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宏奎
摘要:現如今,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我國各行業取得了長足的進步。林業是直接影響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基礎產業。目前,我國林業工程應用的科學技術也在不斷發展,有效地提高了林業生產效率。其中,抗旱造林技術對林業工程的發展有很大的影響。抗旱造林技術大大提高了林區林木成活率和林木覆蓋率,為工業生產提供了更多的原促進林業工程的發展。
關鍵詞: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措施
引言
我國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對自然環境也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壞。我國人口眾多,能源消耗量較大,資源浪費現象和環境問題十分突出。隨著國家環保政策的實施,加大了對天然林的保護力度,抗旱造林任務是工程建設的關鍵問題。加快抗旱造林任務的技術指導,實現林業工程效益目標,能夠有效推動我國林業工程實現跨越式發展。
1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存在的問題
1.1水資源稀缺
在林業工程的建設過程中,自然環境對其會產生直接而重要的影響。對樹木的生長而言,水分是不可或缺的,因此區域的水資源情況,對于林業工程的建設和發展會產生重要影響。我國幅員遼闊,東西和南北跨度都比較大,這就造成了不同區域在自然環境方面存在著很大的差異,其中水資源的地區分布也很不均衡,如在我國的西北和內陸地區,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十分嚴重,這些地區的水資源根本無法滿足樹木正常生長的需要,該區域的大部分植物會枯萎和死亡,干旱的環境給林業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挑戰。這是我國一些區域林業工程建設緩慢,樹木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
1.2林業工程抗旱樹種的選擇
由于不同地區的氣候和土壤特征不同,需要在不同地區種植的植被也不同。在樹種選擇過程中,一方面要考慮樹種是否適合當地環境,另一方面也要考慮當地環境是否適合種植被子。因為植樹的目的是明確的,即抗旱,然后植樹。各種種植不應盲目,應合理分析。從目前的情況看,我國林業工程抗旱林的種植情況并不理想。雖然有關專家及其組織反復闡述了在林業工程造林中選擇適宜的植被的重要性,但由于監管不力,實施情況也比較粗心和不負責任。在這方面,作者認為抗旱樹種的選擇直接影響到抗旱林的發展。達到預期的工作效率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抗旱選種是林業工程未來發展的第一個突破。有必要就如何選擇和利用種子進行足夠的嘗試和討論。
1.3林業工程抗旱造林實際操作方面
近年來,我國加大了基于林業工程的重視,林業工程實踐趨于增多,相應的林業工程抗旱技術也有顯著進步。但反映到林業工程種植數據方面,抗旱造林技術實際操作仍不樂觀,抗旱造林效率不高。究其原因,一方面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工作較為專業,需緊密結合當地情況,嚴格遵循抗旱造林的操作步驟進行,如在工序銜接上出現問題,容易降低樹種成活率;另一方面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實施需要做好工作監督,但受制于當地對抗旱造林的重要性認知不足,以及過于重視抗旱造林技術的短期效果等因素,抗旱造林技術開展實施及實際操作仍存在一定阻力。
2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措施
2.1加強水資源管理
干旱地區開展造林工作,首先要解決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沒有水源任何植物都不能生存,要把水資源的貯存利用擺在突出位置。加強對水資源的管理利用,科學調配水源,興建水源存儲工程,采用節水設施,保證樹木用水需要,為提高樹木存活率提供充足水源。
2.2選擇合理的樹種
由于不同地區地理位置的限制,不同的種植方法是可取的。除從這個角度種植樹木外,還必須改善土壤環境,以適應一定的樹種。具體來說,不同樹種的土壤固結能力不同。在容易發生土地荒漠化的地區,可以有選擇地種植一些更合適的樹種,即那些能力更強的樹種。然而,除了土壤適宜性之外,樹種的選擇還應基于多種因素,包括氣候、溫度、濕度、樹種壽命和當地文化。最重要的是交通和經濟因素的混合。因此,合理選擇樹種是一個非常專業的事實。這不是時間問題。這就要求在選擇植被類型時,必須找有豐富知識和經驗的人作為專業指導,不能草率行事。合理的樹種選擇可以有效提高抗旱造林的實際效益。然而,抗旱造林的實際效益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要想顯著提高抗旱造林的效率,就需要進行綜合分析。我國缺乏相關數據。因此,近年來各大高校應充分重視和鼓勵相關課題。
2.3做好造林區域的整地操作
林業工程開始實施前,要整理土地,為植被創造更好的生長環境,以此提高林業工程造林的整體成活率。從林業工程抗旱造林實踐結果看,做好造林區域的整地操作,可以同步達到土壤含水量提高、墑情保持及水分積蓄的效果。此外,造林整地,還能夠改善土地土質的質量,加快土壤熟化過程,提高土壤肥力。與此同時,通過造林整理,還能夠使土層得到充分光照,消滅土壤病蟲害。在造林的時間節點上,應在造林開始前5-6個月進行整地,也可選擇之前一季雨季時段。如造林區域地質氣候較為干燥,在進行整地操作時,一是堅持植被保護及保土蓄水這一整地原則;二是在樹坑形式及規格上,可采取中魚鱗坑,規格大小設定為60cm×40cm×40cm;三是為進一步改善地塊土壤活力,可以在整地過程中增添一些肥料,讓后續樹苗能夠達到更高標準的抗旱表現。
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生產對林業資源需求量的不斷加大,人們對對抗旱造林技術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關技術人員應積極響應國家的號召,在生產實踐的過程中結合現有問題繼續探索更為先進、科學的種植技術,改善干旱地區的水資源匱乏問題,對樹種進行優化選擇,同時做好施工過程中的規范化管理,從根本上提高造林成活率。
參考文獻
[1]高年勇.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的相關問題及應對措施[J].農技服務,2019,34(21):48.
[2]仲冰.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措施[J].科學技術創新,2019(31):127-128.
[3]易延偉.論林業工程抗旱造林技術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20(9):192.
[4]姜秀榮.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的相關問題及對策研究[J].民營科技,2020(8):225.
[5]王玉凱.林業工程中抗旱造林技術的問題及措施[J].農民致富之友,2020(15):145.
(新疆昌吉市佃壩鎮人民政府?新疆?昌吉?83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