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鄭健峰
中國成都人力資源服務產業園(以下簡稱“成都人才園”)充分發揮國家級產業園平臺優勢,圍繞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人力資源協同發展開展全面戰略合作。今年2月,重慶市璧山區在蓉“人才飛地”落戶成都人才園,并選派2名工作人員常駐,開展招才引智、招商引資、區域發展交流等工作,打造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人才協同平臺示范樣板,助力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發展。
重慶市璧山區駐成都人才園“人才飛地”在空間布局上設置了會客區、辦公區、營商環境展示區及項目洽談區,總面積約為69.46平方米。在功能設置上,搭建了人才黨建活動平臺、雙引工作集聚平臺、璧山城市宣傳平臺、創新創業孵化平臺、學習合作交流平臺,開展人才黨建活動、招才引智、招商引資、項目孵化培育等活動。在作用發揮方面,“人才飛地”不僅是璧山“雙招雙引”的前沿窗口,同時也是璧山實現項目孵化培育、宣傳城市品牌環境的前沿陣地,有利于打通人才、資金、項目瓶頸,共享人才、資金、項目資源,實現“人力、資金、項目流入璧山”“人才在成都、貢獻回璧山”“項目在成都、轉化在璧山”等多種功能。
從璧山區“人才飛地”建設整體上看,以“人才飛地”為抓手的人才協同模式較為新穎,至少呈現出三個特點。一是“人才飛地”物理空間較小,但其功能設置和作用發揮較大。二是“人才飛地”投入成本較小,但其收益產出較大。三是“人才飛地”點位布局較小,但其輻射范圍較大。
同時“人才飛地”還有四方面的功能價值。一是破解地方招商引才難題。通過跨行政區域建設飛地孵化器,將研發、生產兩地化,實現人才的“不求所有,但求所用”,探索將傳統的“本地筑巢”轉變為“鄰鳳筑巢”的柔性引才模式;二是鏈接中心城市優質資源。“人才飛地”可鏈接成都優質公共服務和社會資源,承接全市產業功能區產業外溢以及有意落地四川的省外項目,為入駐地解決資源項目缺口問題。三是提供地方品牌展示窗口。“人才飛地”憑借區位、流量、信息優勢,作為地方對外展示品牌的宣傳窗口,為地方發展立品牌、引流量。四是實現人力資源區域協同。“人才飛地”可通過柔性引才讓中高端人才服務入駐本地,也可將入駐地的人力資源向外輸出,解決入駐地就業問題,將點對點的人才協作延展至區域人力資源全鏈條協同發展。
著眼“育”,打造產教融合型“人才飛地”。要以人才培育、品牌孵化、服務當地為功能定位,圍繞培育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城市規劃等領域緊缺人才,采取“理論+實地”“項目+技術”的培訓方式,梯次培養各領域專業緊缺人才,使“人才飛地”成為助推當地發展的人才培育基地。要深入挖掘當地特色文化品牌,為本土企業提供產品孵化、形象包裝、市場開拓等服務,使“人才飛地”成為本土企業的品牌孵化基地。要積極開展本土企業聯誼活動,促進企業之間合作,為本土企業培養經營管理、融資及專業技術人才,使“人才飛地”成為本土企業的綜合服務基地。
著眼“聚”,打造產業聯結型“人才飛地”。要結合當地特色產業和支柱產業,定期圍繞產業發展定位、產品研究開發等核心內容組織交流研討,以產業為紐帶聯接專家學者人才。要加強與駐地高校、研究院、行業協會等合作,鼓勵其在當地重點產業園區設立博士、博士后工作站,以園區為依托,匯聚高新技術人才。要鼓勵企業以靈活的方式引進部分特殊人才,發揮人才的集聚效應,組建行業專家智庫,釋放人才更大潛能。
著眼“引”,打造雙招雙引型“人才飛地”。要瞄準本土籍在外優秀人才,常態化開展情感聯絡、政策導引、異地服務三項工作,實現“平臺在飛地、人才回當地”。要加強“人才飛地”經費保障,抽調精干力量駐點工作,明確高層次人才引進、項目招引落地目標任務,打通“雙招雙引”關鍵環節。要加強與駐地高校、中介機構、獵頭公司合作,采取政府購買第三方服務方式,匯聚和招引各地英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