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華電瀘定水電有限公司 四川 瀘定 626100
水電站投產一段時間后,隨著設備使用年限增加,逐漸出現使用疲勞,設備暴露的各種缺陷、隱患逐漸增多,為保證水電站安全、穩定、可靠、經濟運行,對缺陷的有效管理就顯得尤為重要,下文主要對水電站缺陷管理當前存在的問題及對策作重點介紹。
對水電站缺陷進行有效管理,可以督促運行人員加強對缺陷的發現力度,強化運行人員巡視責任心和巡視質量;通過對缺陷的分類統計得知目前未消除缺陷總數量,可以督促維護人員的消缺力度,進而實現缺陷的閉環管理,為設備的安全、可靠、經濟運行保駕護航。
(1)機械設備:指水輪機及其調速器、全廠油、水、氣系統設備及其管路、金屬結構及其啟閉設備等。
(2)電氣一次設備:指發電機、變壓器、各種電壓等級的高壓配電裝置、廠用電系統設備、照明系統設備以及柴油發電機組、電動機等。
(3)電氣二次設備:指保護裝置、自動化系統設備、在線監測設備、監控系統設備、通信系統設備、安控裝置、信息管理系統和工業電視安全監視系統、消防監控系統及其直流供電電源設備等。
(4)水工及生產建筑物:水工建筑物指擋水建筑物、取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建筑物和專門水工建筑物調壓室等。生產建筑物指主副廠房、GIS樓、控制樓等。
(1)A類缺陷(危急缺陷):直接危及安全發供電,對人身和設備的安全構成嚴重威脅,隨時都有發生“一類障礙”或“事故”的可能,必須立即進行處理的缺陷。
(2)B類缺陷(嚴重缺陷):設備暫時可以“帶病”運行,但影響設備出力或對設備和人身安全有一定的威脅,或者是當前可以臨時采取防范措施,在24小時以內處理的缺陷。
(3)C類缺陷(一般缺陷):對設備和人身安全威脅不大,具備消缺條件的,必須在72小時以內處理的缺陷。
3.1 發現不及時 水電站一般通過巡檢儀按照設備巡檢路線進行設備巡視,以掃描完設備二維碼判定設備已巡視完畢,對設備的運行、備用狀況等的監視檢查耗時較少,走馬觀花的巡視并不能真正掌握設備的狀態。
3.2 記錄不及時 巡回人員在發現設備缺陷時,就立即通知維護人員處理,對于一些小缺陷,常出現維護人員因煩于辦理工作票,直接私下消缺后通知運行人員,出現作業性違章,結果缺陷在設備臺賬上不能得到正確反映,同時消缺時可能因安全措施布置不完善,出現故障擴大的現象,給安全生產帶來一定的隱患。
3.3 對遺留缺陷視而不理 維護人員對于一些較易消除的缺陷積極性較高,但對于一些因設備備件、技術力量等消缺條件不具備而轉可控和一些需要花很多時間才能找出故障點的缺陷常采取拖延的方式冷處理,以致可控缺陷和遺留缺陷不斷增多。
3.4 同類缺陷重復發生 對于一些閥門盤根滲水、保險松動、端子松動等“三漏”和松動缺陷,在維護消缺幾天后,類似缺陷再次發生。
4.1 加強設備巡視質量 設備巡視質量不應以巡視次數的多少和每次點檢完設備來衡量,有限時間內巡視次數越多,巡視疲勞程度就會越大,結果反而不利于設備巡視質量的提高,應多進行同一設備同一負荷、不同負荷下溫度、振擺等變化趨勢的對比,相近設備相同負荷下溫度、振擺等狀態的對比;采用分層分區巡視法,將全廠所有設備按層按區劃分,對每次巡視所要求的設備,必須進行徹底的檢查,設備各運行參數是否符合要求,柜前、柜后內部是否符合設備當前工作狀況等,在一定時間內將全廠的設備巡視完畢。
4.2 完善設備臺賬 全廠各設備,大到發電機、主變,小到閥門、示流器,都應在設備管理系統中有獨立且唯一的編碼,對設備運行、維護、檢修、技改中的故障、異常、變動情況等進行臺賬記錄,還可以將設備采購階段和工程建設期間產生的缺陷納入缺陷記錄,建立設備整個生命周期臺賬庫,為以后采購、運行、維護等方面提供數據支持。
4.3 強化設備趨勢分析 設備管理人員應將設備缺陷按月、年進行統計分析,按照設備總缺陷數量、專業、類別、系統等對設備缺陷進行趨勢分析,找到缺陷發生的根源,是裝置性問題、維護不當還是管理不當等造成的缺陷故障,各技術專責定期或不定期地對一些重大缺陷、某時段多發缺陷、頻發缺陷、需要幾個專業的共同配合才能處理的缺陷的產生原因、處理方法等作具體的分析會審,各專業的處理意見相互協調,使缺陷以最佳的處理方案及時得到消除[1]。設備管理人員還應對未消除缺陷未消除原因進行總結分析,是無備品、技術能力不足、消缺條件不具備還是什么原因造成,最終形成缺陷分析報告,為設備的選型、維護、技改和設備管理提供依據。
4.4 加強設備備品備件管理 根據備品備件采購周期、設備劣化趨勢,結合每月的備品備件庫存盤點情況,對每月的備品備件材料計劃進行審批,針對故障率高的消耗品應選擇技術含量高、運行穩定的產品,同時增加采購的數量,做到未雨綢繆,避免因備品備件不足而不具備消缺條件的情況出現。
4.5 加強監督考核 一是執行部門和職能部門管理人員要定期、不定期到生產現場進行機動性抽查,對一些該發現而沒有發現記錄的缺陷,要對相關責任人落實考核;二是設備管理人員對未消除缺陷統計完畢后,要及時傳達至設備維護部門,相關專責要將未消除缺陷納入消缺計劃,并在條件具備時督促維護班組消除缺陷;三是設備管理人員要定期對未消除缺陷進行查看,對消缺條件具備時,維護人員仍未對其進行檢查處理的,要落實考核;四是生產職能部門按照月度、季度對設備消缺率進行統計分析,剔除確因客觀因素(如備品備件不足、需廠家支持、消缺條件不具備等)后,季度消缺率達到管理要求且提升率較好的要進行獎勵,達不到管理要求的要進行考核,通過獎懲并進不斷提高維護人員消缺的積極性。
隨著水電站投產運行年限的不斷增加,設備逐漸老化,暴露出的缺陷問題不斷增多,就需要不斷強化設備的缺陷管理,要及時轉變設備維護管理的觀念及思想,樹立相關人員正確的維護理念,只有這樣才能提升維護人員進行設備維護時的積極性,使設備維護的效果更加顯著[2],通過設備管理系統的構建完善,分析出設備缺陷發生的根本原因,采取措施降低缺陷發生的頻率,為設備的安全、平穩、可靠運行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