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菊紅 上海愉輝紡織品有限公司
電子商務企業是在互聯網信息技術在經濟社會發展各個領域蓬勃發展及合理應用所產生的現代新型企業。在信息時代,經濟形勢多變、技術快速更迭及消費需求不斷升級的情況下,電子商務企業的升級發展過程也會伴隨著諸多的問題存在,因此建立大多數現代企業都采用的內部控制體系實現企業的良好管理成為電子商務企業面臨的重要問題。
電子商務企業的快速發展離不開技術及消費觀念的快速更迭,電子商務成為新的具有鮮明時代特征的商業模式,為當前新時代經濟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電子商務企業較以往傳統意義上的商務企業來看,其具有幾方面的基本特征:首先,電子商務企業在進行正常的生產經營過程中,時間與地點這兩大對于以往商務活動約束力最強的兩個條件限制被打破,大大提升了其經營活動的靈活性及可調整性;其次,電子商務企業對市場中的客戶需求能夠進行更高效的管理,當前新的產品被越來越快速的創造出來,市場中消費者可以選擇的商品與服務也越來越多,傳統意義上的客戶需求管理早已不能適應需求變化的快節奏,因為在需求管理過程中存在著海量的數據及變幻莫測的環境變化,只有借助擁有先進電子信息技術工具的電子商務公司才能完成該工作。再次,電子商務企業擁有強大的整合信息能力,電子商務企業在進行內部管理時,可以利用先進的信息整合技術對企業內部各個部門的管理實施綜合高效管理。最后,高效率是電子商務企業最顯著的特征,時間就是金錢的特點體現的淋漓盡致,更快速的工作節奏、更成熟的成本把控及更低的交易費用等等都能體現高效率的特征。
(一)在整體層面內控難度進一步加大。當前,內控在電子商務企業中的地位更為重要。在電子商務企業經營管理活動中,計算機廣泛使用于企業內部的各項業務中,由其直接對業務數據進行處理后生成相關數據。這樣雖然變得更加快捷和方便,但也使得原本只需要以人為對象的內部控制變成了對整個系統和人的共同控制,加大了內部控制的難度和工作量。
(二)企業以盈利性為最終導向,內部控制體系建設浮于表面。近些年來,電子商業企業在乘著整體經濟發展的快車的背景下呈現出迅猛發展的勢頭,一批較為優質的企業在經濟效益方面取得了較好的成績。然而,在此過程中,很大一部分企業沒有吸取一些失敗企業的經驗教訓,對于在企業內部構建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的重要性還是沒有充分理解與重視。即使在一些已經初步開始構建內部控制體系的企業內,大多數仍然以企業盈利性為生產經營與管理活動的最終導向,這導致企業在構建內部控制體系時投入的人力物力都不夠,其構建出來的體系在系統性、科學性及合理性等方面也十分欠缺。這種浮于表面的工作態度與內容,極易造成電子商務企業不能科學的設置財務管理與內部控制部門與崗位,或者即使設立后沒有指定合理有效的規章制度與操作規范,造成企業內部財務管理制度沒有發揮其設立之初預想的重要作用。
(三)電子商務企業內容缺乏高素質的管理人才。無論多么先進的商業模式,如果沒有具備高素質的專業人才作為支撐,企業的發展也會遇到巨大的潛在發展瓶頸。電子商務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與傳統企業的內部控制體系存在著諸多方面的不同,因此構建該體系客觀上要求電子商業企業必須擁有高素質的管理人才。一方面,在電器商務企業工作的員工要對電子商務這種新的商業模式充分了解與領悟;另一方面,要對企業管理的相關理論與實踐、企業財務管理等業務熟練掌握。
(一)進一步優化內部控制體系的內部環境。電子商務企業要想構建科學合理、有效完善的內部控制體系,一個適宜的建設環境是必不可少的。首先,電子商務企業要明確設立一個內部控制體系建設的具體目標,并針對該目標制定相應的建設方案,而建設方案的有效落實則需要適合的企業內部環境。在內部環境優化過程中,企業文化是一個重要的影響因素,良好的企業內部文化能夠增強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與歸屬感,使得內部控制體系能夠更好的發揮重要作用。
(二)要充分做好風險預防與管理工作。電子商務企業由于其先進的商業模式等特征,要改變以往傳統企業對待風險管理工作的理念與方式。電子商務企業在業務開展、融資投資、具體建設項目管理、財務管理與監督等方面都面臨著各種風險,且風險的復雜性都遠超以往傳統意義上的經營風險。電子商務企業在通過內部控制體系進行風險管控時,要充分發揮電子商務企業的信息技術優勢,重視風險防范活動對于企業長期發展的重要意識。
(三)進一步注重員工管理素質的培養。在電子商務企業內部,應該專門設立內部控制管理體系規章制度的制定與執行部門,加強對從公司管理層至一線工作人員的宣傳教育及業務培訓的工作力度。公司應在工作人員的招聘環節入手,在崗前培訓階段就使得公司工作人員對本公司的內部控制管理工作有一個全面而清晰的認識,使得前來應聘的員工在正式步入工作環境時已經對公司的內部控制管理體系所包含的規章制度十分了解。更重要的是,通過專業技能培訓等活動,提升電子商務企業員工識別風險、處理已經發生的各種問題的能力。
綜上所述,在電子商務企業的綜合發展過程中,要考慮自身發展特征,不斷對內部環境優化,為內部控制體系的完善創造最大限度上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