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趙洋
企業文化是引領企業員工奮發協作的綱領和方向,只有方向正確了,付出的努力才有意義;只有企業的價值觀同員工的發展需求一致,企業才有永恒發展的動力。企業往往通過銳意改革,樹立一種積極向上的創新文化,充分激發員工的能動性和創造力,從而塑造有競爭力的企業品牌。國有文旅企業品牌建設更需要充分利用創新文化和品牌塑造的聯動作用,并在紅色基因傳承路徑上,不斷創新,砥礪前行。
創新文化是成功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在智慧經濟來臨的當下,企業文化的獨特性越來越表現為企業差異化戰略和企業的核心競爭力。創新成為企業文化發展和品牌塑造的源泉,是關系企業生死存亡的核心競爭力。
創新文化對企業有強大的支撐作用。文旅企業沒有壟斷性核心資源,處于完全市場競爭環境中。國有文旅企業必須打破思維禁錮,充分發揮創新文化對企業的支撐作用,才有可能化危為機、扭轉不利、轉危為安、行穩致遠。
創新文化足以激發企業活力。創新文化要求企業員工在工作過程中創新、企業管理層在管理過程中創新,同時寬容、支持和鼓勵創新,從而使得企業的每一個環節和元素活躍起來,以求得在市場競爭中更為積極和主動。
創新是企業品牌塑造過程中必要工具,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必然也必須長期作用于企業。創新文化應當貫穿企業文化建設和品牌建設全過程。
品牌塑造是企業形象樹立和企業競爭力提升的核心問題。品牌代表著企業文化的追求和歸宿。品牌帶來的除了市場份額和經營收益,還有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和企業社會價值的實現。對國有文旅企業而言,要注重品牌的塑造。
一是服務質量是品牌塑造的基礎。服務是社會服務型企業的基本特征,是決定服務市場銷售效果的基本要件。質量便是品牌的生命,是獲得品牌知名度、美譽度和社會公信力的保證。
二是信譽是品牌塑造的支撐。大眾的口碑便是品牌信譽。信譽的建立和維護除了需要很高的代價,還需要企業有長遠的戰略眼光。文旅行業內企業受到短期高額利潤的誘惑,以犧牲品牌為代價換取利益。這無疑是短視和得不償失的。
三是科技創新和智慧賦能是確保品牌生命力的源泉。國有文旅企業必須不斷順應智慧化潮流,推動科技創新,建立科學的服務流程、信息化服務體系和大數據平臺,形成有效的激勵機制和約束機制,從而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四是有豐富特色內涵的文化品牌是塑造品牌的核心。品牌競爭實際是品牌文化的競爭。品牌文化內涵是否豐富、是否有特色,直接影響品牌的知名度、美譽度和品牌深入人心的速度、深度,并最終左右消費者對品牌的忠誠度。
“紅色”,是國有文旅企業的內在基因和本質特征。紅色基因是中國共產黨艱辛而輝煌奮斗歷程的見證,鍛造于建黨百年的偉大歷程中,蘊含于革命傳統里,凝結于紅色資源上。而豐富的紅色資源是國有文旅企業人堅守初心使命、不懈奮進的力量源泉,是國有文旅企業特色文化建設與傳承中最寶貴的精神財富。因此,紅色作為其品牌建設的主色和特色,紅色基因的傳承路徑有以下兩方面。
對內應當堅持紅色文化的堅守與創新。企業文化的創新離不開理論創新,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要跟進一步。國有文旅企業要把學習“七一”重要講話精神作為文化建設和理論武裝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是堅持深學悟透篤行,堅持思想統一、步調統一。精確把握習近平總書記“七一”重要講話中提出來的新思想、新觀點和新論斷,強化對紅色文化的堅守,推動企業黨的建設工作創新。
二是融會貫通黨的歷史經驗。堅持以史為鏡,以史明志,胸懷“兩個大局”,牢記“國之大者”,踐行“九個必須”,增強品牌建設工作的系統性、預見性、創造性。
三是大力弘揚建黨精神。把偉大建黨精神作為偉大的精神之源,弘揚光榮傳統,賡續紅色血脈,企業上下永葆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和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
四是用心用力為民造福。國有文旅企業肩負著“為了人民大眾”的社會責任,應立足主責主業和本職崗位,強化公仆精神和為民情懷,牢固樹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為群眾辦實事,讓人民的生活更美好。
對外應當秉持對紅色基因的傳承和紅色文化的發揚。習近平總書記到地方考察時反復強調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把紅色江山世世代代傳下去。國有文旅企業擁有豐富的紅色資源,在用好紅色資源、傳承好紅色基因方面特色突出、責任重大。應當切實提高政治站位,積極探尋特色傳承路徑,努力把紅色江山守護好、建設好,把紅色資源保護好、利用好,把紅色基因傳承好、弘揚好。
首先,提高紅色文物的保護利用質量和水平。紅色文物記錄著中國共產黨的光輝歷程,是激發廣大干部群眾信心百倍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奮斗的精神力量,是彌足珍貴的精神財富。為此,文旅企業需要強化系統管理觀念,科學梳理紅色文物資源,利用大數據、智慧化技術手段,建設紅色文物運營管理數據庫,配合政府推動紅色文物整體保護。同時,加大紅色文物的科技保護投入和展示技術投入,發揮好紅色文物在紅色基因傳承中的重要作用,創新陳展方式、提升陳展水平,把紅色文物承載的光榮歷史闡釋好、把紅色文物記載的偉大歷程和感人事跡講述好、把弘揚紅色文化精神的作用發揮好。
其次,創新融入更多優秀紅色演藝精品。文藝作品是時代前進的號角,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國有文旅企業通過創新創作更多優秀演藝作品,展現我們黨的夢想與追求、情懷與擔當、奉獻與犧牲,讓鮮活生動的革命故事、有血有肉的英雄模范,催人奮進的偉大精神通過新形式、新場景、新手段和新科技走進廣大群眾心里。
再次,推動紅色旅游提質增效。紅色旅游既能滿足人民群眾出門旅游、感受祖國大好河山的美好需求,又能滿足人民群眾學習革命歷史、感受革命文化的強烈愿望,逐步成為旅游發展新亮點。圍繞紅色旅游主題,國有文旅企業要編制中長期發展規劃,精心設計景區景點和精品線路,創新紅色旅游創意產品和紅色旅游演藝作品,提高智慧化、數字化水平。進而以“紅色旅游+”推動多元業態融合發展,吸引更多游客參與紅色旅游,助力紅色旅游市場健康發展。積極發揮平臺和資源整合優勢,與有條件的革命老區和紅色景區牽手結對,利用紅色資源發展紅色旅游,更好地服務鄉村振興。
最后,為黨史學習教育提供更多優質資源。文旅行業紅色資源豐富,服務黨史學習教育具有獨特優勢。國有文旅企業應立足自身資源優勢,充分運用各類紅色場所和紀念設施,拓展和帶動開展體驗教學、主題黨日等活動,因地制宜開辟“第二課堂”,讓舊址遺跡成為“黨史教室”,讓文物史料成為“黨史教材”,讓英烈模范成為“黨史教師”。發揮國有文旅企業引領作用,助推各級各類企業和社會各界在全社會推動興起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熱潮。推動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用對用好各類媒體媒介,用足用活特色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