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婷婷 (興義民族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
學前教育專業作為我校師范類專業認證的試點專業,在制定出符合專業認證的基本理念的人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基礎上,構建出能夠實現畢業要求的課程體系。這就對每門課程的目標制定、落實、考核提出了全新的要求,必須對課程體系中的各門課程按照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進行教學改革。本文以學前教育專業的核心課程“幼兒園課程”為例,通過教學改革實現課程教學對畢業要求的支撐,以符合師范類專業認證的標準要求。具體包括課程標準的修訂、課程內容的重組、教學方法的改進、學業成績評定的優化四個方面。

表1 課程目標對畢業要求的支撐
“幼兒園課程”的教學改革,首先要修訂本課程的課程標準,這是因為有利于學生知曉整個課程的教學目標、要求和課程評價方法,也有利于學校主管部門對本課程進行審核、管理和評價。按照師范類專業認證標準修訂幼兒園課程的課程標準,不僅要關注本課程的學科邏輯,更要關注本課程對培養目標、畢業要求的支撐。明確本課程能夠支撐畢業要求的課程目標、內容及教育教學活動,進而制定出學生完成學習活動后的評價考核方式,以考查學生是否達到學習目標,以及衡量本課程教學的效果,最終完成評估本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度。即修訂后的課程標準必須包括三個方面:本課程的目標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關系、本課程內容對課程目標的支撐關系、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的考核評價。
本課程所設置的5 項課程目標,不同程度地支撐了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畢業要求的4 個維度8 個方面11 點,具體可見表1。
本課程目標對畢業要求的支撐,除了體現于課程目標本身設置的合理性,還體現于本課程內容能夠有效地支撐課程目標的實現,具體支撐情況見表2。
對學生學業成績進行客觀合理的評價,以分析判斷是否實現本課程的教學目標及教學效果,進而證實本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具體見表3。
為了徹底改變本課程偏重理論教學的傾向,授課教師團隊設計了一系列體現實踐性知識與技能的教學內容,以及體現我校學前教育專業特色的本課程特色教學內容。將課程內容體系分為理論教學內容、實踐教學內容、特色教學內容三個部分。
在篩選組織“幼兒園課程”的教學內容時,首先,將關于“幼兒園課程”的所有教材做了對比分析,決定以華東師范大學朱家雄教授編著的《幼兒園課程(第二版)》為主講教材,可參見本文的表2。
實踐教學是理論教學內容的補充與完善,能夠進一步加深學生理解與應用幼兒園課程理論知識的能力,通過實踐教學內容可以提高學生分析評估幼兒園不同結構活動,收集整理幼兒園課程資源,設計并初步組織實施幼兒園教育活動的能力。可參見本文表2 中的具體實踐教學內容。
本課程的特色教學內容體現在,以基于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的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利用與園本課程建設為例,講解第六章幼兒園課程資源與園本課程。以貴州少數民族文化為例,不僅能夠使學生更加深入的理解幼兒園課程資源開發利用的原則、條件、方法、途徑以及園本課程之“本”的準確內涵。還由于我校“三性一型”中民族性的辦學定位、民族文化與幼兒教育的專業特色,以及貴州民族地區眾多幼兒園開展融入少數民族文化的園本課程現狀。

表3 學生達成課程目標的考核評價
實現本課程教學目標的關鍵是圍繞課程內容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開展一系列教學活動,此過程也是本課程實現畢業要求支撐的關鍵所在。授課教師在教學設計上,教學方法的運用上,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保證教學質量。本課程主要運用了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法、合作探究教學法、實踐教學法。
混合式教學就是要把傳統教學的優勢和網絡化教學的優勢結合起來,讓學生在課前自主學習“愛課程”在線學習平臺上華東師范大學朱家雄教授教學團隊所錄制的“幼兒園課程”教學視頻。同時,查閱本課程教師在“學習通”線上學習平臺所推送的相關學習資料,完成課前的線上學習任務。在線下教學過程中,則深入講解線上教學視頻中的教學難點和重點,提供相應案例進行分析,并利用“學習通app”組織學生開展課堂討論、發言、習題,使學生充分吸收內化理論知識。
合作探究教學法能夠將自主學習、討論交流、深入探索、分享匯報等學習活動有機整合。讓全體學生分成學習合作小組,小組成員協作完成本課程的學習任務。就幼兒園課程相關問題開展課堂討論,調查收集幼兒園課程的相關學習資料,匯報展示小組合作編寫的幼兒園課程方案,分享本課程的學習經驗,交流學習體會等。
實踐教學法是配合每章理論知識學習的一系列課程實踐項目,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對于幼兒園課程的實踐操作能力。校內實踐項目主要是編寫幼兒園五大領域不同結構程度的活動方案,并開展模擬實踐。幼兒園實踐項目主要有討論分析幼兒園教材、教師教案;觀察記錄幼兒園教學活動、游戲活動、戶外活動的組織實施;分析審思當前幼兒園課程改革存在的問題,提出針對性的改進建議。社會實踐項目主要是搜集整理幼兒園課程資源。
為全面、客觀地評價出學生學完本課程后所達成的課程目標程度,以最終證實本課程對畢業要求的支撐效果。本課程以科學、有效、發展現作為評價準,關注到學生學習本課程的全過程,包括課前的線上學習、課后的作業完成、課堂的參與投入。圍繞本課程的目標體系,在教學過程中逐一考核學生的學習狀況,以實現課程目標體系的一一落實,以及教學效果的及時反饋,可參見本文表3 中的考核內容及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