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好香 張蕾 徐文強
中共臨朐縣委黨校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健全黨組織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推行網格化管理和服務。”今年來,臨朐縣著眼夯實基層治理基礎,整合綜治、環保、安全各類網格,探索推行黨建網格管理體系,推動黨建工作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五井鎮按照縣委部署實施黨建網格化管理,構建起以基層黨組織為核心,各級網格為主體,多方參與的組織和工作體系。將原有意識形態、綜治維穩、脫貧攻堅、疫情防控、人居環境整治、應急管理等工作嵌入黨建網格,實現一網兜盡民生事,基層治理效能大為提升。
(一)科學劃分網格,重塑農村基層治理基本單元,實現管理服務模式轉變。每個行政村以100戶左右劃分為一個基礎網格,3-5個基礎網格為一個網格片,若干網格片構成村級網格。根據黨員人數,采取“一個基礎網格一個黨小組”“一個網格片一支部”等形式建立黨組織。該鎮除原有行政村黨總支外,50名黨員以上的行政村全部升格為黨總支。非合村而來的行政村劃分為若干網格片,合村而來的行政村以每個自然村為一個網格片,每個網格片建立黨支部。由此,構建起“鎮黨委-社區黨委-村黨總支-網格片黨支部-基礎網格黨小組”五級黨建網格。分別由鎮黨委書記、社區黨委書記、村黨總支書記、網格片黨支部書記任一、二、三、四級網格長,基礎網格黨小組組長任網格員。同時,每個基礎網格內,對黨員實施分類管理,每名有能力的黨員聯系10戶左右群眾,形成一張橫到邊、縱到底的全鎮黨建網格化組織和工作體系。全鎮建立123個基礎網格,53個網格片,網格內黨員1260名,包聯群眾5.2萬名。
該鎮實行黨建網格化管理后,農村基層服務隊伍由村“兩委”干部擴大為“黨總支—黨支部—黨小組—聯戶黨員”四級服務隊伍。該鎮建立“網格化”管理服務工作臺賬和工作制度,制作“網格化”管理服務示意圖,在每戶門口懸掛網格信息銘牌,讓群眾對所處網格、網格員、聯戶黨員信息一目了然,讓群眾知道辦事找誰。農村黨建網格化管理服務模式暢通了基層治理“微循環”,做到人在網格走、事在網格辦、情在網格暖,確保群眾能夠找得著組織、看得見干部、享受到服務。
(二)落實網格賦能,明確鎮村網格職責任務,充分保障基層治理效能。該鎮實施網格賦能工程,把黨的建設、綜治維穩、意識形態、疫情防控、脫貧攻堅、人居環境等基礎性工作全部嵌入網格。該鎮加強網格化管理制度建設,明確鎮村五級網格職責任務,實現各項工作“一網統籌、一網通辦”。基礎網格是網格化管理的基本單位,該鎮加強基礎網格員隊伍建設。實行網格員非專職聘任工作制,由村黨總支每月對網格員工作進行考核后發放誤工補貼。在工作上,細化網格員職責任務,要求網格員做到“兩知兩會兩能”,即知網格家底、知重點人群,會走訪調查、會宣傳發動,能處理群眾訴求、能調節化解矛盾,完成上級安排的各項工作任務,做好本網格內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加強載體建設,把黨員作用聚焦到網格上,增強網格治理活力。該鎮引導全鎮黨員主動亮明身份,主動聯系服務群眾,開展黨員聯戶大走訪活動。突出聯戶黨員的政治功能,要求聯戶黨員當好“五大員”,即當好黨組織的宣傳員、村情民意調查員、矛盾調解員、愛心幫扶員、環境監督員,把黨和政府的政策和鎮村工作宣傳到位,把群眾的意見建議收集反饋到位,把排查出的不穩定因素及矛盾糾紛化解到位,把群眾的困難幫助解決到位,把環境臟亂差等現象督整改到位。該鎮以基礎網格黨小組為單位開展“網格+黨員義工”常態化服務。全鎮建立125支黨員義工服務隊,每月15日定為黨員義工“服務日”,設立“環境美化崗”“民事代辦崗”等八類志愿服務崗位,黨員義工主動上門對群眾提供衛生清理,民事代辦等點對點服務。該鎮還依托網格對所有貧困戶實行動態服務。網格員、聯戶黨員每周至少兩次到網格內貧困戶家中,解決實際困難,不斷鞏固提升脫貧成效。
(四)依托數字平臺,暢通網格管理信息渠道,提升網格治理效能。網格管理上,通過“臨朐e網格”APP,能夠調度到每個網格長(員)和黨員。網格員在網格內發現需要向上級網格提報的問題或者收到群眾訴求之后提交到APP,APP后臺管理員按照責任分工確定承辦人,并向其推送應辦事項。在問題未辦結之前,以微信短信通知等方式進行提醒,密切跟蹤事項辦理情況。網格黨員日常管理上,各網格片黨支部微信群發揮了平臺作用。通過微信群及時向黨員推送學習資料,對在外流動黨員可以隨時掌握工作和思想動態,密切黨組織與黨員之間的溝通聯系。該鎮還建立了鎮級融媒體平臺,精心打造“八岐山之聲”鎮級廣播,連接各村各網格實時同步廣播,說老百姓身邊事、傳遞正能量,同時運用微信、抖音等形式在鎮村網格發聲,使輿論宣傳工作在農村地區真正做到了全覆蓋、無死角。
(四)完善評價機制,全面考評網格管理服務,引導基層治理不斷深入。該鎮用農村黨員“五比五驗”點驗制度、開展星級評定活動等評價網格管理服務質效。通過“黨員互評、群眾參評、組織考評”的方式,就網格黨小組人員組織發動、工作完成情況、新風正氣、和諧穩定等對網格員進行點驗,就黨費繳納、參加組織生活、走訪慰問群眾、開展志愿活動、黨組織交辦重點任務、臨時性工作等方面對黨員進行點驗。其中,網格員點驗結果作為網格員考核、續聘的主要依據,對表現較好的網格員在下一聘期優先使用,工作特別突出的列入網格黨支部書記后備人選。該鎮還組織開展“星級網格”“網格員之星”評選活動,激發網格和網格員作用發揮。
(一)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需要合理調整農村基本治理單元。近些年來,隨著農村合村并居、拆遷,農村基本治理單位由自然村轉變為行政村,規模明顯擴大。實行網格化管理,優點是在不改變現有鎮村建制的條件下,以劃分網格的形式重組基本治理單元,明顯減小基本治理單元規模。黨支部建在網格上、黨小組建在基礎網格上,突出了黨組織在基層社會治理中的核心地位,增強了農村基層管理服務力量,強化了基層黨組織和群眾的緊密聯系,實現了對群眾訴求的“有呼必應”。
(二)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需要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作用。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搭建起了新型基層治理的組織和工作架構,讓網格成為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責任田”,服務對象更加具體,職責任務更加清晰。搭建好網格化組織網和工作網之后,要充分發揮其作用,使之成為基層治理的“服務網”“發展網”,關鍵在于提升基層黨組織的凝聚力和戰斗力,發揮農村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三)推行黨建網格化管理,需要充分運用各種信息化平臺和手段。各級網格張開之后,獲取信息的能力顯著提升,同時需要處理的信息也急劇增加,這就要求強化信息化平臺和手段的運用,以加快信息響應速度、暢通信息上傳下達,提升基層治理效能。
(一)從鞏固農村基本治理單元的需要考慮,加強網格員隊伍建設。從該鎮黨建網格化管理實踐看,基礎網格員年齡普遍偏大,50歲以下的網格員占比較小,出現網格員隊伍后繼乏人的問題。要著眼網格員后備梯隊隊伍建設,加大農村年輕黨員發展力度,為網格員隊伍提供鄉足夠的土人才儲備。此外,還可以采取考選招錄網格員等多種方式,吸引人才回流農村、扎根農村。
(二)從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的作用考慮,加強載體建設。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是農村基層治理的主體,要著眼發揮基層黨組織網格治理的核心作用和黨員模范示范作用,豐富基層治理載體建設。要突出抓好網格黨支部建設,落實組織生活、黨員管理、服務群眾、鄉村治理等各方面的工作任務。要突出抓好載體建設,讓黨員有發揮模范帶頭作用的平臺,煥發農村黨員活力。
(三)從提升農村網格管理效能的角度考慮,加強信息化建設。黨建網格化工作網和組織網要有效發揮作用,需要構建網格“信息網”。構建“信息網”要綜合運用各類信息化平臺和手段。要建立專業的網格化管理信息系統,如手機APP,整合各類黨務政務信息平臺資源,構建網格信息化管理的主框架和主渠道,實現區域網格信息采集、研判、決策和執行一體化工作格局。要運用各類社交通訊平臺,如微信群、微信公眾號、抖音等,構建基層黨組織、黨員和群眾日常化信息溝通交流渠道,形成網格信息地域、人群的全覆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