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永根
上栗縣人民醫院,江西 上栗 337000
慢阻肺(COPD)為臨床常見的慢性支氣管炎,多由吸煙、氣道反應性增高、空氣污染等因素引發,臨床典型癥狀為咳嗽、咳痰、氣短,嚴重者可繼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威脅患者生命安全[1]?,F階段,采用常規對癥治療雖可減輕患者臨床癥狀,但由于病菌耐藥性增強,部分患者合并多種基礎性疾病,致使其起效緩慢,難以達到預期效果[2]。本研究旨在觀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療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的療效,具示如下。
回顧性分析2017年9月—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80例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臨床資料,根據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兩組各40例。對照組:男21例,女19例;年齡50~70歲,平均(62.24±4.35)歲;慢阻肺病程3~15年,平均(10.19±2.40)年。觀察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51~69歲,平均(62.18±4.26)歲;慢阻肺病程3~15年,平均(10.21±2.35)年。比較兩組基線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納入標準:①患者臨床資料完善;②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基層診療指南》[3]中的相關診斷標準;③無嚴重器質性疾??;④胸片、血常規、細菌學等檢查提示為細菌性感染。(2)排除標準:①精神疾病、溝通障礙者;②惡性腫瘤、糖尿病患者;③對本研究所用藥物過敏者;④自身免疫系統疾病者。
1.3.1 對照組 常規對癥治療:(1)噴霧吸入異丙托溴銨氣霧劑(北京海德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2421,規格:14 g)及沙丁胺醇氣霧劑(北京海德潤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11021384,規格:200撳),1撳/次,2次/d;(2)口服氨茶堿片(南京白敬宇制藥有限責任公司,國藥準字H32024063,規格:0.1 g),0.2 g/次,2次/d;(3)口服鹽酸左氧氟沙星片(江蘇恒瑞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66387,規格:0.5 g),0.5 g/次,1次/d;(4)雙水平正壓通氣、營養支持。連續給藥7 d。
1.3.2 觀察組 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注射用哌拉西林鈉他唑巴坦鈉(蘇州二葉制藥有限公司,國藥準字H20073413,規格:2.25 g)靜脈滴注,4.5 g/次,2次/d。連續給藥7 d。
(1)動脈血氣指標PaCO2、SaO2及PaO2水平。以puzs-300x全自動生化分析儀(北京普朗新技術有限公司)測定。(2)PCT及CRP水平。以羅氏電化學發光法測定PCT,以免疫比濁法測定CRP。(3)不良反應。包括惡心嘔吐、頭痛、失眠以及腹瀉發生情況。
治療前,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aCO2水平均下降,SaO2、PaO2水平均上升,且觀察組升降幅度大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治療前后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n=40)

表1 治療前后兩組動脈血氣指標比較(±s,n=4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aP<0.05。
治療前,兩組PCT及CRP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兩組PCT及CRP水平均下降,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治療前后兩組PCT、CRP水平比較(±s,n=40)

表2 治療前后兩組PCT、CRP水平比較(±s,n=40)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bP<0.05。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比較(n=40) 例(%)
COPD主要病理特征為呼吸道氣流持續性受阻,受此影響,炎性細胞不斷浸潤氣道表層上皮,損傷氣道壁,促使氣道纖毛喪失生理功能,繼而影響氣道自凈能力,致使異物肆意堆積,加劇炎性反應,進而誘發急性下呼吸道感染,嚴重影響患者身心健康[4,5]。現階段,臨床多通過擴張支氣管、抗感染等方式幫助COPD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者改善健康狀況,但由于其療效有限,常無法達到治療預期。因此,應積極尋找更為有效的治療方案以幫助患者控制病情進展,促進其轉歸。
本研究顯示,治療后,兩組PaCO2、PCT以及CRP水平均下降,SaO2、PaO2水平均上升,且觀察組指標升降變化較大,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差異較小,表明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療慢阻肺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效果顯著,可調節患者動脈血氣水平,減輕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較好。分析其原因: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有效成分為哌拉西林與他唑巴坦。其中,哌拉西林為廣譜青霉素,可抑制細菌細胞壁的合成,進而發揮殺菌作用[6],但該藥不耐酶,單獨應用易被β-內酰胺酶水解。他唑巴坦則為β-內酰胺酶抑制劑,可通過不可逆反應使β-內酰胺酶酶失活,促使耐藥菌恢復原來的敏感性[7]。兩藥合用,可增強彼此的抗菌活性,擴大抗菌譜,進而控制感染,調節患者動脈血氣指標,改善其肺功能。PCT多由神經內分泌細胞生成,可反映全身炎癥反應活躍程度,其水平升高多提示存在細菌性感染及系統性炎癥反應[8]。CRP是機體非特異性免疫機制的一部分,可增強吞噬細胞吞噬作用,激活補體系統,消除壞死細胞DNA,其水平上升多提示出現組織損傷或病菌入侵。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通過清除致病菌株,抑制細菌繁殖,減輕炎癥反應,進而調節PCT及CRP水平,改善患者臨床癥狀[9]。此外,該藥不良反應較輕,與劑量無一定的傾向性關系,且多呈短暫性,因而安全性較好,易于患者接受[10]。
綜上所述,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療慢阻肺伴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效果顯著,可調節患者動脈血氣水平,減輕炎癥反應,且安全性較好,值得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