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斌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文藝是時代前進的號角,最能代表一個時代的風貌,最能引領一個時代的風氣。”因此,每年地方政府和部門都會根據中心工作需要,主辦重大主題的文藝演出活動。筆者在貴港廣播電視臺從事文體工作十幾年,對地級市電視臺如何承辦好這類主題性演出活動有著很深的體會,其中體會最深的就是應以策劃為先、策劃為重、策劃為綱;策劃是主題呈現,是創意體現,是謀篇布局。策劃決定了演出的質量、成功與失敗。
現以2019年貴港廣播電視臺承辦的“法律同行助力夢想”——走進校園大型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文藝會演為例,對策劃好主題性文藝演出活動進行初步探討和分析。
“法律同行助力夢想”——走進校園大型法治宣傳教育活動是從2014年開始,由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等10多家自治區級單位聯合主辦,每年在廣西個設區市中選擇一個基層法院召開現場交流會。2019年是活動收官之年,現場交流會定在了貴港市覃塘區。
文藝會演部分歷來是這個現場交流會的重頭戲。要把政治思想如此強的主題演出活動表現得出彩,達到以文化人、寓教于樂的目的,單純地拼湊內容和編排根本不夠,唯有用心策劃和精心準備才能擔此重任。筆者在長期實踐中認識到,策劃應該包括主題、思路、編排、節目等主要方面。
主題是文藝演出活動的基調和靈魂,是策劃的第一步,只有有了主題,才能提綱挈領、以點帶面地確定活動的風格,從而選擇、設計節目。確立主題首先要聯系當前政治大局,充分領會活動精神,了解活動背景,與主辦單位溝通,同時還要反復提煉活動題目,使題目富于思想性、文學性、時代性,簡潔而凝練。“法律同行助力夢想”就是一個很好的主題,也是很好的主題題目。它言簡意賅、高屋建瓴,點出了活動的意義和宗旨,同時富于藝術性。
活動的主題確立后應開始制定思路。只有擁有明確的主題和思路才能策劃出精彩的演出。思路主要應抓住四點:活動的主題和規格;舉辦地的特色;主辦方的要求;結合實際,因地制宜。
“法律同行助力夢想”文藝會演屬于主旋律的主題性演出活動,而非綜藝演出活動。作為“法律同行助力夢想”走進校園大型法治宣傳教育活動的收官之作,演出規格和規模定位要比往年恢弘大氣,并在凸顯法院行業特色和法院工作成效的同時,結合承辦地貴港“荷文化”的地方特色和“和為貴”的貴港精神進行編排設計。整臺活動以原創節目為主,并突顯主題,突出行業特點和地方特色;演出除“序”和“尾聲”外,分“尋夢”“追夢”“圓夢”三個篇章,屬層層遞進,并以三個宣傳短片為線索強調和凸顯主題。針對部分觀眾是小學生的特點,演出追求主題突出、思路清晰,形式多樣新穎、風格歡快活潑而又“高大上”。時長初定75分鐘左右。
明確了主題和思路,下一步工作就有了方向、目標和依據,讓我們得以從容進入下一階段的工作,即謀篇布局。
謀篇布局就是在主題和思路的引領下,按照內容、節奏快慢進行編排。因為不論何種形式的文藝演出,其結構特點與其他藝術形式都有著較大的區別,不是以故事情節來連接的,而是以主題和情緒來貫穿始終。一般來說,一臺文藝演出的謀篇布局主要看三個方面,即結構要求、結構類型和結構構成。結構要求統一、完整、合理,具有節奏感。結構類型主要分篇章性結構和時間性結構。結構構成主要是開場、中間、高潮、結尾。總的來說,編排的規律是一開場要先聲奪人,抓人眼球,之后就開始進入主題。就像一臺傳統大戲,鼓聲過后,幕布向觀眾徐徐打開,演出由低潮向高潮邁入。判斷編排好壞的主要依據是是否有利于突出主題,有利于使結構清晰,有利于組成一個有機和諧的整體,有利于節奏起伏。
以“法律同行助力夢想”為例來談謀篇布局。為方便說明,附上節目單如下:
序
1.開場舞:大型原創歌舞《荷城荷韻》
第一篇章:尋夢
(60秒宣傳短片《尋夢》)
2.兒童大合唱《法治歌》
3.沙畫表演《法律同行助力夢想》
4.小品《三婆的煩惱》(上集)
第二篇章:追夢
(60秒宣傳短片《尋夢》)
5.法警技能表演《法警雄風》
6.詩朗誦《人民法官之歌》
7.古箏、舞蹈、情景演出《禮儀之邦》
8.快閃和情景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國》
第三篇章:圓夢
(60秒宣傳短片《尋夢》)
9.小品《三婆的煩惱》(下集)
10.歌舞表演:習主席寄語《堂堂正正做人》
11.大型原創舞蹈《銅鼓敲出壯鄉情》
尾聲
12.大型歌舞表演《和諧中國》
先說開頭和結尾。開頭即序部分,由貴港原創歌舞《荷城荷韻》拉開演出序幕,向來自廣西各地的客人展現了貴港的荷文化特色以及富有代表性的人文景觀。結尾的大型歌舞《和諧中國》體現了依法治國的根本目標,就在于建設一個和諧美麗的中國,呼應了主題,升華了思想。
第一篇章《尋夢》的三個節目都從不同角度反映了主題,其中《三婆的煩惱》分上下集,上集引出了未成年人的社會教育問題,下集安排在第三篇章,使演出增加了懸念感。
第二篇章《追夢》的短片反映了貴港市各級法院護法執法、一心為民以及法治進校園的內容。這一篇章安排了四個節目,其中原創節目《人民法官之歌》、法警技能表演緊貼主題;集古箏、舞蹈、朗誦于一體的大型節目《禮儀之邦》表現了中華民族上下五千年的文明古蘊以及以法治國和以德治國相結合的理念。合唱和快閃相結合的《我和我的祖國》則貼合了時代精神。
第三篇章《圓夢》,演出開始進入高潮。首先小品《三婆的煩惱》下集呼應了前面的上集,所提問題得到了積極解決,人們從中得到生動而又深刻的教育。接下來是歌舞表演《習主席寄語——堂堂正正做人》和表現了壯鄉兒女載歌載舞慶豐收的《銅鼓敲出壯鄉情》。
整個會演思路清晰,構思巧妙,層次分明,重點突出;有鋪墊有高潮,尤其是緊貼主題的原創節目撐起了整臺演出,其他節目作為輔助良好地拓展了內容深度和廣度,也豐富了表現形式。
節目是體現主題的具體元素和最終元素,是吸引觀眾的最終載體,所以,做好節目是重中之重。節目形式一般有音樂、歌曲、舞蹈、戲曲、小品、曲藝、雜技、魔術等,也包含一些非文藝類節目形式,如武術、沙畫、視頻、時裝表演、現場訪談等。筆者在長期的工作中體會到,一些類型的節目很適合主題式演出活動,而且對于設區市來說可行易行,效果突出,它們分別是詩朗誦、小品、情景表演、現場采訪人物、宣傳片、舞蹈、原創歌曲等。
經過這一系列精心策劃以及后期的精心組織,一臺旗幟鮮明、主題突出、地方特色濃郁、雅俗共賞的地方性主題文藝演出活動脫穎而出,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果,充分發揮了主題性演出活動的社會作用。所以說,主題性文藝演出活動是地方文藝活動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地方電視臺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重要方面,是地方電視臺影視藝術工作者應盡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