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外貿職業學院 山東 青島 266100
目前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還處于初級起步階段,通過相關調研發現,不少院校已對創新創業教育加強重視,從學校層面出發,對創新創業教育進行科學合理部署,部分院校缺乏創新創業教育的系統化頂層設計,還處于一些部門零散參與的狀態。因此需要對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提高認識,對先進院校的經驗進行借鑒和學習,并對其進行整體規劃,對校內頂層設計加強重視,對人才培養目標予以明確,并在此基礎上,對具有可行性的培養方案進行制定,對各項具體任務進行細化和落實,對各部門的職責分工進行合理規劃,對校內各部門資源進行統籌部署,從而使聯動效應得以形成[1]。
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的主渠道主要為第一課堂,因此需要充分發揮其重要作用。在第一課堂中,需要對創新創業類公共課程加強創設,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培養,促進學生加強通識性知識的學習,在專業人才培養全過程中始終貫穿創新創業教育;對相應的特色課程進行開發,在相關專業課程中加強創新創業教育的滲透,并對各類專業課程的教育資源進行充分挖掘,使專業教育能夠與創新創業教育有效融合;為了更好地順應時代發展的需要,需要對網絡課程發展進行有效推進,并對其他院校以及相關優質雙創課程進行引入,對課程資源進行不斷豐富。
與傳統的教育模式相比較,創新創業教育需要進行教學方法改革,需要保持其獨特性和創新性,特別是應以學生為主體,對學生實際解決問題的能力加強重視。在實際教學中,通過教學模式和教學手段的創新,對討論式、問題導向式以及案例式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應用摸索,對體驗式教學方式進行引入,使教學手段更適用于學生群體,從而對學生的創新思維加強培養。另外還需要對相應的考核方式進行改革,使考核模式更加靈活、多樣,同時對過程考核更加重視,確保學生的實際能力能夠通過考核結果予以真正體現和反映。
作為對第一課堂的有效補充,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對第二課堂的教學內容加強拓展,從而進一步對創新創業氛圍予以打造,使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不斷增強。在學生創新創業精神培養時,首先需要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以及教學體系,對創新創業的校園文化氛圍進行全面建設。其次需要對學生實訓內容加強重視,通過優質資源的不斷引入和整合,使其得以強化和延展,同時對實踐平臺加強構建,并對實驗室、校外實踐教育基地等加強建設,使學生創新創業實踐的途徑和機會有效增加[2]。另外為了不斷促進學生的實踐運用,還應對相應的創新創業大賽進行積極組織,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校以及全國的“互聯網+”等創新創業活動,從而使校園創新創業氛圍更加活躍,同時通過項目孵化、賽事獎勵等,使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促進學生創新能力的提高。最后還要使社團和協會作用充分發揮,對創新創業人才進行有效聚焦,使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得到相互促進和提升。
現階段在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中普遍存在著師資力量不足的情況,作為創新創業教育中的重要不節,由于教師自身能力不足的問題,對創新創業教育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和制約。目前不少專業課教師都未完成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的有效融合,并且公共課教師極少涉及創新創業教育,主要來自于輔導員以有行政管理部門和崗位,因此在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對師資力量加強建設至關重視。首先需要教師加強相關理論知識的培訓,并通過項目參與、企業掛職等方式,使教師的創新創業能力有效提升。其次對專業師資力量進行引入,對現有的教師隊伍予以充實和豐富,其中高職院??赏ㄟ^兼職和專職兩種方式進行人才引進。另外還需要對相關激勵考核機制予以完善,對考核指標進行合理設計,通過職稱評定、晉升等方式,使教師的自我提升積極性有效提升。
在高職院校教育中,校企合作、產教融合是其基本的辦學模式,也是職業教育質量有效提升的關鍵,因此在加強創新創業教育中,需要對校企合作的重要性提高認識。首先需要與實訓基地加強聯系,在現有的基礎上,對基地的基礎職能進行不斷拓展,根據相關專業和崗位的實際需要和特點,在學生掌握基本技能的情況下,有針對性地對其創新創業意識和能力進行培養[3]。其次應與專門的創新創業教育公司加強合作。目前創新創業行業發展已日趨成熟,通過與專門從事此類教育的公司加強合作,實現培訓、課程以及參與項目的有效,使教師的創新創業教育能力有效提升,進一步拓寬學生視野,對其實踐能力加強培養。另外需要對校友作用充分發揮。通過與校友企業加強聯系和合作,能夠為學生提供有效指導。
隨著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高職院校需要對創新創業教育予以重視,為了更好地滿足社會專業人才需求,需要對創新創業教育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提高認識,將其作為系統化、動態化工程,從頂層設計、第一課堂以及第二課堂入手加強建設和開發,并對師資力量以及校企合作進行強化,通過各環節及各參與主體的良性互動得以形成,使創新創業教育得以高效運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