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漢森
摘要:現如今,我國高職教育階段正缺乏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此現象已經成為教育界無法忽視的重要問題。生命短暫且珍貴,我們應該珍惜。很多學生無法正視自己的生命,做出一些傷害自身安全的事情,因此,高職院校應當重視這種問題。通過語文課程對學生實施生命教育,讓學生感知教材中的哲理與文學,找到情感上的共鳴。本文將針對生命教育進行深刻論述,探究高職院校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真正原因,并進一步闡明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高職語文教育。
關鍵詞:生命教育;高職;語文教育
引言:
當今社會,經常出現學生自殺的情況,因一時沖動而結束了自己的生命。令人心痛的消息,很值得教育界深思。尤其是高職院校學生存在問題多,且難管理的現象,產生自殺的原因也復雜多樣,讓老師與家長難以捉摸。步入高職院校時,一個個鮮活的生命卻在悄無聲息間沒了蹤影,最終只能留給父母痛苦與悲怨。面對這些問題,高職院校應進行深思與檢討,其主要原因在于生命教育的缺失,最終導致學生沒有對自己的生命引起重視。因此,本文將對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高職語文教育進行深刻分析。
一、生命教育的含義
生命教育的價值體現在讓學生自主去感受生命的魅力,感知生命是唯一的且生命是有限的。在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主要的意義在于讓學生從中學生認識生命的意義,尊重生命、重視生命、珍惜生命、包括熱愛生命。在學生對生命教育進行深刻理解的同時,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讓學生有良好、健康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生命教育并不是可有可無的,對學生負責就應該對學生進行強有力的生命教育,讓學生找補缺失,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觀,去理解生命的真正含義,讓學生從此以后端正對生命的態度,不僅正視自己的生命,也應正視他人生命[1]。在生命教育的過程中,幫助學生培養生命意識,并豐富學生的真實情感,讓學生成為一個身心健康的青少年。
二、高職院校中生命教育缺失的真正原因
(一)社會原因
現階段,很多的高職院校學生都是家中的獨生子,從小就被父母捧在手心里,一直嬌生慣養,導致孩子沒有太多的社會經歷,并對物質生活太過于享受,并沒有對自己生命本身引起太多的關注與重視。在學校一旦與學生發生沖突將會出先不滿情緒,甚至產生焦慮、自卑的心理。如果學生無法進行及時宣泄將會出現心理扭曲,甚至產生一些極端行為,最終導致悲劇發生,家長與老師都后悔莫急。
(二)教育原因
很多學校的基礎教程都只對學生的升學率進行重視,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可對學生進行人文素質的教育[2]。這是一種功利化教育行為,最終導致學生在學校一直處于較為盲目的狀態,并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也不知道自己接下來應該做什么,對自己的未來十分渺茫。最終導致學生對自己的人生目標沒有過多的追求,同時也無法對自己的人生目標產生過多的熱情。
很多人都會認為高職學生只能學習技能,畢業后只能從事一些辛苦的工作。剛踏入學校的大門,就被教師灌輸技術方面的知識,并被教師灌輸只要找一份較好的工作其他的事情都不是很重要。這種教育方式將會忽視對學生進行成人教育,并且忽視了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阻礙了學生對生命的關注。我國高職院校的通病在于對學生缺失生命教育,最終導致學生產生極端行為。
三、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高職語文教育
(一)創設自由語文教學環境
現在的學生一旦進入學校的大門直到高中剛畢業,都將面臨嚴肅以及中規中矩的課堂教育,在此中教育環境下,學生的思維十分局限。教學方式十分傳統,還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上的標準答案為教學指導,對學生進行的教學都以考試為終極目標,學生真正思考的時間少之又少。可當學生進入到高職院校時,面對新環境的他們,依然被傳統的教育方式教學,語文教育的效果肯定是差強人意。學生的基礎知識都無法掌握,更無法進行有效的生命教育[3]。因此,應當為學生創設自由的語文教學環境,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
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已經無法適應,應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為學生構建有生命力的課堂教學環境,為學生創設新的教學理念。教師應當做到民主,與學生成為朋友,在此期間,能夠獲得學生的尊重與信任。當學生與老師增加了溝通交流的機會,老師才能夠真正的去了解學生真實的情感與對知識的認識。老師可以掌握學生的真實情況,在面對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能夠給予更多的耐心進行指導,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優秀的語文教師就應該從課堂上抓起,不斷培養學生對語文的興趣。再學生對語文產生興趣的同時,對語文內容進行拓展,不斷創新教學方法,并主張學生進行專題活動。主張學生進行“珍愛生命”“生命教育”活動,并讓學生進行演講比賽。通過這種形式對學生進行生命教育的滲透,讓學生從中提高自己的生命意識以及各方面的綜合素質。
(二)提升高職語文教師人文素養
語文教師本身就具有一種人格魅力,這種魅力是其他教師所不具備的,且能夠時刻感染學生。品格好的語文教師人文修養較高,內心有豐富的知識,滿腹經綸。語文教師還承擔著培養人才的重任,肩上的擔子很重。很多人不懂該如何評判老師是否品格高尚,教師只有把愛奉獻給學生,奉獻給偉大的教育事業,這才是一位品格高尚的好教師[4]。高職語文教師也當如此,應作學生的表率,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教師形象。
首先,教師應當具有高尚的情操,并時刻堅持自己的原則,為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念。其次,教師應當具備健全人格。高職學生都是高考失利或是學習成績較差以及家庭條件一般,此時教師應當一視同仁,不能進行差別對待。對待學生應該和藹,付出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激發學生生命中的潛力,讓學生從中看到生活的希望,由此認識到生命的價值。進而讓學生能夠珍惜自己的生命也能珍惜他人的生命,并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希望。
結語:
綜上所述,語文教育本身就是生命教育,它所涉及的領域將關系到學生生命發展。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的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學生學習專業技能,還應對學生進行人格培養,讓學生成為熱愛生活,熱愛生命的人。本文探究生命教育的含義,并充分闡述了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高職語文教育。
參考文獻
[1]李曉惠.高職語文教學中對生命教育滲透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7,(001):P.54-.
[2]張愛榮.生命教育視野下的高職語文教育研究[J].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8,032(002):65-67.
[3]張銀歌,梁曉波.談高職院校語文教學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滲透[J].遼寧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3).
[4]李曉惠.高職語文教學中對生命教育滲透的策略研究[J].佳木斯教育學院學報,2017,(001):54.
(廣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二校區?廣西?貴港?537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