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姆
摘要:將傳統節日融入到幼兒園教學中,可以顯著加強幼兒的文化自信與民族自豪感,對幼兒終身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傳統節日即傳統文化,在幼兒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可以培養幼兒養成良好的民族意識,這對加強幼兒綜合素養具有積極意義。同時,我國傳統節日蘊藏豐富內涵,對規范幼兒行為準則,加強幼兒道德素養具有重要影響。對此,幼兒教師應高度重視傳統文化,并將其充分融入到幼兒教學中,以此促進幼兒全面成長。
關鍵詞:傳統節日;幼兒園教學;融合策略
幼兒園是孩子學習與成長的起點,此時的教育工作對幼兒終身發展具有深遠影響。幼兒思維活躍靈敏,教師在教學時應引導幼兒感受學習氛圍,使幼兒扎實掌握學習基礎,為后續學習做好鋪墊。同時,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分析幼兒性格特點,為幼兒提供多姿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吸引幼兒學習興趣。這其中,傳統節日充分彰顯了我國傳統文化價值,將傳統節日與幼兒教學相互融合,對幼兒發展具有重要幫助。對此,下文闡述了幼兒教學中融入傳統節日教育的相關策略,以供參考。
1.在課內課外融合教學內容與傳統節日
在融合傳統節日與幼兒教學時,教師不可厚此薄彼,應堅持以幼兒教育為主,傳統節日文化為輔,明確二者的主次地位。在進行融合教育時,教師應抓準時機,找出傳統節日與教育活動的內在聯系,以此滲透傳統節日文化,達到高效的教學效率。在教學期間,教師需要觀察幼兒反應,并要求幼兒在學習后給予反饋與評價,以此為教師完善教學活動提供參考依據。例如,臨近“端午節”時,教師可以帶領學生準備主題活動,將幼兒分成各個小組開展討論,引導幼兒說出自己對端午節的看法與了解,如端午節時家人會做哪些好吃的?會舉辦什么活動?通常情況下,由于幼兒年齡較小,對傳統節日了解甚少,因此無法發表過多見解。此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為學生播放端午節活動的經典圖片,在幼兒觀看圖片時,教師可以為幼兒講解“屈原”的人物故事,并引出“屈原”與端午節的關系。此外,為了進一步加深幼兒對傳統節日的印象,教師可以延伸傳統節日內容,如為幼兒講解“賽龍舟”“包粽子”等習俗,并通過圖片與視頻進行展示。通過此種方式,可以使幼兒直觀了解傳統節日,加深幼兒對傳統節日的了解。不僅如此,若正值端午節當天,在幼兒園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教師可以準備包粽子的食材,為幼兒進行演示,并鼓勵幼兒參與其中,或開展手工活動,帶領幼兒制作紙龍舟,進一步加強幼兒對傳統節日的感悟[1]。
2.圍繞教學活動展開傳統節日文化教育
針對我國節日而言,每年都有較多的傳統節日,這是教師開展教育的重要機會,因此需要教師充分把握時機,帶領學生開展主題活動,加強幼兒對傳統節日的了解。在教學中,教師不僅可以帶領幼兒進行節目表演,還可以組織幼兒進行實踐活動。例如,在中秋節,教師可以準備一些簡易食材,組織幼兒進行做月餅活動,此類活動可以充分調動幼兒積極性。同時,在制作月餅的過程中,幼兒可以感受勞動的辛苦,進而培養幼兒養成勤儉節約的習慣。在制作月餅后,教師可以引導幼兒將自己的制作成品帶回家,讓親人品嘗,使幼兒形成分享與孝順父母的良好意識。不僅如此,在美術手工課上,教師還可以帶領幼兒制作中國結與紅燈籠,并為幼兒講解,這些是傳統節日中一定會用到的物件,具有吉祥如意的含義,是彰顯傳統節日價值的重要形成物。這其中,幼兒在進行操作時,教師需要指導幼兒正確操作,以免幼兒操作不當引起受傷等不良情況。通過此種方式,可以在多角度滲透傳統節日文化教育,使幼兒感受到傳統文化的巨大魅力,且有助于培養幼兒創新與操作能力。與此同時,多姿多彩的教育活動,可以豐富幼兒視野,使幼兒形成良好認知,為幼兒積累更多的生活與文化素材,進而促進幼兒全面成長[2]。
3.通過家園合作滲透傳統節日文化教育
在融合傳統節日與幼兒教育時,教師還可以采取家園合作的方式,通過獲得家長的支持與幫助,在多角度滲透幼兒傳統節日教育。對此,幼兒園在舉辦傳統節日文化活動時,教師可以事先與家長溝通,要求家長來到幼兒園與幼兒一同參與其中。這其中,教師可以設置微信群,在微信群中發布傳統文化視頻與教育文章,要求家長與幼兒一同閱讀,使幼兒在網絡中了解更多傳統節日知識。同時,教師可以布置相應任務,并要求家長拍攝幼兒完成任務的視頻,如背誦傳統節日詩歌、傳統節日繪畫等,要求家長及時反饋幼兒的具體表現,以此為教師調整教案提供參考。通過此種方式,可以顯著加強幼兒教育效率,并充分發揮傳統節日的教育價值。此外,在過節時,教師可以要求家長來到幼兒園,與幼兒完成親子活動,并使家長了解孩子在幼兒園的具體情況。例如,在元宵節時,幼兒園可以準備一些元宵,并要求家長與幼兒一同煮元宵,吃元宵,觀看元宵晚會等節目。除此之外,教師需要做好宣傳工作,應使家長明確意識到教育幼兒傳統文化的重要意義。針對課余時間,家長可以為幼兒講解小故事,或是本地的民風民俗;又或者,家長可以在家中與幼兒觀看傳統節日動畫片,與幼兒共同參與教育活動。通過此種方式,使幼兒在多方面了解傳統節日,為落實幼兒傳統節日教育奠定基礎[3]。
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幼兒教育工作中,通過融合傳統節日教育,可以顯著加強幼兒教學效率,也是踐行幼兒教育要求的重要舉措。對此,為了符合幼兒教育標準,幼兒教師應在教學中,多維度滲透傳統節日教育,使幼兒盡早了解傳統節日起源與節日習俗,以此加強幼兒對傳統文化的了解,使其更好地傳承發揚,進而激發幼兒民族自豪感,為全面促進幼兒成長奠定扎實基礎。
參考文獻
[1]卓芳芳.趙思遠.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幼兒園教育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20,036(001):92-94.
[2]郝媛媛.白雪.傳統節日文化融入幼兒園課程的實踐探究[J].家教世界·現代幼教, 2019,000(006):162-164.
[3]李靜.任佳慧.中國傳統節日融入幼兒園教學活動的行動研究[J].學周刊,2019,000(008):206-207.
(西藏昌都市察雅縣雙語幼兒園?85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