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
摘要:音樂是情感傳達的主要藝術形式,鄉村音樂以其簡單、易懂、活潑的音樂風格成為西方音樂中的流行音樂,音樂當中大多數都是敘述人們的日常生活和勞動的狀態以及戀人們的愛情故事等,這些都是鄉村音樂的魅力所在。本文通過對鄉村音樂的特點與形式的探究,探討了鄉村音樂傳達基本價值觀、傳達思鄉情懷和傳達普通人的生活情感,通過一系列的分析感受到鄉村音樂的靈魂藝術表現,從鄉村音樂中尋找到精神寄托。
關鍵詞:鄉村音樂;情感傳達;音樂形式
鄉村音樂在日常生活時刻伴隨著人們,其音樂風格簡單、歡快已經成為人們生活中的一部份,在流行音飛速發展的今天,鄉村音樂只能做為經典被少數人所流傳。本文通過鄉村音樂的曲調比較簡單、歌詞非常通俗易懂的特點,探討了鄉村音樂最早期的家庭聚會自娛自樂的形式,發展到美國西部牛仔音樂形式,再到40年代的蘭草音樂,以及后來的酒吧音樂的形式,深刻的體會到鄉村音樂傳達的情感。
一、鄉村音樂的特點與形式
鄉村音樂最早期來自于美國是在當地流行的具有民族特色的一種音樂,其出現在20世紀20年代的美國,以曲調簡單,朗朗上口而源遠流長,歌曲的主要內容表達了當地人民的勞動生活、部分流浪人的厭惡孤寂、人民群眾對溫暖的向往,對安寧家園的期待之情。因此“鄉村音樂”被美國當地勞動人民稱為最喜愛的音樂形式,也是美國的“藍領音樂”。
(一)鄉村音樂的特點
鄉村音樂的特點就是曲調比較簡單,歌詞非常通俗易懂。首先在其唱法上有著比較明顯的特點,所謂鄉村音樂,其最早的唱法來源于一般民間人民群眾的普通嗓音演唱,其音樂曲調非常動聽、流暢,歌曲的結構也比較簡單容易被大眾所接受,一般分為歌謠體、二部曲式或三部曲式。鄉村音樂被稱為“藍領音樂”主要原因是因為在美國下層人稱之為“藍領”,鄉村音樂以其簡單通俗的特點被藍領所喜歡和傳唱,而且在其表演服飾上要求也不是很高,不必穿比較隆重的演出服,一般休閑服、牛仔裝甚至很隨意的皮草帽、旅游鞋都可以。
(二)鄉村音樂的形式
鄉村音樂在演唱形式上大多數以男、女獨唱為主,和最比較常見的有聲部小合唱。在不同時期鄉村音樂也表現了其不同的音樂形式,最早期的鄉村音樂是作為以家庭為主的自娛自樂形式的音樂,后來發展到美國西部又以牛仔音樂形式最為流行,到了40年代的蘭草音樂成為了鄉村音樂中影響頗大的音樂形式,而山地搖滾的出現改變了傳統鄉村音樂的形式,使鄉村音樂步入了上層社會,最富有活力的鄉村音樂形式就是酒吧音樂,以一種奔放、自由的音樂形式出現在戰后的南方酒吧。
二、鄉村音樂傳達的情感
(一)傳達基本價值觀
鄉村音樂通過其簡單易流傳的音樂形式形成了其特殊的藝術形象,可以通過音樂傳達其思想感情,反映出當時社會的人民的社會現實生活,鄉村音樂以口頭傳唱的形式表達了們的基本價值觀,在音樂當中反映了人民群眾對于沉溺癡迷于金錢與成功的觀點是不一樣的。
(二)傳達思鄉情懷
鄉村音樂起源于美國,在世界上由于旅行、移民而四處遷徙最多的就美國人,他們大多數都過著苦不堪言、背景離鄉的生活,所以在美國所流行的鄉村音樂中大部分的歌曲都傳達出人們強烈的思鄉情懷。例如美國經典鄉村音樂《500英里》,由美國歌手Hedy West創作,I'm five hundred miles away from home Tear drops fell on momma's note...歌詞中描述了一個異鄉游子遠離家鄉寒冷而孤寂,在距離家鄉幾百英里的他鄉遙望遠方,思念親人的思鄉之情。
(三)傳達普通人的生活情感
鄉村音樂具有曲式結構簡單、旋律優美、風格淳樸的特點,其內在的感染力較強,大多數在民間成為了邊舞邊唱的歡快形式的音樂,鄉村音樂的創作都基于一種觀念,就是歌手或者詞作者都是寫出自己當下的生活狀態為素材,歌詞常會寫到作者曾經的一些生活經歷,大多數都生活在窮困潦倒、饑寒交迫的環境下,即使過上了好日子,也時刻提醒著自己過往凄苦的經歷,正是因為音樂中存在的這類普通人的生活情感,才能讓更多人產生共鳴,使鄉村音樂得以源遠流長的傳承至今。
例如,《生活在普邀人愛情中間》這首歌的合唱詞就突出表現了對于家庭成員之間的愛與自豪感的留戀,強調了人們應盡力改造生活的責任感。準確地說,這就是人們對生活充滿夢想的真正含義。
結論
鄉村音樂的歷史悠久是跨越時空的橋梁,通過對鄉村音樂的賞析,感受到鄉村音樂的旋律之美,更加感受到其音樂所在的內涵和傳達的情感,其代表著作者和傳唱者的心情,更是作曲家通過鄉村音樂所表達出的時代縮影,通過探討鄉村音樂所傳達的基本價值觀、思鄉情懷和普通人的生活情感,可以深刻的體會到鄉村音樂的藝術魅力。而鄉村音樂是需要傳承和改變的,與此同時不忘初心更是鄉村音樂的一種發展趨勢,要使人們對鄉村音樂的追求得到升華,情操受到陶冶,就更要對鄉村音樂做進一步的探討和賞析。
參考文獻
[1]段月藝,陳雷.美國鄉村音樂背景下西方音樂對中國音樂教育的影響——評《美國鄉村音樂》[J].熱帶作物學報,2020,14(07):1509.
[2]王靜霞.鄉村音樂教育的現狀與發展研究[J].黃河之聲,2019,15(23):111-112.
[3]竹幾.鄉村音樂,白人男性主導?[J].看世界,2019,12(22):44-47.
[4]彭小爽,曹金.鄉村音樂藝術風格的本真探尋[J].農業技術經濟,2019,11(10):143.
[5]朱雅婷,余藝.淺析美國流行音樂[J].唐山文學,2019,16(08):44.
(廈門大學藝術學院?福建?廈門?36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