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南市商務局 苗玉榮
會展經濟雖然是一個比較抽象的詞匯,但是卻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總的來說,會展經濟是一種綜合性、系統性較強的經濟模式,不僅是涉及人們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的產業經濟,還有著極強的城市經濟發展特征,與我國城市經濟的發展聯系非常緊密。國家的經濟發展促進了城市經濟發展,城市經濟發展為會展經濟發展提供了重要條件,會展經濟能結合品牌效應和集聚效應對城市周圍區域進行經濟覆蓋,給我國地區城市帶來了非常可觀的經濟效益,無論是對推進國家的經濟發展還是城市的發展,都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現階段,城市經濟和會展經濟呈現出了雙向性的良好發展模式,兩者的互動效應對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會展經濟本身就是以自身為代表性的經濟活動,在新時代的經濟領域當中,會展經濟一直被當作一種宏觀經濟來研究調查。經濟領域的學者和專家曾提出,會展經濟無論是在現階段還是在未來,都會以會展業為主要發展重心,但是在時代演變的發展過程中,肯定是需要其他產業模式作為支撐的,所以可以把會展經濟歸納為一種新型的經濟發展形式。另外,會展經濟還具備比較強烈的外延性質,在實現經濟發展的過程中,一定會涉及商品、活動交易等性質的活動,這些活動都可以被歸納到會展經濟的組成內容當中。最后,會展經濟主要是通過產業鏈的方式來推動地方城市的經濟發展,以此帶動各區域甚至國家經濟的持續進步。
首先,會展業在發展過程中能充分為城市以及城市周圍區域的招商引資項目和進出口貿易搭建良好的交流、合作平臺,并通過自身的經濟效應,為城市引入更多的資源,最為明顯的就是多個招商引資項目,以此促進龍頭企業對城市各項招商引資項目的投入,憑借自身力量改變城市的貿易結構。同時,會展業的發展還能以低成本的方式增加城市的出口貿易金額,使城市經濟朝著新層次、新方向不斷發展。
會展業最大的優勢就在于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密不可分。所以會展業能在較短的時間內,使各種產業和行業快速聚集,例如物流行業、零售行業、餐飲行業、旅游行業等,都能為這些行業提供全面的服務。因此,舉辦會展的城市能為市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還能給這些與人們生活密不可分的服務行業帶來更大的經濟效益。同時,會展業還能關聯、擴散城市產業,使具備會展的城市無論是城市建設還是經濟建設,都能實現明顯的持續發展。
現階段,我國很多城市為了進一步促進城市經濟發展,開始舉辦會展,并在短時間內取得了非常理想的效果。由于會展與多種產業互相關聯,并為各種產業提供了海量的數據信息、資本和商品,所以舉辦會展城市的產業結構會逐漸從勞動密集型朝著資本密集型轉型,隨后會快速地向科學技術、知識密集型較變。因此,可以看出城市會展是和城市的各大產業協同發展的,城市產業經濟也能得到進一步優化。我國很多城市為了取得會展的舉辦權,會調動城市中現有的大部分或者全部的社會資源,以此來建設城市的基礎設施和提高公共服務能力,實現城市經濟和會展經濟的互動效應。
在會展經濟帶動城市經濟發展的過程當中,能進一步培養發展區域的特色產業和特色品牌。這種發展模式不僅能讓會展參與者感受到城市產業在當地的地位和影響力,還能進一步提高對品牌產品的信賴度,改善對品牌和產品單一、刻板的印象。例如,我國汽車工業城市長春市,在舉辦會展博覽會時把主要力量放在了打造長春一汽汽車品牌上。在會展活動中,能夠明顯看出長春自主生產的一汽品牌的建設面積遠比其他展覽廳面積要大,展覽內容也更加豐富,在展覽面積和內容上甚至一度超過了國際知名的汽車品牌和豪華車品牌。這種會展活動開展模式不僅提高了品牌在人們心中的地位和影響力,還能進一步擴大品牌的價格優勢,使參與者充分感受到城市鼓勵本土產業的力量,因此,培養城市特色品牌對城市經濟增長的意義重大。
會展業是綜合性極強的產業,同時也是帶動性非常強的新時代朝陽產業,不僅能帶動城市中其他產業的 發展,還能促進城市本土品牌的重新塑造和轉型,增強城市人文特色的吸引力。另外,如果某一城市舉辦了會展活動,那么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大量的人流,這些市民和外來游客會在參加會展活動的過程中以一種特殊的方式來了解、感受城市特點和城市文化,所以很多人也把會展業稱為“城市名片”。城市在舉辦會展活動時,會有效地展示城市形象和文化背景,還能挖掘城市的民俗文化和民族藝術,擴大城市的影響力,某種程度上還會促進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弘揚。
近年來,隨著我國城市的快速發展,城市中的各項功能和產業結構也朝著更高的方向完善,第二產業也逐漸朝著與第三產業結合的方式協同發展,所以形成了第二產業和第三產業共同完備和興起的新局面。也正是城市產業的發展,為城市的會展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同時,隨著經濟全球化的進一步發展,無論是政府、企業還是國際組織,都非常迫切地需要會展活動平臺,因為會展信息平臺能夠提供大量先進的科學技術、商品信息以及行業發展經驗和發展走向,所以會展行業就是在這一情況下誕生的。同時,城市產業的不斷完備,給會展經濟的運行速度和運行質量的提高提供了基礎。
現階段,我國各個地區城市的服務產業機構日益完善,再加上城市經濟的不斷發展,人們的生活質量大幅提高,所以城市中的物流業、餐飲業、通訊業等服務行業實現了迅速興起的態勢,無論是運行標準還是服務效率和服務質量,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變。這為會展業在城市中的快速發展提供了重要的基礎性條件,不僅能夠為會展業在城市中的發展提供更加高效、優質的服務,還能滿足會展業在發展過程中不斷發揮自身技術傳播、貿易推動、信息交流、成果展示等功能,保證會展活動的順利進行和圓滿舉辦,所以城市經濟在高質量服務方面推動了會展經濟,實現了城市經濟和會展經濟的互動效應。
現代城市經濟在發展過程當中,早已形成了一套健全的產業體系,產業經濟的結構和容量逐漸堅固、充實,形成了特色、專業、高端為一體的發展趨勢,所以近年來,我國的城市經濟已經形成了非常明顯的特色化和專業化。隨著互聯網時代的到來,以及科學技術的迅速發展,新技術、新產品、新理念相繼問世,為會展活動提供了海量的資源和內容,逐漸涌現出極具特色的會展活動和會展舉辦方式。例如長春市舉辦的國汽車產業博覽會,每年都會舉辦一屆,每一屆都會比上一屆更加有新意、有創意;再例如我國西南地區重慶市的火鍋產業博覽會,同樣也在不斷發展和壯大,不僅為數萬人提供了就業機會,還為會展經濟拓寬了發展空間,找準了發展方向。
隨著經濟全球化發展程度的加深,我國很多城市中產業的國際化程度越來越明顯,國際化發展方向也越來越符合預期。總的來說,城市中各大產業朝著國際化方向發展,這無論是對于提高會展活動的知名度還是對于提高國內外的影響力,都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我國的北京、上海、香港,還有英國倫敦、德國漢諾威等一線國際化都市,都具備了完善的會展業發展體系,同時舉辦會展活動已經有了比較豐富的經驗。另外,國際化大都市還具備著非常扎實的城市經濟發展前景、產業經濟基礎和公共基礎設施,以及超高的信息通訊基礎、高效的政府管理水平、完備的法律法規等。可以說具備了推動會展經濟持續發展的強有力基礎和優勢,如果能在這些城市舉辦會展活動,那么在體現會展經濟和城市經濟互動效應的同時,對城市和會展活動的影響力和知名度都是不可小覷的。
現階段,我國無論在經濟方面還是在科技方面,均已實現了快速發展,所以我國近年來正在加大服務業對外開放的力度和水平,希望以此為會展業的持續發展提供更多機會,拓寬更多的資源和空間。目前,我國的會展業發展已邁入了一個新的發展階段。在不同城市舉辦會展活動后,明顯能夠看出該城市的知名度、影響力均得到了提高。同時,城市中的相關產業、整體功能、服務質量等方面的提高也越來越顯著,因此,會展業是我國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更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的“助推器”。目前,我國的一二線城市在會展經濟方面的發展勢頭后勁十足,逐漸呈現出了會展的三大特點,分別是集聚化、品牌化、都市化。另外,我國在近年來也逐漸形成了五大會展經濟產業區域,分別是東北部、中西部、渤海、珠三角、長三角這五個地帶。但是一些專業、大規模的展覽館幾乎都分布在經濟非常發達的一線城市,例如上海、北京、廣州、深圳、廈門等,也正是有了這些一線城市的帶動,我國的會展業逐漸以上海國際會展中心、廣交會、高交會等知名會展活動為中心開展。這種以不同優勢互補、不同資源共享的會展經濟的發展過程,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效應和社會效應。
總的來說,會展經濟和城市經濟是一定會互相影響和互相促進的。城市經濟要想為會展業和會展經濟的發展提供更多堅實的基礎和發展條件,那么就必須及時提升城市區域的管理水平、基礎設施和軟硬件水平等,以此來擴大城市的經濟發展空間和產業規模,保持雄厚的經濟實力。同時,還可以發展與會展業關系密切的餐飲業、特色品牌、特色文化、交通運輸、休閑娛樂、旅游等產業,為會展經濟發展提供基礎的同時,使城市朝著現代化建設發展,并成為我國各大區域的經濟中心、政治中心或者文化中心,同時具有較高的國際影響力和輻射力。最后,會展業要不斷形成完整的服務體系,源源不斷地吸引國際會展客商,給予會展組織者和負責人更多的關注,提高會展業全體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不斷研究、挖掘會展業發展中面臨的問題,改變敷衍舉辦會展活動的局面,向減少會展開展數量、提高參與者滿意度的新方向發展。
總之,無論是會展業還是會展經濟,對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產業的變革都有著巨大影響。同時,城市經濟也給會展業和會展經濟的發展帶來了很多有利條件,逐漸形成二者協同發展的態勢,所以說會展經濟和城市經濟具備非常強的互動效應。因此,領域內的相關人員要不斷分析二者的內在聯系,強化城市區域的產業結合,拓展會展業發展空間,加大力度宣傳地方特色文化和特色品牌。通過此類方式不僅能優化會展經濟發展,還能推動城市經濟和國家經濟的良好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