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健
金堂縣現有農村轉移就業勞動力21.75萬人。春節期間,大量外出務工人員集中返鄉回鄉,全縣特別是農村地區疫情防控面臨很大挑戰。金堂縣人社局緊密結合縣域經濟社會發展態勢,認真研判務工人員返鄉后防疫形勢和服務需求,聯動發力、多措并舉,全力推動外出務工人員安全返崗和就近就業,助力全縣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推進。
建立“一對一”重點企業服務聯系制度,提供精準招工服務。1—3月,共舉辦線上線下招聘會48場,累計為925家(次)企業提供就業崗位2.1萬余個(次),達成就業協議3126人。通過發布用工信息、張貼招工宣傳海報等方式鼓勵返鄉農民工就近就地就業。截至目前,已返崗56908人,其中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910人。提前謀劃外出務工人員返崗復工服務保障,指導外出務工人員有效落實防疫舉措。對沿海等重點外出務工地區開展跨區域對接,引導務工人員有序安排務工行程。同時,在縣內各客運站設置外出務工人員服務點,為外出務工人員提供咨詢、代(購)票等服務。依托“962110”就業援助熱線開展就業困難群體認定,積極落實社保補貼、崗位補貼。開發儲備勞動保障協理員、交通協管員等公益性崗位180個,過渡性安置因疫情無法返崗的農民工。整合各類網絡培訓資源,引導暫不能復工農民工在線提升技能水平。
在當前形勢下,金堂縣把企業復工滿產和穩就業工作作為兩項重點工作來抓,完善就業優先政策,健全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舉措。
加速落實就業“返、補、貼”和社保“減、免、緩”惠企政策,扎實開展“送政策、幫企業、送服務、解難題”專項行動。加快推動淮州新城、天府水城、金堂縣食用菌產業園三大產業功能區企業復工滿產,發揮吸納就業主力軍作用。持續開發公益性崗位,滿足就業困難人員就業需求。以縣內重點企業、重點項目、重大產業用工需求為導向,充分發揮失業保險作用,大規模開展崗前培訓、在職提升培訓、急需緊缺崗位培訓等。鼓勵縣內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和國有平臺公司參與人力資源業務,完善政府搭臺引導、企業自主招工、民營中介參與的市場化保障企業用工機制,指導人力資源服務企業全面復工復市,激發市場配置活力。主動應對高校畢業生就業形勢,鼓勵企業吸納一批,引導基層就業一批,支持創業帶動一批。積極穩妥做好重點群體援助和托底幫扶,兌現“不挑不選48小時幫助就業”的社會承諾。
聚焦重點群體就業創業,爭創“滿意人社”。堅持減負、穩崗、擴就業并舉,開展援企穩崗專項行動,鼓勵企業吸納就業。深入實施“千人百億”工程,通過開展返鄉創業招引工程、大學生返鄉創業護航工程等擦亮金堂返鄉創業工作金字招牌。通過線上平臺對外發布就業信息,開展“蓉漂人才薈”等線下活動,實施精準引才。
全力保障企業用工需求,爭創“技能人社”。針對各類群體開發多類別的培訓資源,提供免費線上線下職業技能培訓服務。特別是推進焊工、家政等特色勞務品牌建設,爭創省級勞務品牌。聚焦成都“5+5+1”產業體系和金堂縣主導產業,開展各類勞動和技能大賽。實施“金堂工匠”培育計劃,引領技能人才高質量、規模化增長,在全縣形成崇尚勞動,尊重技能人才的良好氛圍。
深化企業與勞動者服務,爭創“服務人社”。做好招工用工服務,全面實施“一對一”重點企業服務聯系制度,因企施策,幫助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開展就業援助服務,聚焦就業困難群體開展托底幫扶工作,加大公益性崗位開發力度,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加快推進人才認定、津貼審批等工作實施,切實滿足各類人才衣食住行、入院就醫、子女入學等方面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