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娜
(河南省鄭州市第九人民醫院 鄭州45005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臨床中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氣流阻塞呈進行性發展,嚴重危害人們生命安全[1]。COPD 發病后主要累及肺臟并引起全身不良反應,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與身心健康[2]。近年來無創通氣(NPPV)迅速發展,避免了機械通氣的諸多劣勢[3]。舒利迭是長效β2受體激動劑,具有脂溶性高,容易穿透細胞膜,肺組織濃度高,停留時間長等特點[4]。本研究針對COPD 患者使用舒利迭與NPPV 聯合治療,旨在探討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納入2018 年1 月~2020 年1 月我院收治的COPD 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00 例為研究對象,隨機分為對照組和實驗組,各50 例。對照組男 25 例,女 25 例;年齡 65~73 歲,平均年齡(68.8±4.1)歲;病程 4~7 年,平均(5.8±1.2)年。實驗組男24 例,女 26 例;年齡 66~75 歲,平均年齡(68.4±5.5)歲;病程 4~7 年,平均病程(5.7±1.1)歲。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符合COPD 并呼吸衰竭臨床診斷標準;符合舒利迭及NPPV 治療適應證;患者意識清醒并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近期使用過糖皮質激素的患者;肺功能不全的患者;肺癌等病情易擴散的患者;意識不清醒患者。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 控制患者原發疾病癥狀,防止發生進一步感染。并根據初期治療情況給予患者機械通氣處理,達到減輕肺水腫、改善肺順應性的目的。防治并發癥發生,維持水電解質平衡、鎮靜,并接受解痙、平喘、祛痰、抗感染等綜合治療。對患者進行常規基礎治療之后幫助患者進行相應的NPPV 治療,依據具體情況早晚予以BiPAP 無創呼吸機輔助呼吸。呼吸模式(S/T):吸氣壓12~20 cm H2O(1 cm H2O=0.098 kPa),呼氣壓 4~7 cm H2O,根據動脈血氣分析和經皮血氧飽和度調整,持續治療7 d。治療操作后對患者體征以及相應指標進行密切關注,降低治療過程中異常反應發生。當出現異常情況時,醫護人員根據患者的實時指標采取相應的措施。
1.2.2 實驗組 實驗組在對照組基礎上聯合舒利迭(注冊證號H20150324)進行吸入式聯合治療,1 吸/次,2 次 /d,維持治療 7 d。
1.3 觀察指標 (1)兩組臨床療效比較。顯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明顯減少,體溫逐漸恢復,患者病態體征明顯減少。經過胸片檢查患者炎癥陰影消失,血氣分析顯示患者的呼吸衰竭癥狀明顯好轉;有效:治療后臨床癥狀有所緩解,體溫開始正常,病態體征出現變化,胸片檢查患者炎癥陰影明顯縮小,血氣分析顯示患者的呼吸衰竭癥狀出現好轉;無效:治療后臨床癥狀以及各項指標顯示患者癥狀沒有明顯改善甚至出現加重。總有效率=(顯效例數+有效例數)/總例數×100%。(2)兩組肺功能指標比較。包括第1 秒呼氣量占預計值百分比(FEV1%)、第1 秒呼氣量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以及6 min 步行距離(6MWT)。(3)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包括咽部不適、上呼吸道感染、皮疹等。
1.4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5.0 統計學分析處理,計量資料以()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用χ2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例(%)]
2.2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治療后實驗組的肺功能指標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表2 兩組肺功能指標對比()
注:與同組治療前比較,*P<0.05;與對照組治療后比較,#P<0.05。
m)FEV1(L) FEV1%(%) FEV1/FVC(%)實驗組50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3.28 279.62±38.16*262.52±31.59 305.93±40.31*#1.44±0.32 1.95±0.41*1.51±0.26 2.69±0.35*#34.85±6.23 38.52±6.45*33.91±6.11 40.12±5.85*#51.62±8.42 58.43±8.54*52.38±8.12 69.34±7.66*#
2.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 實驗組不良反應總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 3。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對比[例(%)]
近幾年COPD 并發呼吸衰竭的發病率逐年上升,臨床治療第一步便是給予患者足夠的通氣壓力并保證患者在治療過程中的通氣頻率,進而保障患者有足夠有效通氣,從而提高患者的治療療效[5]。目前對于COPD 的病因未完全明確,普遍認為與氣道、肺實質和肺血管的慢性炎癥反應有關,炎癥介質使肺結構破壞,造成氣道阻塞。近年來NPPV 的迅速發展避免了機械通氣的缺點,成為呼吸衰竭的主要治療手段,為其他治療方法發揮療效爭取時間,降低了氣管插管率及致死率。
本研究結果顯示,實驗組臨床療效明顯優于對照組,且肺功能指標的恢復情況也相對對照組較好,治療后不良反應發生率明顯較對照組低(P<0.05)。表明該治療方案在臨床治療過程中,利用價值較高。同時,還可以有效保證患者治療過程中的安全性。主要的優勢在于NPPV 治療可以有效使氣體進入到透氣不足的肺泡內,從而可以緩解患者通氣狀況[6]。而舒利迭是長效β2受體激動劑的混合吸入制劑,具有脂溶性高、穿透細胞膜強、局部應用后肺組織濃度高、停留時間長等特點。兩者聯合應用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輸送氣體的情況,改善患者氣道高反應狀態,可以在保證患者治療率的基礎上降低患者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質量,保證治療中的安全性[7]。綜上所述,對患者使用舒利迭與NPPV 聯合用藥進行治療COPD 并呼吸衰竭其臨床效果較好,患者經過治療后總有效率明顯較高,患者肺功能恢復情況也明顯較好。同時,患者在經過治療后的臨床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明顯較低,其治療方案安全有效,值得在臨床中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