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改后的《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下稱《條例》)已正式實施。新《條例》最受關注的十大熱點是什么呢?
《條例》第十條規定,本市采取有效措施,加強生活垃圾源頭減量、全程分類管理、資源化利用、無害化處理的宣傳教育,強化單位和個人的生活垃圾分類意識,推動全社會共同參與垃圾分類。
《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禁止在本市生產、銷售超薄塑料袋。超市、商場、集貿市場等商品零售場所不得使用超薄塑料袋,不得免費提供塑料袋。
《條例》第二十六條規定,餐飲經營者、餐飲配送服務提供者和旅館經營單位不得主動向消費者提供一次性筷子、叉子、勺子、洗漱用品等,并應當設置醒目提示標識。一次性用品的詳細目錄,由市城市管理部門會同市市場監督管理、文化和旅游、商務等部門制定,并向社會公布。
《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電子商務經營者在本市銷售商品需要使用快遞服務的,應當選擇使用環保包裝材料經營快遞業務的企業。
《條例》第三十三條規定,產生生活垃圾的單位和個人是生活垃圾分類投放的責任主體,按照廚余垃圾、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其他垃圾的分類,分別投入相應標識的收集容器。
《條例》第六十七條規定,應當受到處罰的個人,自愿參加生活垃圾分類等社區服務活動的,不予行政處罰。
《條例》第四十四條規定,將生活垃圾分類運輸至集中收集設施或者符合規定的轉運、處理設施,不得混裝混運,不得隨意傾倒、丟棄、遺撒、堆放。
《條例》第二十七條規定,有條件的居住區、家庭可以安裝符合標準的廚余垃圾處理裝置。
《條例》第三十四條規定,本市實行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責任人制度。
“一大四小”實施辦法緊隨《條例》陸續出臺。“一大”指的是,將圍繞《條例》的修訂,制定北京市生活垃圾分類工作的行動方案。“四小”指的是,同步編制北京市黨政機關社會單位垃圾分類實施辦法、北京市居住小區垃圾分類實施辦法、北京市垃圾分類收集運輸處理實施辦法和北京市生活垃圾減量實施辦法這四個暫行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