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力
國有企業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如何推動國有企業黨建工作進一步提質增效?筆者有以下幾方面的思考。
國有企業要堅持守正創新,在融入上下功夫、在結合上求實效,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實現“治理主體融合”,把黨建工作要求寫入公司章程,明確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實現“決策管理融合”,充分發揮企業黨委領導核心作用,落實黨委會研究“三重一大”事項的前置程序,制定“三重一大”清單,相關事項必須經過黨委會前置程序研究決定。實現“人員安排融合”,堅持和完善“雙向進入、交叉任職”領導體制,推動符合條件的黨組織班子成員進入董事會、監事會、經理層,認真落實國有企業黨委書記、董事長“一肩挑”,黨員總經理兼任副書記。探索“產權制度融合”,推動國有經濟布局優化和結構調整,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增強國有經濟的競爭力、創新力、控制力、抗風險能力,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
國有企業要深入實施人才強企戰略,把組織配置的“嚴”和市場選擇的“活”有機結合,讓優秀人才“出得來”“用得活”“長得快”“留得住”。堅持黨管干部原則,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積極探索“競標揭榜”“賽馬機制”,推進實施經理任期制和契約化管理,“一企一策”建強配優領導干部,大力選拔基層經驗豐富、勇于擔當作為的年輕干部到重要崗位歷練,讓一批優秀年輕干部脫穎而出。加大培養鍛煉力度,按照“政治家+企業家”培養方向,積極開展專業化培訓與輪崗交流,讓年輕干部接受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夯實理論基礎、提升專業素質,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本領和能力,加快成長為善于興企治企、管黨治黨的復合型干部。堅持嚴管與厚愛相結合、激勵和約束并重,制定落實“三個區分開來”激勵干部擔當作為的制度文件,建立容錯機制,完善激勵政策,大力弘揚企業家精神,激發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
必須堅持建強國有企業基層黨組織,確保企業發展到哪里、黨的建設就跟進到哪里、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就體現在哪里。以制度建設為抓手,確保規定動作高質量完成。按照“三會一課”制度、民主評議黨員制度、黨內監督制度等制度規范要求,不斷健全完善常態化學習、溝通交流和考核激勵三項機制,把規定動作不折不扣落地落實。以提升黨支部保障中心能力為檢驗標準,實現業務黨務工作雙豐收。在思想理念上,要引導黨員干部在做好業務工作的同時,全身心參與黨組織的各項活動;在活動安排上,要注重黨組織凝聚力和戰斗力的提升,開展形式靈活多樣、內容豐富多彩的活動,力求每項活動都使黨員干部有所感、有所思、有所得;在成效標準上,要把是否促進業務發展作為檢驗黨組織建設成效的根本標準,并以此為出發點和落腳點不斷改進工作。以提升黨員干部能力為重點,不斷提升黨組織凝聚力。黨支部要牢固樹立抓學習就是抓發展的理念,把學習型黨支部建設納入工作規劃、重點工作,與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考核。
國有企業要緊緊抓住黨建工作責任這個“牛鼻子”,構建黨建工作責任體系,使黨建工作從“軟指標”變成“硬約束”,推動落實管黨治黨、強基固本的政治責任。壓緊壓實責任,明確黨委主體責任、黨委書記第一責任、專職副書記直接責任、其他班子成員“一崗雙責”。要細化責任清單,健全責任鏈條,量化到崗、明確到人、具體到事,形成上下貫通、環環相扣、層層負責、層層落實的責任鏈條。著力考準考實,推動黨建工作責任制考核結果同薪酬激勵、獎懲任免掛鉤。用好考核評價這個“指揮棒”,對黨建工作“掃描畫像”,既報“經濟賬”,又報“黨建賬”,以追責問責推動履職盡責。要建立剛性管用的考核評價辦法,細化量化考評內容、責任目標、評價標準、操作程序。把黨建考核納入述職評議考核,形成年初部署、年中督導、年末考核的工作閉環,推動國有企業把管黨治黨政治責任、治企興企經營責任抓在手上、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