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代麗麗 王 麗 鄒小青
虛擬空間主要指網絡虛擬空間,是信息時代的必然產物。虛擬空間的產生改變了空間的結構和性質。虛擬空間與傳統地理空間交織依存,形成了復合型的、跨地域的現代空間。隨著網絡的普及,虛擬空間可接觸的便捷性不斷增強,受眾不斷增多,其打破了傳統的傳播模式。較傳統空間而言,虛擬空間有明顯的傳播優勢。正如章柏成(2015)所述,“將特定區域的研究范圍從物理空間拓展到虛擬空間,考察虛擬環境中的非物質載體標識”,這是語言景觀研究問題的一個新展望。虛擬語言景觀問題成為近年語言景觀學研究的新視角,已經有學者關注虛擬空間語言景觀問題,并做了基于理論分析的個案研究,如毛力群和任遙遙(2018)以義烏購物網站為研究對象展開了語言景觀調查研究,柴雨蕾和賈愛武(2018)對杭州旅游官網語言景觀進行了描述與分析。
互聯網時代,高校為滿足社會各界對官網的需求以及高校自身發展所需,紛紛建設自己的宣傳窗口——官方網站。高校官網網站(Official website)簡稱高校官網,是有明確域名界定的官方網站,是高校體現其辦學意志想法和公開信息的權威性公開網站。當前高校官網的語言景觀現狀總體呈現出語言權勢地位、語言多模態、內容模塊化、語言符號和非語言符號相結合的景觀特征。同時,高校官網在信息和象征功能方面,也存在一些網絡空間和網絡媒介的功能特征。在描寫虛擬空間語言景觀呈現面貌的基礎上,分析高校官網的特點與功能,能夠拓展語言景觀研究的空間范疇,深化語言景觀理論研究。
本文研究對象是以高校官網為代表的公共虛擬空間的語言景觀。高校官網這一虛擬空間的語言景觀與現實地理空間的語言景觀不同,也有別于商業網站、政府網站的語言景觀。在理論研究的基礎之上,本研究以京津冀地區高校官網的語言景觀語料為具體研究個案。定性分析與定量分析相結合的分析方法是語言景觀分析研究的首要方法,本研究通過受語料驅動的量化統計分析法考察高校官網語言景觀的分布特征,并考察高校官網的語言景觀呈現方式、特點,同時運用解釋驅動的質化分析法考察高校官網語言景觀的多種功能。
高校官網眾多,為本研究提供了豐富的語料,互聯網的便捷性也為采集語料提供了有利條件。通過瀏覽京津冀地區高校的網站,依據高校官網的權重比和流量,通過站長工具這一網站統計助手,本文選取京津冀地區10所高校的官網進行調查統計,所選取的高校辦學層次有階梯性差異。
本文主要利用高校官網網頁截圖分析,具體來說,將首頁及下拉菜單頁的文字轉換成語料,在語料處理問題上,不區分語言實體單位的大小,均統計為本項研究的分析單位。此外,本文還將圖片、顏色等多種信息納入語言景觀范疇。
對高校官網標牌進行調查后整理小型語料庫,經過對比分析,從語言學視角和語言景觀分析視角可以發現高校官網存在如下諸多特征。
1.語音特征。導航標題牌有上位與下位之分,其中上位導航語言標牌多以四音節為主,如“學校概況、組織機構、學院設置、人才培養、師資隊伍、科教研究、校園新聞、服務指南”等。四音節短語韻律和諧,對仗工整,便于頁面布局。下位導航標題牌中除四音節外,也有三音節、五音節,甚至更多音節的短語出現,如“科教研、考生及訪客、國際合作與交流”等,但數量有限;信息類標題牌名稱用語則比較多樣化,因標題長度而異。
2.語法特征。導航類語言標牌以名詞性短語為主,多為聯合、偏正等結構。信息類語言標牌多以主謂結構短語或小句做標題,其中陳述句較多,追求短小精煉,風格平實,主要是對校內各種信息的概括。
3.用字特征。高校官網用字可分為共性用字和個性化用字。共性用字是指高校官網標題牌普遍使用的文字,如“學校概況、組織機構、師資隊伍”等,能夠體現出高校官網基本的結構特征和學校的體系構建。有些高校在導航標題名稱牌中運用了能夠凸顯自身特色、宣傳校園文化的個性化用字,如河北醫科大學的“醫大好故事”,天津大學的“天大概況、天大新聞”,河北工業大學的“走進工大”,天津理工大學的“媒體看理工”等等。個性化用字能夠彰顯網頁設計的創新感,標題不再千篇一律,有新意,能夠吸引受眾點擊瀏覽。
1.多語現象及語言選擇。隨著辦學國際化水平的提高,很多高校官網設置了外語版。雙語或多語現象成為高校官網的一大語言景觀,語種的優先等級為漢語>英語。作為當今世界上主要的國際通用語言,英語起到了廣泛的交際作用。無論是使用雙語還是多語,在高校官網語言置放位置來看,英語比其他外語占有更高的語言權勢地位。作為國內的官方語言,中文在高校官網中顯現出絕對的語言權勢地位。
從語言選擇方面來看,有少數高校在首頁導航標題中使用中英雙語,如中國人民大學官網。多數高校官網以語言切換模式為主,而在語言切換模式中,北京外國語大學更是有50種語言官網可選,這與其辦學特色和辦學條件有較為直接的關系。再如,天津大學、天津理工大學也提供了除英語外的外文官網,如韓語、法語、俄語、日語等,但有的建設尚不完善。京津冀地區其他高校只有英文版官網,甚至外文官網建設缺失。這與高校自身的辦學特色、辦學水平和國際交流程度有一定的關系。
此外,中央民族大學這類特色鮮明的高等學校在官網中沒有使用任何一種少數民族語言,也并未設置少數民族語言網站,可見少數民族語言文化在高校官網中的影響很小。
2.語符轉換。所謂語符轉換,是指在高校官網語言景觀所承載的信息進行對等的語用轉換,完成虛擬空間的跨文化交際。運用精準高效的翻譯技巧和翻譯策略將高校官網語言景觀承載的信息以最大效度傳遞給海內外有需求的受眾,能夠保證雙語或多語官網達到最佳的跨文化交際效果。通過調查發現,外文版高校官網建設的完善度與高校自身的辦學層次與水平有一定關系,高校官網在語符轉換方面存在內容不完善、更新不及時、譯寫錯誤頻發等一些不規范現象,需要不斷優化升級,以適應不斷發展的高校辦學國際化趨勢。
3.多模態語言景觀。與傳統語言景觀相比,虛擬空間語言景觀的構成更加多元化,網站界面包含多種模態形式,如色彩、圖像、動畫、視頻、文字、聲音等。高校官網頁面配色各有特色,多數以白色為主要背景色,并配以沉著穩重的顏色,如藍色、紅色等,從而避免頁面單調。無論是中文版官網還是外語版官網,都以圖文并茂的形式展現各類信息,有的頁面還配以流暢的視頻。語言符號與非語言符號共同建構完整的語言景觀功能,“圖片+文字”“視頻+文字”的多模態內容呈現形式較純文本傳播效果更佳,能夠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功能,同時能夠提升訪客瀏覽網頁的視覺感官效果,也構成了豐富多彩的語言景觀。
從整體形式上看,高校官網的語言景觀呈現是語言政策、受眾需求和民族情感等多種因素權衡抉擇的結果,從語言選擇、語符轉換、語種順序都體現出了教育領域虛擬空間的語言結構、國家語言文字政策的權威性、中華民族整體社會意識形態的特征和價值觀。從具體細節來看,高校官網標牌類標題牌類用語言簡意賅,用詞精確。互聯網的飛速發展,使得高校官網的建設技術手段不斷提升,網站的優化更加便利,改善了高校官網語言景觀。
首先,高校官網具有明確的目的性。面向外部而言,高校官網是高校的一張名片,是高校介紹自身情況、辦學理念,展現自身科教研實力和綜合實力的重要形象宣傳窗口,也是公眾了解高校的重要渠道。面向內部而言,高校官網是高校信息發布、行政管理、教學管理、校園資源共享、在線辦公等綜合性的服務平臺。
其次,高校官網有比較特定的受眾群體對象。地理空間范圍內的語言景觀面向所有可視人群,而高校官網主要面向高校師生、學生家長以及國內外所有有瀏覽需求的訪問人員。
最后,高校官網為需求用戶提供定位服務。高校官網除了面向全社會發布公開信息,滿足訪問者的信息需求,還要為內部用戶和外部用戶分別提供交互參與服務。
本文在細致觀察的基礎上,結合語言景觀的功能理論解釋分析高校官網語言景觀體現出的表層信息功能和深層象征功能。
首先,高校官網語言景觀具有廣泛的信息功能,這也是其最基本的實用功能。高校官網是一個典型的公共虛擬空間,更是一種組織媒介形態,向公眾提供一定的信息服務,對內能夠形成一個多功能服務平臺,發揮溝通各個部門工作、溝通師生教學工作等功能。受到網頁布局的局限,官網不能在一個頁面內將所有信息展現出來,需要通過分欄和下拉菜單隱藏信息。而利用官網語言標牌的凸顯性、標牌之間的上下位關系以及語言標牌承載的文本信息,訪客可以快速地對信息進行定位和解讀,從而優化信息服務功能。除了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務,高校語言景觀也能夠在一定程度上促進用戶互動,暢通溝通機制。
其次,從對外傳播的角度來說,高校語言景觀的建設有助于高校形成良好的外部公眾形象,構建品牌形象,促進高校獲取較好的外部資源,如良好的生源、人才引進等。當公眾想要了解一個學校時,官網是最佳的信息獲取窗口,而官網的語言景觀建設會給公眾留下深刻的第一印象。從對內傳播的角度看,高校官網語言景觀有助于高校內部語言規范化建設。
最后,高校官網雖然不能夠直接影響高校的辦學質量,但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高校的辦學氛圍。同時,高校官網也是校園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和校園文化的載體,發揮著校園文化的傳播功能。
語言景觀是社會語言生態的一種具體反映。隨著社會的發展,語言景觀的內涵、外延不斷拓展和深化。互聯網使得語言的應用范圍延伸至虛擬空間,虛擬空間語言景觀的功能價值不斷提升。從理論意義角度來說,挖掘以高校官網為代表的虛擬空間語言景觀的特征與功能,是對傳統語言景觀研究的一個必要補充,可以幫助人們了解網絡語言資源分布情況。從現實意義來說,高校官網是高校的信息窗口、形象窗口以及校園內部工作平臺,語言景觀的構建對高校形象的建立,對其自身的運營與發展,提升高校辦學軟實力都有重要的作用。對網站的任何使用者來說,語言景觀具有極高的可體驗性。因此,應該重視高校官網語言景觀的建設,除完善對內的語言景觀功能外,更要注重強化高校官網語言景觀的對外建設與交流功能,找準高校的發展定位,凸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