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娜 中鐵二十三局集團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對于現代企業而言,在推行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同時,也要注重員工合法權益的維護。伴隨著社會持續發展,我國的五險二金制度不斷健全和完善,成分發揮五險二金效應可以大大提升員工工作積極性,構建和諧的內部環境,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但是,市場上還有很多企業在五險二金制度執行中存在不足,需要結合五險二金繳納管理相關要求深化要求,真正的發揮五險二金制度的作用,維護企業經營活動穩定展開,謀求可持續發展。
養老保險是五險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是指年齡偏大勞動者,在喪失勞動能力后企業為員工正常生活提供基礎保障。為企業工作多變的員工年老退出崗位后,無論是國家還是社會都應該給予相應物質補償,避免對后續生活帶來不良影響。結合社會保險制度相關要求,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有兩種,一種是依據個體員工上年度每月平均共8%的比例進行繳納,這一比例是通過對多種企業實際發展情況調查和計算基礎上確定的,符合個體正常生活需求。養老保險繳納比例對于企業而言,則是依據上年度月平均工資16%,二者之間的養老保險繳納比例有著明顯差異,具體情況是依據企業自身發展情況確定[1]。從中可以料及到,養老保險繳納有助于員工日常生活穩定,提升企業內部凝聚力,需要企業結合具體情況持續優化和完善養老保險繳納管理制度。在養老保險繳費技術方面,國家規定繳費基數最高不超過省社平均工資30%,這一規定體現了養老保險制度對員工實際價值,繳納管理是否合理,關乎到員工工作積極性和企業未來發展。
醫療保險針對員工患病期間,需要入院治療報銷的費用,便于提供優質醫療服務給員工,減輕員工的生活負擔。符合國家法規要求的患者,可以享受社會保險政策,適當的減免治療費用,維護員工身心健康。結合醫療保險相關規定,在繳納員工保險時,依據醫保政策,個體繳納比例為個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資2%,而企業的繳納比例則為員工上年度月平均工資的7.5%。從中可以了解到,員工只有在獲得醫療服務保障下,才可以在崗位上安心工作,獲得歸屬感[2]。
有別于其他社會保險,員工工傷保險更為關鍵,是保障員工生命安全的重要保障。依據國家政策,用人單位在為員工足額繳納工傷保險費用后,不需要個人再次繳納費用。對于員工的工傷保險費用,計算方式是員工所有工資乘以繳費費率確定[3]。工傷保險費繳納,首要前提是保證員工處于正常工作狀態,某些突發事故帶來機體損傷;正常工作時間內,履行自身崗位職責時受到意外的侵害;在工作區域內,工作前期準備和完成階段機體受到侵害;出于工作需要外出出差,機體受到侵害;上班時間,受到他人責任的突發事故傷害等,可以依法享受工傷保險費政策。
生育保險、失業保險屬于兩險范疇,其中生育保險強調女性員工由于自身生育需要,不得不暫停一段時間的工作,為生育期女性日常生活提供基礎保障,提供經濟補助和醫療補助。參保員工可以異地生育,摒棄戶籍因素限制,依據當地政策參保即可[5]。
失業保險,個人失業保險繳納比例為個體工資的0.4%,企業繳納比例為個體工資總額0.6%。失業保險有著明確的領取條件,企業員工失業前至少繳納一年以上的失業保險,企業、個人繳費正常;員工有繼續求職愿望,并且完成失業登記流程;勞動合同終止,并非是員工個人意愿。
住房公積金是員工正常生活的基礎保障,尤其是在當前住房法制化背景下,呈現強制性、互助性與保障性特點。企業需要依法在規定時間內為員工繳納住房公積金,與員工共同履行各自應盡義務。繳納住房公積金,個人繳納比例是依據上年度月平均工資6%到12%之間進行選擇,企業則是對應相同的個人繳納比例1:1進行繳納[4]。
企業年金的繳納管理,企業同在職員工協商一致后,編制的補充性養老金計劃,而年金繳納的首要前提是員工已經繳納了養老保險。具體條件為:企業與員工簽訂勞動合同在一年以上;員工以法律行養老保險各項義務;雙方自愿簽訂企業年金相關協議。但是,也有部分員工無法享受企業年金福利,包括尚未入職的員工;試用期間的員工;僅有人事關系在企業保留的員工;員工已經達到退休年齡,此類人員無法享受企業年金福利。
綜上所述,現代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穩定展開,以及未來持續發展,與五險二金繳納管理工作息息相關。企業需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持續優化完善五險二金制度內容,針對其中存在問題深層次剖析,依法繳納五險二金,確保五險二金繳納制度應有效應發揮,維護員工合法權益,推動企業健康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