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露琪 安徽省宣城市審計局
引言:在審計工作中做好“四個全面”的發展戰略是我國黨中央結合我國發展國情、時代發展趨勢、政策與形式的變化而提出的審計重點建設工作。在“四個全面”戰略目標的引導下,我國政府審計不僅能夠完善自身的審計監督體制,更好地發揮自身的監督職能,更能夠在新政策中加強審計工作的建設,從而推動政府審計工作體制穩步發展,更好地服務社會、服務人民。
什么叫做“四個全面”?“四個全面”在審計工作的發展中有什么意義呢?簡單來說,“四個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是我國新時代中社會、改革、法治、黨風四個方面的戰略布局,每個方面都有其獨特、創新、實事求是的系統思想。政府審計是黨和國家監督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具有預防、揭示和抵御的“免疫系統”功能,“四個全面”戰略思想能夠全面完善審計工作的發展體制,并使政府審計工作能有一個更全面的職責和更高的定位,是審計工作穩步運行和發展的一個重要保證。
在我國實現復興夢的建設進程中,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其中的一個重要發展階段,因此,在新時代下,為了能夠有效推進我國小康社會的建成,政府審計必須全面發揮監督和檢查作用,實現我國各方面的可持續發展。首先,審計機關應加強我國經濟安全監督工作,實事求是地找出我國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具體問題和發展矛盾,促進我國經濟方面抗風險能力的提升,并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風險的預備方案,保證我國經濟穩步、安全地發展。其次,審計機關應積極推進審計全覆蓋,突出審計重點,推動打贏、打好“三大攻堅戰”。要加強扶貧項目、污染防治項目、政府投資項目和領導干部經濟責任項目的審計;要加大對重大違法違規和腐敗問題的查處力度,充分發揮審計免疫系統功能;要加強績效審計,提高審計建議能力,推動審計整改,擴大審計成效。堅持和完善審計結果公告制度,完善公告形式,積極穩妥地推進審計信息公開。
改革是我國全方位發展的重點,改革工作具有全面性、廣泛性、系統性的特點,在全面深化改革工作的推進下,審計機關應注意理順部門、政府等各方面的關系,在實際的數據和工作分析中,明確改革的目標、改革的重點和改革的體制,全面把握新時代中審計工作的發展趨勢,跟上我國改革的發展步伐。要基本形成與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相適應的審計監督機制,全面完善政府審計工作機制和管理制度,從而全面推進我國審計工作的改革發展。總的來說,新時代下,審計機關應從制度改革方面出發,強化上級審計機關對下級審計機關的領導,推進審計職業化建設,同時結合實際深化審計改革,與各類改革互相促進、共同發展。
法治是我國管理和發展的重點,更是在我國社會主義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保障。因此,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前提下,審計機關也應結合我國的法律政策,堅持應審盡審、凡審必嚴、嚴肅問責,明確審計工作的職責和權力,在法律的約束中做好審計的權力監督服務。具體而言,在審計工作法律建設的進程中,以審計法及其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為基礎,做到審計職責權限法定、審計程序法定、審計方式法定、審計標準法定、審計保障法定。從而在全面依法治國的基礎上,實現審計工作中的法律體系建設,讓我國的審計工作能夠更加規范化、合理化、合法化,以法治為中心為審計工作的建設和發展提供一個基本保障。
從嚴治黨是我國黨中央自建立以來一直堅持的原則和核心,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的推進下,審計機關應全面跟進我國的“四個全面”黨風建設政策,在審計工作中有效落實反腐廉政的黨風建設,同時根據實際,建立相應的黨風監督機制和反腐機制,保證每一份審計工作的廉明性和規范性。總的來說,在全面從嚴治黨工作體制的推進下,審計機關必須加強審計監督力度,堅決抵制腐敗現象和貪污現象,全面肅清審計工作,制定相應的工作紀律,并增強審計工作中違法違紀問題的處置力度,讓每一位審計機關人員都能夠做好心中有法,心中有黨風,在審計工作中形成良好的反腐、廉政風氣,全方位整風肅紀,從而使審計工作的處理更加到位,審計體制更加規范、清晰,打造審計嚴軍。
綜上所述,政府審計在我國現代化的建設和發展中占據首要地位,基于此,審計工作必須深度結合“四個全面”的發展戰略,提升審計監督定位、拓展審計覆蓋面、跟進審計工作建設新使命,在國家政策與改革的大力推進下,通過各類新政策、新機遇實現審計工作的新突破,從而在服務社會、服務改革、服務法治、服務反腐風氣的工作中,給審計工作營造新的活力,達到新時代中審計發展的戰略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