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 宏,顧玉娥,馮晶晶
(蘇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 蘇州 215200)
液壓與氣動技術是高職機電控制類和機械類專業核心課和必修課。傳統的教學方式和依賴選定教材進行理論、實訓教學的方式在逐步與新時代的技能型人才的培養要求脫節。新時代要求高等職業學校要培養服務區域發展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重點服務企業特別是中小微企業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1]。所以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固有模式,提出符合新時代人才培養要求的教學模式已經迫在眉睫[2]。文中,以中小微企業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為培養目標的液壓氣動技術教學改革。探索將中小微企業實際生產中的項目產品引入課堂教學中,以此培養高素質高技能人才。目前,中小微企業已經成為我國市場主體中的主力軍,成為擴大就業的重要支撐,,但中小微企業生產的產品相當部分處于產業鏈中低端,初加工產品多,深加工產品少[3]。為了更好地推動中小微企業快速健康發展,急需一大批能夠為它們的技術研發和產品升級提供支撐的技術型人才。
導論課主要解決兩個問題:一、使學生明確教學目標;二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兩者相輔相成,明確教學目標的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生學習動力又為了更好地實現教學目標。以就業崗位要求為導向確定教學目標,多數企業需要能滿足生產一線要求的技能型人才[4]。結合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必須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的指導思想[5],確定教學目標為:
價值目標:愛黨、愛國、敬業,恪守職業道德規范,履行道德準則,具有社會責任感,具備良好職業品格、職業意識和行為習慣。
知識目標:掌握液壓氣動基本理論和應用知識。
能力目標:初步具備使用和調試液壓氣動系統能力、能夠參照說明書使用各種液壓氣動設備、初步具備分析排障能力[4]、初步具備液壓氣動產品應用技術研發和升級的能力。
針對現代高職高專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注意力普遍分散、原有知識積累較弱、容易出現知識遺忘、學習動機不明、缺乏學習興趣[6]等特點,在每個項目產品初始階段設置導論課,借以了解學生情況和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在設置導論課時,適當轉變角色,通過藍夢云班課、職教云、qq群、微信公眾號等信息化手段組織學生參與導論課的設計。結合當前學生感興趣的時政正能量熱點入手,逐步引入我們的工程背景和項目產品任務。從而,達到以下目的:提升學生學習興趣;了解學生特點,并動態進行分組。
“一體化教學”基本思想:教師在“做”上教,學生在“做”上學,以“做”為中心,強調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突出知識的應用性[4]。全方位實施理實一體化教學,從實訓室建設、教材選擇、實訓項目確定、仿真技術應用和元器件選型五個方面實施。
實訓室建設要符合專業人才培養方案要求和學校當地經濟特色。可以模擬當地特色中小型企業產線,和當地企業合作共建。以高擴展性和模塊化組合為特點。可以總體搭建一個復雜的真實企業產線,產線由若干模塊(子任務)構成。實訓室的高擴展性可以方便對接最新的企業實踐項目,同時在實訓室的擴展過程中可以吸收學生參與,提升學生主人翁意識,提高學習興趣。通過對產線模塊(子任務)的學習和搭接,提高學生成就感和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和學習效果。注重實訓室文化氛圍布置,文化氛圍中融入課程思政,實現良好的課程思政實訓室環境。
教材選擇方面結合實訓室建設選擇最新的項目化或者工作手冊式教材。如果有條件的,可以根據自身學校特點,開發自身教材。教材在使用過程中,要根據自身學校特點進行加工總結。
課程選擇實訓項目時,參照下列三點:一、立足學校當地經濟特色,服務當地經濟發展,培養地方經濟、區域產業高質量發展需要的高素質技術技能人才。二、易于結合課程思政點,如工匠精神、安全意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等。三、項目產品要與時俱進,做到動態更新。根據蘇州市吳江區新興產業十三五發展規劃綱要,大力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優先發展工業機器人,著力發展壯大智能制造和專用裝備[7]。因此,立足吳江區經濟發展需要,在教學項目產品的選擇上以智能制造和高端裝備制造業為主。以電子信息產業、汽車零部件、輕工機械和機械手作為項目產品的背景。
為了提高效率、課程形象性和實際液壓氣動系統的調試成功率,引入教學仿真軟件FluidSIM,通過仿真設計液壓氣動回路以及相配套的電氣控制回路,彌補了以前液壓與氣動教學中,學生只見液壓(氣壓)回路不見電氣回路,從而不明白各種開關和閥動作過程的弊病。電氣-液壓(氣壓)回路同時設計與仿真,提高學生對電氣動、電液壓的認識和實際應用能力[8]。
實際一線工作中需要了解各種實際的液壓氣動產品,因此設置產品選型環節,以任務的形式布置給學生,使學生了解亞德客、日本SMC、德國費斯托、日本CKD以及其他小公司產品。通過網上搜索各類產品信息鍛煉學生資料搜集能力,通過和企業銷售對接的過程鍛煉溝通能力和技巧。
依托職教云或者中國大學mooc網絡平臺,建立完整的在線資源課程。每一個項目可以包含微課、題庫、測驗和討論等,如圖1所示。通過這些方式延伸課堂,實行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拓展課堂深度和范圍。

圖1 職教云題庫示例
考核評價在教學環節中占有重要地位,科學規范的評價機制,可以有效促進師生互動和有效提高教學效果。評價一般分為過程性評價和終結性評價。過程性評價中可以設置出勤、課堂表現、項目成果展示匯報和選型成本控制。終結性評價中,在傳統期末筆試的基礎上增加實踐考核和設置學期項目。
過程評價中:采用課程設計報告及答辯的方式進行項目成果展示匯報評價,教師作為客戶(甲方),學生作為設計者(乙方)進行匯報和驗收。采用比較法對產品選型成本控制進行評價,即,綜合考慮各組選型正確率和成本進行評價。
終結性評價中:設置1+1的綜合評價機制,即,期末筆試和實踐考核+學期項目,滿足不同學情學生考核需求,學生可根據自身情況選擇是否參與學期項目設計。期末筆試和實踐考核要求所有學生必須參加。實踐考核中隨機從實訓項目中挑選一個任務并做簡單擴展,作為實踐考核項目,鍛煉學生實際動手能力。對能力較強同學可以自愿選擇設計學期項目,解決企業中的實際問題。最終考核成績參照表1評價比例表。

表1 評價比例表
從導論課、理實一體化教學、信息化教學和考核評價五個方面對高職液壓氣動教學進行的改革探索,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效果和職業能力。但是技術和學科是在不斷發展中,需要在教學上不停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