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
摘要: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飛速發展,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水平都有了極大的提升,林果種植業亦是如此,適宜的果樹栽培管理措施及種植技術,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果品的產量和質量,滿足人們對水果的需求。
關鍵詞:果樹;栽培管理;技術要點
引言
當前,做好果樹栽培過程中的病蟲害防治工作,這樣才能為提高水果產量與品質提供保障,確保水果的充足供應,保證水果健康與安全。擴大果樹栽培,還能有效增加果農收入,帶動農村經濟發展。所以,在水果栽培過程當中必須要充分重視果樹栽培技術及病蟲害防治技術應用,為水果種植產業提供強有利的支撐,推動果樹種子產業持續穩步發展。
1果樹良種選擇
可供種植的果樹品種非常多,在對果樹品種選擇過程當中,應當確保苗木品種純正,同時應當考慮果樹具有的抗病,耐旱、耐寒性,優選高質量的苗木品種進行栽植,為苗木健康生長奠定堅實的基礎。
2施肥
秋施基肥,春季施追肥。蘋果樹生長期枝葉茂盛,每株施入尿素30~50g,幼園667m2施追肥100kg。在施肥前,將果樹樹盤開溝,把生土和表土各放一堆。表土是熟土,將表土與化肥攪拌混合后放入穴內,夯實土壤。行間深翻松土,及時清理雜草。秋季落葉后施基肥,初結果期667m2施入1000~2000kg基肥,盛果期667m2施入3500~5000kg,肥料的種類有人糞尿、豬糞、牛糞、羊糞、雞糞等農家肥。夏季自然災害(冰雹期)易造成果樹受災,冰雹打傷果實和樹體,使果面凹凸不平,樹枝、樹葉被打爛,枝葉下垂,應及時清園、摘掉爛果。
3果樹微滴灌技術應用對策
首先是嚴格把握微滴灌工程質量。一是采購質量。二是施工質量。三是驗收調試質量。其次是克服微滴灌應用的約束條件。一是前期一次性投入大。二是運行成本高。三是連片種植難。
4倒春寒來臨前應做好預防措施
1.提前一天果園澆水,增加土壤和空氣濕度,能有效緩解降溫。2.倒春寒來臨前夜凌晨2點鐘,可在果園上風頭熏煙,效果很好。但大面積果園熏煙不現實并且污染環境,最好不用。來臨前可噴0.3%的磷酸二氫鉀+0.3%尿素水溶液來降低冰點增加抗性。也可提前噴施氨基酸抗寒。發生倒春寒后補救措施:1.發生凍害后樹上及時噴灑蕓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或噴防凍劑修復傷害。2.下雪后及時震落樹上雪水,并及時噴灑蕓苔素內酯+磷酸二氫鉀,預防組織結冰,盡快回復樹體機能。3.果園及時追施少量水溶肥并澆水,恢復樹勢。4.容易發生倒春寒的地方不要過早進行疏花疏果。5.放蜂或進行人工授粉提高沒有受凍花的授粉率,提高坐果率。
5對病蟲害的監管
傳統的病蟲害防治工作經常采用農藥進行捕殺消滅工作,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污染,所以,推廣物理方法與生物方法結合變得尤為重要,不僅能一定程度地減輕污染,而且還可以提高果品的品質。每年對果園實行定期監測,特別是萌芽至花前期,進行病菌孢子捕捉。該工作可由植保系統或果業系統進行監測,并發布病害發生預警。具體方法可以采用在花期懸掛玻片法,667m2懸掛5個,懸掛24h后取回鏡檢,每隔7d重復1次,共取樣3次。每個玻片隨機選取30個視野記錄孢子數,平均單個視野超過1個孢子則說明該園區田間菌源量過大,需要采取病害預防措施。同時,利用巢氏PCR檢測體系對園區樣本進行帶菌率檢測。園區果樹無癥狀帶菌率達到5%以上,則建議采取壯樹防病的措施預防病害發生。苗圃果樹出苗前建議進行帶菌檢測,帶菌率過高則不能出苗,避免增加新建園幼樹發病的風險。
6生物防治措施
生物防治是果樹種植未來發展的重要趨勢,隨著人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對于食品的安全性和環保性更加注重,生物防治措施不會對環境以及果樹產生危害,采用更加符合生物循環系統的方法進行病蟲害防治。首先是在果樹種植區引入病蟲害的天敵,以生物相生相克的方式達到防止效果,但是這種方法也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一般情況下一類病蟲害只能用依靠一種天敵進行防治,一旦天敵數量過多,可能還對生物鏈造成一定影響。另外一種方式則是采用生物信息素進行害蟲捕殺,但是此種方法較為費時費力且費用較高,種植戶需量力而行。
7科學管理果樹
對果樹進行合理的施肥管理,使果樹能夠保持良好的長勢,具有更強的抵御病蟲害的能力。在果樹生長過程中要隨時觀察果樹的情況,一旦發現有病蟲害的跡象,要及時修理掉病枝,處理已經被害蟲蠶食的部分。特別是在夏秋季節,潛葉蛾高發的時間,尤其需要注意對果樹的栽培管理。
8優化果樹嫁接
果樹嫁接時間的選擇對于幼苗生長以及樹冠的形成具有重要意義,一般情況下果樹嫁接分為春季嫁接、夏季嫁接以及秋季嫁接三種不同形式。其中春季嫁接是在果樹萌芽階段進行,夏季嫁接則是在果樹枝條成熟之后,秋季嫁接的時間點為初秋。果樹的嫁接需要對樹枝進行切斷破壞,因此傷口容易受到氣候及病蟲害的侵擾,選擇較早嫁接可以讓傷口有更多的愈合時間,過晚嫁接的果樹生長形勢漸衰,果樹質量無法得到保證,因此春季嫁接更符合陜北地區果樹生長特點,同時要注重當時的天氣氣候情況,盡量選擇晴朗氣溫較高的時間段進行。果樹的品種繁多,每一種果樹都需要其特定的生長環境及氣候條件,也并不是每一種果樹都能很順利的完成嫁接,因此在果樹嫁接的過程中不僅要考慮時間段的選擇,還要充分了解不同品種的特點及嫁接方式。三年以內的幼苗嫁接采用的是苗木嫁接法,其特點是嫁接效果好,成果率高,能保持品種的優良特性;3至5年的果樹嫁接,其樹冠較大、分枝級次較多,因此需要根據原樹的生長情況選用“多頭高接”的方式,盡量保持樹冠維度,采用較高部位進行枝頭嫁接。
結語
總之,果品生產大量施用化學農藥和化學肥料,農藥殘留和重金屬超標已嚴重影響到果品質量安全,導致了果品質量及加工品品質下降,影響到果品的國際信譽和進出口貿易。因此要嚴把果品生產關,控制果樹栽培管理技術措施對果品安全的影響,生產出健康安全的果品。
參考文獻
[1]冉壁桃.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3):49-50.
[2]劉紅.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分析[J].魅力中國,2019(50):437.
[3]李元,杜芳,李磊等.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分析[J].現代園藝,2019(21):111-112.
[4]丁云.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的質量安全探討[J].種子科技,2020,38(8):50-51.
[5]張秀娟,張宇楠,于永華等.林業果樹種植技術及果品質量安全管理措施[J].種子科技,2019(14):53.
(朝陽市龍城區聯合鎮林業站?12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