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地下水管理,我國《地下水管理條例》自12月1日起施行。《條例》從調查與規劃、節約與保護、超采治理、污染防治、監督管理等方面作出規定。《條例》提出,除特殊情形外,禁止開采難以更新的地下水,在禁止開采區內禁止取用地下水,在限制開采區內禁止新增取用地下水并逐步削減地下水取水量。同時,建立地下水污染防治重點區劃定制度,強化對污染地下水行為的管控,禁止以逃避監管的方式排放水污染物,禁止利用無防滲漏措施的溝渠、坑塘等輸送或者貯存含有毒污染物的廢水等行為。
12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十四五”工業綠色發展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工業產業結構、生產方式綠色低碳轉型取得顯著成效,綠色低碳技術裝備廣泛應用,能源資源利用效率大幅提高,綠色制造水平全面提升,為2030年工業領域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其中,碳排放強度持續下降,單位工業增加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8%。能源效率穩步提升,規模以上工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降低13.5%。資源利用水平明顯提高,大宗工業固廢綜合利用率達到57%,主要再生資源回收利用量達到4.8億噸,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16%。污染物排放強度顯著下降,重點行業主要污染物排放強度降低10%。綠色制造體系日趨完善,重點行業和重點區域綠色制造體系基本建成,綠色環保產業產值達到11萬億元。
近日,工信部發布《“十四五”大數據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大數據產業保持高速增長,價值體系初步形成,產業基礎持續夯實,產業鏈穩定高效,產業生態良性發展,創新力強、附加值高、自主可控的現代化大數據產業體系基本形成。其中,大數據產業測算規模突破3萬億元,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25%左右。《規劃》部署了“十四五”時期推動大數據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六大重點行動,包括數據治理能力提升、重點標準研制及應用推廣、工業大數據價值提升、行業大數據開發利用、企業主體發展能級躍升、數據安全鑄盾等六大重點行動。
12月1日,《上海市綠色建筑管理辦法》正式施行。《辦法》將實踐中已經推廣的相關制度作了固化和完善,進一步提升綠色建筑整體水平:一是要求新建民用建筑、工業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采用裝配式建造方式和應用建筑信息模型技術;二是新建民用建筑應當按照國家和本市有關規定以及可再生能源綜合利用核算標準,采用太陽能光伏、太陽能光熱、淺層地熱能等一種或者多種可再生能源,并推廣安裝與建筑一體化的分布式光伏發電系統;三是推廣使用綠色建材,并強調建筑廢棄混凝土分類和資源化利用要求;四是規定新建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全部實行全裝修,新建商品住宅項目的全裝修面積比例應當符合本市相關規定。
近日,民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市場監管總局等三部門聯合印發《關于推進養老機構“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3年底,民政、住房和城鄉建設、市場監管部門完成養老機構監管跨部門“雙隨機、一公開”抽查全流程整合,實現“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法治化、規范化、常態化;到“十四五”末,推動養老機構綜合監管領域相關部門“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全覆蓋,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在養老機構監管領域聯合實施“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常態化,養老服務綜合監管、智慧監管、效能監管水平顯著提升。
近日,市場監管總局發布《互聯網廣告管理辦法(公開征求意見稿)》,向社會廣泛征求意見,意見截止日期 12 月 25 日。《辦法》修改了規章名稱;針對當前互聯網廣告發展新情況和新業態,明確將以互聯網直播等方式直接或者間接地推銷商品或者服務的商業廣告、跨境電商廣告納入《辦法》調整范圍;進一步強化對彈出廣告“一鍵關閉”、植入廣告等方面的制度規定,回應社會關切;明確將“發布展示”作為廣告發布者的認定條件,刪除了“核對內容”“決定廣告發布”的條件,確保互聯網廣告發布者定義與傳統廣告媒體相一致。
為進一步落實上海市“證照分離”改革,自12月1日起,上海市部分食品經營許可業務實施告知承諾審批。食品經營許可變更(僅限經營者名稱、法定代表人/負責人變更,且經營條件未發生變化的)及食品經營許可延續的,均可實施告知承諾審批。符合條件的,當場辦結。許可證“延續”最快可以當場獲批許可證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