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志紅 王 湞 張艷琴 曾 洋
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〇八醫院麻醉科,江西鷹潭 335000
連臺手術即接臺手術,指前臺手術實施結束后進行的手術,其開始時間與前臺手術完成時間密切相關,由于其開始時間受到前臺手術時間的限制,因此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易造成術前禁食禁飲時間延長,引起術后高血糖癥及胰島素抵抗,導致不良預后[1-3]。有報道指出,術前長時間禁食禁飲可造成部分擇期連臺手術患者低血糖反應,進而提高手術的風險性[4]。加速康復外科理念(FTS)基于循證醫學一種全新的臨床干預理念,近年來,隨著FTS 在臨床各科應用,已成為一種重要的臨床干預手段[5]。基于此,本研究將該理念用于手術室護士術前禁食禁飲的臨床干預中,以探討基于FTS 理念的手術室禁食禁飲干預對連臺手術患者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島素(FINS)、胰島素抵抗指數(HOMA-IR)及不良反應的影響,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8年12月~2019年12月在解放軍聯勤保障部隊第九0 八醫院收治的100例連臺手術患者。納入標準:年齡18歲以上,耐受連臺手術,交流溝通能力正常,本研究通過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患者及家屬知情并簽署同意書。排除標準:合并嚴重肝腎功能障礙,凝血功能障礙,中樞神經功能障礙,嚴重并發癥,精神異常,臨床病歷資料不全,不可控性糖尿病與高血壓,妊娠及哺乳期婦女,依從性差患者。采用隨機數字法將其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50例。對照組中,男26例,女24例;年齡22~65歲,平均(46.55±5.84)歲;手術類型:普通外科手術25例,骨科手術17例,泌尿系手術8例。觀察組中,男24例,女26例;年齡22~67歲,平均(46.90±6.35)歲;手術類型:普通外科手術22例,骨科手術18例,泌尿系手術10例。兩組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采用連臺手術常規干預,參照美國麻醉醫師協會(ASA)頒布成年人手術術前禁食禁飲標準[6],手術室護士不參與患者飲食干預。觀察組在常規干預的基礎上,采取基于FTS 理念手術室禁食禁飲干預,具體措施如下。①成立FTS 手術室干預小組:術前與手術醫師、麻醉師及病房護士溝通,了解并掌握患者病情及手術、麻醉方式及手術可能需要時間,告知患者及家屬手術內容、手術注意事項及可能出現的并發癥,并積極、耐心向患者及家屬講解FTS 理念臨床療效情況,并根據患者心理狀態給予針對性心理指導。②術前1 d:完成患者病情及手術方案相關方面文獻資料查閱并總結歸納,遵循ASA 頒布術前禁食禁飲標準、參照《中國加速康復外科圍術期管理專家共識(2016)》[7]及術前禁食禁飲書面指導書基礎結合患者自身情況自行設計禁食禁飲方案,告知患者在禁食開始前正常飲食,講解術前禁食禁飲的重要性及自行延長禁食禁飲的危害性,以緩解或消除患者緊張情緒;對無胃腸道動力障礙者術前6 h 禁食固體飲食,術前2 h 禁食流質,對于非糖尿病患者,術前2 h 可飲用300~400 mL 葡萄糖水。③術中觀察患者手術動態情況:保持與病房護士聯系,以便相互配合,保證連臺手術順利進行,如遇特殊情況致手術時間延遲,及時通知病房護士做好相應準備,根據具體情況做好術前禁食禁飲方案調整。
①比較兩組的禁食禁飲時間,禁食禁飲時間指術前最后1次飲食或飲水至麻醉開始的時間。②比較兩組的術前及術后1、3、5 d 的FPG、FINS 水平,分別于采集患者術前及術后1、3、5 d 外周靜脈血3 mL,FPG采用德國羅氏活力血糖儀測定,FINS 采用化學發光法測定。③比較兩組術前及術后1、3、5 d 的HOMAIR 情況,HOMA-IR=FPG×FINS/22.5。④根據患者主訴,比較兩組的口渴、饑餓等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采用SPSS 21.0 統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 檢驗,多組間比較采用方差分析;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觀察組的術前禁食時間、禁飲時間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1)。
表1 兩組術前禁食禁飲時間的比較(h,±s)

表1 兩組術前禁食禁飲時間的比較(h,±s)
組別例數 禁食時間 禁飲時間對照組觀察組t值P值50 50 12.27±2.41 9.85±2.16 5.287<0.001 9.77±2.16 6.23±1.78 8.943<0.001
兩組術前的FPG、FINS 及HOMA-IR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術后1 d,兩組的FPG、FINS 及HOMA-IR 水平升高,之后呈進行性下降(P<0.05);觀察組術后1、3 d 時FPG、FINS 及HOMA-IR 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2)。
觀察組的口渴、饑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表3)。
臨床中,由于受到禁食禁飲缺少規范化管理及各相關科室缺少交流原因影響,造成手術患者對術前禁食禁飲的依從性差,患者機體過早進入應激狀態及分解代謝情況發生,導致手術風險及術后并發癥升高,進而延長患者康復時間[8]。對連臺手術患者而言,由于手術時間不確定性,患者術前沒有具體禁食禁飲通知,均告知患者術前晚22∶00 開始禁食,午夜開始禁飲,甚至部分醫院醫生告誡患者晚餐后即開始禁食禁飲,這種“一刀切”長時間禁食禁飲方式存在諸多弊端,對連臺手術患者身體造成口渴、饑餓、虛脫、血糖代謝異常、胰島素抵抗等諸多不良反應,降低患者機體免疫功能,對手術效果造成巨大影響[9-10]。
表2 兩組手術前后FPG、FINS 及HOMA-IR 水平的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前后FPG、FINS 及HOMA-IR 水平的比較(±s)
與本組術前比較,cP<0.05;與對照組同期比較,dP<0.05
組別例數 FPG(mmol/L) FINS(pmol/L) HOMA-IR對照組術前術后1 d術后3 d術后5 d F值P值觀察組術前術后1 d術后3 d術后5 d F值P值50 5.51±0.52 11.34±3.13c 7.42±1.77c 6.56±0.58c 105.870<0.001 39.89±11.56 130.21±28.77c 71.08±15.43c 40.22±3.70 98.260<0.001 1.87±0.45 18.22±4.27c 6.05±1.33c 2.00±0.51 76.640<0.001 50 5.47±0.49 9.54±2.25cd 6.71±0.63cd 6.54±0.50c 75.320<0.001 40.05±12.63 119.54±27.59cd 55.22±13.17cd 40.31±3.59 69.750<0.001 1.92±0.49 14.37±4.11cd 4.58±1.25cd 2.02±0.53 43.770<0.001

表3 兩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近年來,我院開展并加強基于FTS 理念管理,要求手術室護士實施禁食禁飲干預,取得顯著干預效果。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的術前禁食時間、禁飲時間短于對照組,口渴、饑餓不良反應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FTS 理念手術室禁食禁飲干預可明顯減輕連臺手術患者身體不良反應。同邊海燕等[11]研究結果一致。糖代謝紊亂及胰島素抵抗是影響連臺手術患者不良預后的獨立危險因素,臨床研究表明,通過術前適當補充碳水化合物能刺激內源性胰島素釋放,有助于減輕胰島素抵抗[12],此外,術前補充碳水化合物使患者在手術一開始具有一定量的糖原儲備,而有助于減少術中糖原消耗,維持正常血糖水平,減輕胰島素抵抗,降低應激反應,維持機體正常功能平衡,促進術后康復[13-14]。本研究結果顯示,兩組的術后FPG、FINS 及HOMA-IR 水平顯著升高,之后呈進行性下降;但觀察組的術后1、3 d 時FPG、FINS 及HOMA-IR 水平均低于對照組(P<0.05)。提示基于FTS理念手術室禁食禁飲干預對改善連臺手術患者血糖代謝及胰島素抵抗的效果顯著。同吳光理等[15]報道結果一致。其原因可能與術前2 h 給予患者飲用葡萄糖水,糖原儲備提高患者體內糖原儲備有關[16]。
綜上所述,基于FTS 理念手術室禁食禁飲干預可縮短連臺手術患者術前禁食禁飲時間,改善糖代謝及胰島素抵抗水平,減少或減輕不良反應,臨床干預效果滿意,值得進一步推廣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