引出第三章內容;第三章為基礎水生生物學,主要從養殖角度講解了魚類的生物特征、生殖特點及不同水質下對魚類產值的影響;接下來的幾章均是從具體層面進行闡述,內容更加專業與詳實。
(2)知識全面系統、環環相扣。該書的知識內容具有全面系統、環環相扣的特征,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該書引入了與“水產養殖”相關的各類知識,并且相互之間具有緊密關聯,可以幫助讀者構造完整的知識體系;另一方面是在英語語言運用方面引入了大量專業詞匯及表述方式,這可以幫助讀者提升英語表達的專業水平,并能更好地理解與此相關的外文文獻。本書雖然是以講解“水產養殖”為主,但其詞匯內容也會與其他領域產生交集,如飼料專業中也會涉及到營養問題、疾病防治等,可以在該書的協助下讓學生獲得更豐富的知識,尤其是可以了解當今世界最先進的飼料專業知識,為提升飼料專業水平奠定基礎。
(3)內容豐富多樣、講求創新。該書具有豐富的內容,從“傳道授業”角度分析,包括專業的“水產養殖”知識及專業的英語表達方式。首先,《水產養殖專業英語》在做內容規劃時參考了大量相關書籍與專著,并通過合理整合將知識內容“娓娓道來”,更值得注意的是,知識內容沒有一味照搬,而是在結合當前實際基礎上進行了創新,如加入多種實例就可以證明;英語語言知識的應用也一改只重視詞匯與句型的弊端,通過實例對英語知識的應用進行了講解。講求創新是專業英語教學不斷提升教學水平的重要推力,而這本書從內容和形式上均做出了“表率”,應得到足夠重視。
1.1 教學目標定位籠統化 在我國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教學目標定位籠統化問題,如在設定教學目標時往往采用“培養應用型符合人才”“培養綜合性英語應用人才”等較為泛化的表述方式。這一方面與飼料專業缺乏國際性延展有關,不能對飼料專業英語人才的發展前景做出科學定位;另一方面是飼料專業英語教學內容劃分不明確,難以基于市場需求及專業發展趨勢篩選出更具指導性的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定位籠統化,對教師及學生造成負面影響,如教師在教學中抓不住重點,而學生也會因為精力分散而影響學習效果,從而讓飼料專業英語教學的開展呈現“低效化”特征。
1.2 教材內容選擇單一化 教材內容是教學內容的主體,直接關系到飼料專業英語教學的開展效果。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1)飼料專業英語教材多使用國外版本,雖然其中包含了豐富的知識內容,但由于認知差異造成國內學生在應用與理解這些教材時存在較大難度,并且由于知識分類角度不同,對飼料專業知識體系構建形成了阻礙;(2)教材內容具有很大的局限性,無論是專業知識還是英語語言知識均偏向理論化,缺少實踐層面的指導與探析,這必然會阻礙國際性飼料專業英語人才的培養進程。另外,教材內容的單一也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習效率造成影響。
1.3 缺少專業的英語教師 一般英語與專業英語是有區別的,一般英語主要是指在交流過程中使用英語的語言知識,而專業英語指的是某一專業領域使用的專業性英語語言知識。在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很多英語教師的專業程度不足,很難對學生進行有效指導。從《水產養殖專業英語》一書中可以看出,與“水產養殖”相關的英語語言知識不僅豐富且深奧,尤其是專業程度更深的知識,如果沒有足夠的轉譯能力,十分容易出現錯譯現象。需要構建飼料專業英語教師培養體系,并且要適當增高招聘英語教師的門檻,如可以將“是否具有海外留學背景”“是否發表過相關的英文SCI論文”等作為考核項目。
1.4 教學方法不夠豐富 在傳統教學中,教師通常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即“教師講什么學生聽什么”。這樣的教學方法具有很多弊端,會嚴重打壓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讓學生始終處于被動學習的局面。雖然“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但在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采用傳統教學方法的現象仍舊普遍存在,如一些英語教師讓學生“死記硬背”專業英語詞匯,這樣不僅難以提升學生的英語專業能力,還會弱化學生的學習興趣,對教學效果造成負面影響。教學方法不夠豐富與教師專業不足有很大關聯,很多英語教師雖然了解傳統教學法的弊端,但卻難以構建出其他教學方法。
1.5 教學評價不夠合理 教學評價的目標是了解當前教學情況,并以此為基礎制定出相應革新措施進行優化。從目前情況看,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存在教學評價不合理的情況。首先,過程性評價落實不到位。雖然這一評價方式得到重視,但實際教學中缺乏相應的實施體系,不僅處理起來費時費力,而且評價結果也會有失公允;其次,實踐評價缺失。在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評價重點往往放在理論成績上,對實踐能力缺少評價;最后,自我評價缺失。自我評價也應融入到教學評價中,通過自我評價能讓教師和學生進行自我反思,有利于后續教學和學習。在實際教學中,自我評價通常處于附屬地位,沒有嚴格的研判和考核過程,造成這一評價方式難以發揮作用。
(1)明確教學目標,針對性灌輸專業知識。在《水產養殖專業英語》一書中,知識內容條理分明,可以幫助學生在層層深入學習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對英語語言知識逐步掌握。這樣的啟示下,飼料專業英語教學應制定明確的教學目標,并以此為基礎,針對性的灌輸專業知識。飼料專業涉及到多個領域,如水產養殖、家畜養殖、家禽養殖、特種養殖等,因而會包含多種多樣的專業知識。具體到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要以培養集技術開發、科學研究、經營管理為一體的復合型人才為目標,這一方面要灌輸相關的專業知識,另一方面還要與英語語言知識充分結合起來。另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是實現這一目標的關鍵因素,因而也需要將這一內容歸入到教學目標中。
(2)拓展教材內容選擇途徑,推動我國飼料專業與國際接軌。在新媒體時代,教材內容的選擇途徑得到了拓展,如可以從網絡渠道獲得更多與飼料專業英語教學相關的教材,更值得注意的是,信息交流的便捷有利于教材內容的深入理解,不僅能讓學生掌握豐富的知識,還能推動我國飼料專業與國際接軌。《水產養殖專業英語》中包含了一部分與飼料有關的知識,其他章節雖然關聯性較弱,但也能對學生理解飼料專業知識提供一定幫助。因此要擴大教材內容的選擇范圍,同時也要從整體上進行規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避免“短板”,為培養優秀的飼料專業英語人才提供支撐。
(3)加強教師培訓與管理,提升英語教師專業水平。《水產養殖專業英語》可以作為英語教材,也可以作為英語教師的培訓內容,在提升英語教師專業水平的同時領悟其中的教學思維與教學理念。飼料專業英語教師的管理工作要更加嚴格,除了完成本職教學工作外,還要參與到本專業相關研究項目中,目的是及時了解飼料專業的發展趨勢及前沿知識,在教學中對學生進行良好引導。英語語言知識水平與專業知識水平要同步發展,高校應建立教師培訓體系,讓教師及時得到培養和提高。
(4)引入多種教學方法,貫徹“以學生為中心”理念。飼料專業英語教學中要嘗試采用新的教學方法,如自主性教學法、合作式教學法、研究性教學法、參觀教學法、建構性教學法等。這些教學法最大的特點是注重激發學生的主動性,而考慮到飼料專業的性質,只有融入更多實踐類知識才能達到良好的培養效果,其中《水產養殖專業英語》可以成為參考對象。
(5)構建合理評價體系,切實發揮教學評價作用。評價體系的構建需要從落實過程性評價、引入實踐評價及強化自我評價等方面來實行,其中《水產養殖專業英語》可以為實踐評價的構建提供支撐。要想切實發揮教學評價作用,關鍵在于細化每個評價環節,如評價目標設定、評價指標篩選、評價標準制定等都需要遵循實事求是、嚴謹公平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