閆謐 馬俊琦 王妍心
(1 河南省鄭州市第七人民醫院 鄭州450016;2 河南省鄭州市心血管病醫院麻醉科 鄭州450016;3 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 河南鄭州450052;4 新鄉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麻醉科 河南衛輝453100)
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具有創傷小、安全性高、恢復快等優點,是治療子宮肌瘤的常用術式,但手術創傷、術中建立人工氣腹等會引起應激反應,造成血流動力學改變,同時刺激胃腸道,增加嘔吐、惡心等不良反應發生率,不利于術后恢復[1~2]??茖W合理地制定麻醉方案,是手術順利實施的關鍵。瑞芬太尼、異丙酚具有對人體生理干擾小、起效快等優點,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隨著臨床應用發現,異丙酚具有抑制外周血管擴張、運動中樞等作用,瑞芬太尼作用時間短,會與納洛酮發生拮抗作用,引起心動過緩、嘔吐等不良反應,難以達到理想效果[3~4]。本研究旨在分析子宮肌瘤行腹腔鏡手術使用舒芬太尼聯合異丙酚麻醉效果?,F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9 年1 月~2020 年4 月擬在我院行腹腔鏡手術治療86 例子宮肌瘤患者,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試驗組和對照組,各43 例。試驗組病程 1~5 年,平均病程(2.48±0.41)年;年齡 26~50歲,平均年齡(38.24±3.48)歲;肌瘤類型:黏膜下肌瘤8 例,漿膜下肌瘤10 例,肌壁間肌瘤25 例。對照組病程2~6 年,平均病程(2.46±0.38)年;年齡24~52 歲,平均年齡(38.39±3.41)歲;肌瘤類型:黏膜下肌瘤6 例,漿膜下肌瘤11 例,肌壁間肌瘤26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
1.2 入組標準 (1)納入標準:ASA 分級為1~2級;行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剔除術;簽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標準:過敏體質;子宮內膜惡性病變;入組前3 個月內使用血管活性藥物;嚴重肝腎功能障礙;血液系統疾病。
1.3 治療方法 術前禁食禁飲,入室后開放上肢靜脈通道,對各項生命體征、血氣分析指標密切監測。麻醉前30 min,肌肉注射阿托品(國藥準字H34023134)0.5 mg、苯巴比妥鈉(國藥準字H31020502)0.1 g。面罩吸氧,設置氧流量為 3 L/min。靜脈注射咪達唑侖(國藥準字H20153019)0.15 mg/kg、維庫溴銨(國藥準字H20063122)0.1 mg/kg 行麻醉誘導。氣管插管后,對照組行靜脈靶控輸注瑞芬太尼(國藥準字 H20143315)0.5 μg/kg、異丙酚(國藥準字 H20143369)4~8 mg/kg,根據患者情況,選擇性注射維庫溴銨0.6 mg/kg,以維持肌肉松弛,手術結束前5 min 左右停止輸注。試驗組靜脈微注泵輸舒芬太尼(國藥準字H20054172)0.5 μg/kg、異丙酚4~8 mg/kg,間斷注射維庫溴銨0.6 mg/kg,以維持肌肉松弛,舒芬太尼在肌瘤剔除即刻停止輸注,手術結束前5 min 左右停止輸注異丙酚。
1.4 觀察指標 (1)血流動力學,用心電檢測儀檢測兩組麻醉前(T0)、建立氣腹 10 min(T1)、術畢(T2)、氣管拔管后 30 min(T3) 時平均動脈壓(MAP)、心率(HR)。(2)術后麻醉恢復情況,包括蘇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3)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嘔吐、心律失常、腹部不適等。
1.5 統計學方法 應用SPSS21.0 統計學軟件分析數據,用()表示計量資料,用t檢驗;以率表示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 兩組T0 時MAP、HR比較,無明顯差異(P>0.05),T1、T2、T3 時兩組MAP、HR 較 T0 時均不同程度升高,但試驗組MAP、HR 低于對照組(P<0.05)。見表 1。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

表1 兩組血流動力學比較()
注:與同組 T0 時相比,*P<0.05。
HR(次 /min)T0 T1 T2 T3對照組試驗組組別 n MAP(mm Hg)T0 T1 T2 T3 t P 43 43 77.84±6.24 78.01±6.19 0.127 0.899 89.28±6.43*83.96±5.95*3.982 0.000 86.35±7.05*82.79±6.35*2.460 0.016 85.46±5.42*81.17±5.74*3.563 0.001 77.13±4.45 76.95±4.39 0.189 0.851 88.50±6.48*83.34±7.01*3.545 0.001 87.69±7.24*81.85±7.16*3.761 0.000 84.39±4.38*80.17±5.46*3.953 0.000
2.2 兩組術后麻醉恢復情況比較 試驗組術后蘇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見表 2。
表2 兩組術后麻醉恢復情況比較(min,)

表2 兩組術后麻醉恢復情況比較(min,)
組別 n 蘇醒時間 定向力恢復時間 自主呼吸恢復時間對照組試驗組43 43 t P 11.40±2.96 7.07±2.05 7.886 0.000 26.21±6.85 20.17±6.14 4.306 0.000 7.30±2.17 4.22±1.19 8.161 0.000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對照組出現腹部不適 2 例,心律失常 1 例,惡心 3 例,嘔吐 3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20.93%(9/43);試驗組出現腹部不適1 例,惡心1 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4.65%(2/43)。試驗組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χ2=5.108,P=0.024)。
腹腔鏡子宮肌瘤剔除術能在切除病灶基礎上,減小對腹腔其他臟器的干擾,盡可能減小手術創傷,保留子宮完整性,維持患者生育功能,是治療子宮肌瘤的重要措施[5]。但受手術體位、建立氣腹等因素影響,可導致患者出現應激反應,對循環、呼吸系統功能造成影響,增加手術風險。異丙酚具有起效迅速、可連續輸注、在體內不易產生聚集等優點,能通過增強γ-氨基丁酸,產生遺忘、催眠、鎮靜等作用;能減少機體氧自由基功能,保護腦組織,是臨床常用的麻醉藥物,但單一使用易引起減緩心率、降低血壓等不良情況,需與其他藥物聯合使用[6~7]。瑞芬太尼屬于U 型阿片受體激動劑,注射后1 min 即可與體內組織和血液中的非特異性酯酶迅速水解為無活性代謝產物,使血腦達到平衡狀態,但作用時間短,難以達到理想的麻醉效果[8]。
本研究結果顯示,試驗組MAP、HR、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術后蘇醒時間、定向力恢復時間、自主呼吸恢復時間短于對照組(P<0.05),提示靜脈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異丙酚可提高手術安全性,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縮短術后恢復進程。分析原因在于,舒芬太尼具有鎮痛作用強、起效快、消除快、作用時間持久等優點,是一種新型的阿片受體激動劑,能夠高度選擇性作用于U 型阿片受體,通過結合阿片類U 受體中U1受體,起到鎮靜作用。另一方面,舒芬太尼能通過影響小丘腦垂體區肽能神經元,拮抗手術過程中腎上腺素、皮質醇、去甲腎上腺素分泌,減輕機體應激反應;促進內皮血管擴張,對兒茶酚胺物質釋放形成抑制,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9~10]。舒芬太尼能使胃腸感神經興奮性降低,拮抗兒茶酚胺釋放;對胃細胞分泌起到促進作用,增強胃腸道的生理活動,降低人工氣腹對胃動力影響,減輕胃腸道損傷,減少并發癥發生。綜上所述,腹腔鏡下子宮剔除術中使用靜脈靶控輸注舒芬太尼、異丙酚麻醉效果較佳,能維持血流動力學穩定,術后恢復快,安全性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