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
作為一個善感的人,我那顆敏感而又細膩的心靈,很容易被靈動的文字所吸引。所幸我是個語文老師,我和學生們在物化的大千世界里,獨守讀書的一隅,自得其樂!
忘不了一年級時,我和學生共同捧讀《調皮的日子》的情景,我們經常被書中妙趣橫生的語言逗得大笑。秦文君深諳孩子的內心世界,用她《調皮的日子》打動了我和學生們,給予了我們別樣的親切!六七歲的學生在最頑劣的時光遭遇《調皮的日子》,真可謂是遇到知音,一見鐘情!而我在讀完了整本書后,看待學生的種種“劣行”,不再那么較真,調皮的日子該調皮就調皮吧,捆綁太緊也許會壓抑天性,適得其反!
二年級時我和孩子們被繪本故事《長大做個好爺爺》深深地吸引住了!于是,語文閱讀課上,滿懷期待開始了我和孩子們第一次繪本共讀之旅。當我讀到爺爺家周圍的景色時,幻燈片出現了黃綠色調的草叢、樹木、小河,學生們情不自禁的說道:“太美了!”我問:“你從哪里感受到了美?”有的回答:“從滿眼的綠色感受到了生機勃勃。”有的回答:“從彎彎曲曲金黃色的小河感受到了美!”緊接下來,幻燈片上出現了三組圖片,一下子我的心靈也因徜徉在這種美好的意境中,變得溫潤起來。一組是陽光燦爛,一組是風兒呼呼,一組是小雨滴答,這三組圖片,沒有多余的文字,只有這幾個詞,我知道這是鍛煉和培養孩子想象力的大好時機。于是大膽放手讓孩子們討論,一會兒工夫,很多孩子舉起了手,有的說:“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小熊和爺爺躺在樹屋上,沐浴著太陽光,很溫暖、愜意”;有的說:“風兒呼呼時,小熊和爺爺看落葉像蝴蝶翩翩飛下”;有的說:“小雨滴答時,小熊和爺爺撐著雨傘坐在雨幕中,聽到了小雨滴滴答答落在雨傘上,彷佛在彈奏美妙的樂曲”。聽著孩子們的發言,發現因為他們的想象補白,讓繪本的意境更完美了!
可幸福總是短暫的,當我帶著憂傷的語調讀著爺爺永遠地睡去了,再也不會醒來時,一種莫名的感動與憂傷的情緒長時間揮之不去……教室里傳來孩子們輕輕的哭泣聲,很多同學眼里噙滿了淚水。這么好的熊爺爺怎么說走就走了呢?孩子們心痛不已,惋惜不已。我問孩子們:“聽完這個故事,你想到什么?”一陣無聲的寂靜后,有的學生說:“這個故事太感人,我的眼淚就是控制不了。”有的說:“我想起了已經死去的爺爺。”班里最聰慧的孩子徐璐說:“生命太短暫了,我以前總是很不快樂,我以后要快樂地生活。”……
整整關于生命,關于愛的一堂課,沒有說教,只是憑借繪本,憑借一幅幅溫暖的橙色圖片,形象的文字就將這樣一種信念傳遞給孩子們:生命是一件禮物,千萬不要浪費啊!恍然間發現繪本的魅力原來是這樣不容小窺,真正讓教育潤物無聲!
孩子們一天天變得沉穩而細膩,我開始不失時機地和他們共讀《一百條裙子》。一遍讀完,還不過癮,課堂上我們進行了第二次共讀我告訴孩子們好的文章需要字斟句酌,需要一遍遍地“煮讀”,這樣才能把整本書的精華吸納于全身心。
孩子們點頭會意,我們開始“煮書”。我讀“在這樣一個十一月的下午,小鎮的那一端似乎被一種令人捉摸不透的氛圍籠罩著,混沌、潮濕而又陰郁、暗淡”,語氣中刻意渲染出憂郁與無奈的情愫。孩子們很快從灰暗、陰郁這幾個描繪天氣的字眼中體悟出了這段文字背后人物內心的沮喪、暗淡!再讓學生們帶著自己的感覺來讀時,他們低沉、壓抑的朗讀聲,已然在向我昭示這些句子的靈魂開始走近他們的心靈。
繼續讓幾個孩子依次往下讀,當耳旁伴隨著孩子清脆的童聲,我的思緒開始游離,最后目光定格在那扇形同虛設的門上。一霎間心頭百感交集,涌起一種淡淡的心酸!放慢速度,停滯于此,有意在這段文字中文火慢燉。孩子們這時候七嘴八舌,暢所欲言,看著他們因為激動而漲紅的臉蛋,我在心里不勝歡喜!孩子們能夠知道以貌取人是淺陋和無知,已足矣!
我們師生煮讀旺達家庭的這一章節,也再一次走近了旺達的內心,走近了那一百條流光溢彩的裙子!
四年級我們開始了對《草房子》的充分閱讀、深入理解。《草房子》書中“時間”的概念是停滯的,我們看到的只是一個帶點浪漫,帶點傷感,帶點溫情的故事。我和孩子們從語言入手,仔細推敲詞句。如在《草房子》的最后,桑桑即將離開油麻地,有這樣一段描寫:“鴿子們似乎知道它們的主人將于明天一早丟下它們永遠地離去,而在空中盤旋不止。最后,它們首尾相銜,仿佛組成了一只巨大的花環,圍繞著桑桑忽高忽低地旋轉著。”我問學生:“從這段話中,你讀出了什么?”在學生領悟到作者看似在描寫鴿子,實際上卻是在描述桑桑的內心后,告訴學生,這是寫人的內心活動的常用方法----借景抒情。
在讀書交流的過程中,我就像一個大朋友,傾聽著孩子們讀書后的感受。無痕的點撥、引領,不但把孩子們對整本書零散淺顯的認識進一步引向深入、品嘗到讀書交流的樂趣,而且在潛移默化中習得了讀書方法、寫作技巧。
五年級的畢業班,學習有些緊張,可我和學生還是海綿中擠水,硬是擠出了讀課外書的時間。我們寧可少做一些無聊的習題,也要去拜讀美文。我給孩子們讀林清玄的《白雪少年》、《窗外》,在我動情而又憂傷的語調中,我的學生們和散文大家唯美的文字相碰撞,邂逅這樣的一場饕餮盛宴,對孩子們來說真是一種莫大的聽覺和心靈的雙重享受!《窗外》文章有些深度,但字里行間充滿向上的力量,文字里面夾含的味道更值得咀嚼!里面有這樣一段文字:
我久久地佇立窗前,深深感悟到:生命中沒有四時不變的風景,只要心永遠朝著陽光,你就會發現,每個早晨都會有清麗而又朦朧的憧憬在你的窗前旋轉、升騰,這個世界永遠傳送著希望的序曲。
師生一遍遍美讀,一遍遍品味,一次次解讀,孩子們由初次接觸文章的含糊混沌,到開始用心體悟文字的意境!就這樣,我們和美文共碰撞,激起思維的火花,精神上得到了莫大的充實!
幾年的師生共讀,我的班級擁有了一個強大的和諧的“氣場”,每個孩子都有自己豐富的內心世界;通過共讀,我們也真正地共同生活在同一間教室,有了師生之間難得的默契,更擁有了濃濃的書卷味!
我多么希望以后我們的共讀之旅,能夠更多走近名著,走近那些唯美的文字,在文字的無聲浸潤中,讓我們內心開始滋生優雅的心情和美好的感覺,這恐怕就是讀書人最幸福的事了!
(魯礦第一小學?山東?濟南?271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