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瀘州市社保局以黨史學習教育為契機,以練兵比武活動為抓手,切實轉變政務服務作風,提高社保經辦服務效能,將社保服務的“小窗口”變為惠及群眾的“大平臺”,優質、便捷、高效的社保服務窗口工作得到了群眾的稱贊。
扎實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采取參觀學習、請專家講、召開專題會、組織生活會等方式,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不折不扣落實上級要求,認真貫徹落實上級各項決策部署,持續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持續加強作風建設和紀律建設,督促全體干部職工自覺遵守黨章國法,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近年來,沒有發生違法案件和重大違紀問題,沒有出現在社會上造成不良影響和行政不作為、亂作為以及其他工作作風方面的重大問題。
認真落實上級關于建立窗口單位作風建設長效機制意見相關要求,完善體制機制、統一服務標準、優化辦事程序,進一步“解民憂轉作風”,務實推進政風行風建設。設立綜合窗口,實行“綜合柜員制”,群眾和單位辦事無需多個窗口來回跑,辦理一件公共服務事項在一個窗口即可完成,實現了“一窗通辦”。全面梳理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難點問題,逐一分析,簡化流程,精簡材料,解決堵點;拓展線上辦理途徑,讓群眾和單位“少填表、少等候、少跑腿,甚至是零跑路”。在深入基層開展社保政策宣講的同時,暢通訴求渠道,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熱情接待每一名群眾,耐心接聽每一個電話,認真辦理每一個網絡問政等訴求問題。
以強化疫情防控為抓手,大膽創新,拓展線上、掌上、自助機等服務渠道,為群眾提供“不見面、零接觸”優質社保服務。創新“互聯網+社保”,讓服務舒心。創新開發“智慧瀘州社保”APP和微信公眾號,群眾在“掌上”隨時隨地都能快捷辦理養老保險查詢、繳費、認證等業務。截至6月底,網上辦理平臺使用量已突破1126萬人次,受到群眾廣泛好評。業務下延全覆蓋,讓服務更貼心。目前已實現了24項社保業務下延基層全覆蓋,把社保服務窗口直接“搬”到了群眾的“家門口”。全市所有436個鄉鎮(街道)、社區的社保經辦窗口都可以同城通辦本市社保業務。同時,安排干部職工攜帶便攜式設備對有特殊困難的服務對象進行上門服務。今年,開展養老保險資格上門認證服務就達1197次。實行星期六上午上班的“延時服務”和政務服務中心的24小時自助服務,保證了辦事群眾隨到隨辦,以便捷的社保服務惠及民生,以優質的服務提升了群眾的滿意度。
全面貫徹四川省人社廳、瀘州市政府川渝合作要求,推進瀘州市、重慶市江津區、永川區、榮昌區社保合作,共同推動四地社保公共服務一體化發展。今年以來,共辦理“川渝通辦”公共服務事項564人次。同時繼續落實階段性降低失業保險、工傷保險費率政策,助力企業降本減負,營造了良好的營商環境。1-6月,為16681個參保單位降低工傷保險繳費4061.78萬元,為15862個參保單位降低失業保險繳費9300.64萬元。
全面落實“五制”“四公開”“三亮明”服務規范,規范服務場所,統一工作人員著裝。選調業務熟練、服務態度熱情、群眾評價高的職工到“窗口”臨柜工作;實行局領導“窗口坐班”服務制,充分發揮領導干部模范帶頭作用。圍繞“創建優質服務窗口”等主題開展“練兵比武”“黨員示范窗口”“文明服務標兵”等活動,引導廣大職工在“比素質、比作風、比奉獻”中提高服務技能,增強群眾滿意度。6月,瀘州市社保局3名同志與其他選手組成兩支隊伍,在四川省人社廳舉辦的練兵比武晉級賽中分獲團體第4、6名,其中2名選手獲得全省崗位練兵明星榮譽稱號。
近年來,瀘州市社保局在服務群眾、服務企業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先后被評為市、省和全國的“巾幗文明崗”,省級“三優文明窗口”先進單位,省、市的“政務服務示范窗口”,省、市的“先進基層黨組織”,市級“文明單位”和省的“優質服務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