欄目合作: 四川省人社廳勞動保障監察局
綿陽市三臺縣從企業用工秩序規范化、工資支付監管智能化、欠薪案件查處常態化三方面著力,以“三化聯動”助力根治欠薪取得實效。
企業用工秩序規范化。利用三臺縣房地產和建筑業協會組織全縣在建項目勞資專管員就勞動合同簽訂、實名制管理、工資按月發放等定期開展集中培訓。三臺縣根治拖欠農民工工資領導小組做好跟蹤指導,每季度對在建工程項目落實農民工工資專用賬戶制度、實名制管理等情況進行監督檢查。對跟蹤發現核心制度落實不到位的項目,由行業主管部門建立工作臺賬,制定整改措施,逐項銷號解決。
工資支付監管智能化。將轄區內在建項目納入農民工工資監管平臺和建筑用工實名制管理平臺,出現工資未按月支付等異常信息時自動預警。三臺縣人社、住建部門落實專人管理維護平臺,及時響應預警并跟進處置。目前,累計納入平臺監管項目210余個,除已完工項目外,現有30個項目仍處于監管狀態。
欠薪案件查處常態化。定期開展執法檢查,組織人社、住建等部門開展聯合執法檢查4次,累計檢查在建項目和用人單位280個,發現和解決欠薪隱患10個。加大案件查處力度,設置24小時勞動保障執法維權熱線,受理農民工舉報投訴,嚴查拖欠工資等違法行為。今年以來,勞動保障執法部門受理案件851件,為勞動者追回勞動報酬1800.76萬元。
(文/三臺縣人社局 伍燕 駱佳誠)
近日,南充閬中市召開根治欠薪工作調度推進會。會議聽取了今年以來全市根治欠薪工作推進情況,并對下一步工作進行安排部署。
會議指出,要進一步摸清底數、建賬管理,聚焦重點行業、重點企業、重點項目,在全市范圍內進一步摸排,做到轄區內用工企業和項目一個不漏。對排查發現的拖欠農民工工資問題,建立臺賬進行治理,實行一企一策、專人督辦,確保措施、責任、資金落實到位。嚴格落實“人社牽頭、部門監管、總包主責”三層責任,相關部門要全力抓好工資支付監管核心制度落實和預防欠薪行為發生的工作。健全欠薪應急處置機制,完善工作預案,明確處置措施和責任分工,對可能引發重大社會影響的欠薪輿情,實行“2小時內預警通報、12小時內調查處理”,快速立案,依法解決好工資支付問題。
(供稿單位/閬中市勞動保障監察大隊)
今年,雅安市石棉縣以風險防范為抓手,以規范用工為導向,以監督檢查為依托,全面落實農民工實名制管理,推動根治欠薪工作再上新臺階,實現政府工程項目、國企項目零拖欠,圓滿完成“雙清零”目標任務。
石棉縣強化項目業主單位和建筑企業主體責任,落實源頭把關和建筑市場監管,守好防范工資拖欠第一關。落實賬戶管理,確保資金撥付規范。目前,石棉縣12個在建工程項目全部開通了專用賬戶,并依法繳納農民工工資保證金129.64萬元。落實合同管理,確保勞動用工規范。建筑企業建立《農民工備案表》,與農民工簽訂勞動合同,在銀行設立農民工工資支付專用賬戶。落實考勤管理,確保數據統計規范。對工程建設分包企業按月詳細記錄農民工工作情況并計算工資,將計算結果報施工總承包企業,由銀行按月足額發放農民工工資。落實程序管理,確保工資發放規范。全面實施實名制銀行卡發放,銀行對農民工個人實現“一對一”精準發放,保證農民工及時足額領取工資。以臺賬治理為載體,推進常態化監管。推進專項檢查,開展在建工程日常巡查18次、專項巡查5次,涉及農民工2.3萬余人次,實現在建工程用工檢查巡查全覆蓋。同時,對未按要求落實實名制管理的項目,下達限期整改指令書,并及時通報行業主管部門,督促項目盡快落實到位。
(供稿單位/石棉縣人社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