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慶偉 中化商務有限公司
引言:近年來,我國經濟體制改革不斷深化,國內企業增加了對產品升級和技術改造的需求,但目前高端裝備市場在某種程度上仍然依賴于成套設備的進口,采購程序的完善程度也會對設備產生的效益產生影響。采購方需要依法參與招標,其資金受到監管,要求各方人員必須以國際招標的形式選擇設備供應商,通過簽訂國際貿易合同完成設備的引進。
成套設備是指生產所用的工業聯合裝置,具有獨立和特定的使用功能,一套成套設備包含專利技術、設計工藝等,由核心設備、系統機電設備、水電氣管線、輔助材料、通信系統、數字控制中心等。成套設備具有工藝復雜、配套性強、成套試車驗收等特點,不同于貨架上的單臺機電設備。對于成套設備的進口方式,對于小型單機設備來說,進口上會向供貨商發出詢盤,經過價格對比和討價還價后簽訂進口合同,或者采用最低評標價法完成國際招標程序。對于大中型成套設備來說,由于設備技術含量高且方案復雜,其交易方式比較繁瑣,成套設備在交易時通常經過前期招投標過程,選出綜合評價最高的標的物簽訂供求買賣合同。在采購國際大中型的整套設施時,一般是利用國際上的招標和貿易相結合簽訂下合同,這就是成套設備合同。國際招標前期準備工作多,招標文件商務部分固定,技術部分要求為設計院提供的系統職能、技術職能以及項目實際操作環節要求,要求投標人提供詳細方案,固定公告發布和開標時間,招標人只能通過參與的國內外供貨商選擇中標人[1]。
由于大中型成套設備招標進口規則多、環節多,要求人們重視國際貿易的前期準備工作,提前規避貿易環節中的風險點,將國際貿易環節前置。整體的時間環節安排上協調統一,從局部的工作程序處理上預知風險,并且盡量規避風險問題。設定招標方案時,應確認成套設備進口合同將要應用的貿易術語,編寫招標文件時選擇與項目相適應的格式,審核文件時應明確合同需求,評審時應考慮與合同之間的契合度。國際招標環節需要以招標文件為參考依據,中標人簽訂成套設備進口合同后,執行合同的過程中主要依據變為進口合同。合同中包含中標通知書,但招標時的文件只能要約邀請的作用,并對供應方產生約束力。
招標文件指的是邀請,投標文件指的是邀約,這一過程中招標人應從自身角度出發列舉出關于技術、服務等要求。在編寫招標文件時應注意以下問題:我國的招標文件應該運用術語,采用中文和英文兩種語言協調統一編寫,應提供完整、具體的商務要求、供貨清單、技術指標、安裝、材料、質量要求等。合理設置星號條款,對進口設備商務、技術有重大影響的指標應加注星號,不滿足則否決投標。在要約邀請中除了拋出進口合同要求、技術目標之外,也要對后續進行的投標人比選做好準備。招標人應選擇綜合評價法了解價格對其影響程度,根據CIF展開計算,從而確定交貨期和付款方式,根據提前支付的利息和風險獲取評價值[2]。
通過國際招標環節后,招標人會向中標人發出中標通知書,成套設備國際招標后,其進口合同應按照招標與投標文件內容訂立。招標人與中標人應對進口合同中的非實質性內容進一步細化,經過一系列談判為成套設備進口合同的執行奠定基礎。例如,采用國際招標方式約定FOB貿易術語,簽訂成套設備進口合同,一批貨物從加拿大發運,即加拿大主要港口為貨物發運港口,出口方想要選擇蒙特利爾港口,但因貨物尺寸原因應使用45HQ集裝箱,蒙特利爾港口難以達到其運輸需求。經過協商后,出口方決定從加拿大溫哥華發運,由此可見在進口合同中應清晰的約定貿易術語“FOB 溫哥華”,不能留下“主要港口”這類開口選項造成后期進口合同執行過程中的矛盾。同時,也要針對FOB貿易術語的發貨港配套使用遠洋或者近洋運輸條款,談判時要求2/3交單或電放。
大中型成套設備招標進口項目最后的工作是進口合同執行,這也是前期方案設定、國際招標、合同談判等工作成果的體現。要求合同執行者樹立項目管理思路,做好合同預付款、審單付款、租船收貨、免稅、清關、繳稅等工作。如果發現影響清關的單據,應及時拒付處理,這一行為將會影響清關提貨的具體時間,甚至產生滯報金等費用。從項目管理角度來看,成套設備的交付進度雖然被耽擱,但為了避免后期審單的問題,進口方應慎重考慮開證申請與信用證開立的問題。查閱合同內的規定內容,如果出口方違約,進口方應及時與出口方溝通,先將貨物取出發運,滿足項目進度需求,辦理備案之后由出口方承擔風險。把握住對招標進口方最關鍵的錢、貨兩個方面,除了以項目整體思路執行進口合同、妥善處理突發情況之外,國際招標合同條款的風險防范、進口合同談判的細化規定也十分重要。
總結:總而言之,本文探究了國際貿易與招標之間的關系,以成套設備為研究對象,針對招標與進口確立風險防控機制,總結了成套設備國際招標進口的相關策略。明確成套設備國際招標與進口之間的關聯,通過做好國際貿易準備工作、協調要約邀請與要約關系、爭取進口合同可談的空間、以項目管理的思路完成進口合同,從而規范成套設備的進口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