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 智
(吐哈油田公司,新疆 吐魯番 838202)
與時代“同呼吸、共命運”,是統計事業的力量源泉。一方面,黨中央國務院對統計工作重視程度之高、政策措施之實、改革力度之大前所未有,社會公眾、集團上下對統計數據關注之多、要求之高、期盼之切前所未有,統計工作迎來了重大的戰略機遇期和黃金發展期。另一方面,大數據時代到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蓄勢待發,集團公司業務范圍不斷擴展和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要求,統計工作面臨的廣度深度難度前所未有。
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是貫徹落實中央關于統計工作決策部署的必然要求。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和國務院對統計工作高度重視,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要防范和懲治統計造假弄虛作假,做好新經濟新動能統計,深化國民經濟核算制度改革。黨的十九大把“完善統計體制”提到前所未有的歷史高度,更強調了統計被賦予的國家重要監督職能。在2018年全國統計工作會議上國家統計局寧吉喆局長提出,要進一步完善統計體制,保障統計數據質量,加快形成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統計體系。這些要求,為新時代背景下統計工作如何適應新時代、反映新時代、服務新時代指明了方向。我們必須落實好中央對于統計工作的新要求,積極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推動統計思維變革,展現統計新氣象,實現集團公司統計工作走在央企前列,確保統計工作沿著正確的道路闊步前行。
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是統計工作高效服務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的迫切需要。推動高質量發展,是黨的十九大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作出的重大部署。目前集團公司統計服務深度不夠、服務形式單一,部分業務、部分基層單位統計基礎工作比較薄弱的問題仍然突出,衡量高質量發展指標體系還沒有完全建立。必須堅持不懈推進統計改革創新,發揮專業優勢,不斷完善重大風險監測、研判、預警機制,使統計工作緊緊圍繞集團公司業務發展和生產經營,在推動集團公司高質量發展上有所創新、有新作為。
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現代化”是手段,“服務”是目的,其核心內涵是:指標科學、真實可靠、手段先進、作用顯著。
一是 指標科學。明確高質量發展的基本要素和目標,將反映高質量發展的指標融入現有統計指標體系中,使統計指標體系能夠科學衡量高質量發展的成果。 二是真實可靠。按照有關法律法規要求,進一步完善各級統計部門關于數據質量的管理規定,完善源頭管控、過程審核、后期追責的質量管控體系,實現數據流全過程的程序化、規范化,保證數據的權威性。 三手段先進。加快實現與相關統建信息系統集成融合,將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監測預警研究成果應用到統計系統建設中,加快數據分析平臺的開發應用,進一步提高統計信息化水平。四是作用顯著。充分挖掘統計數據“金礦”,創新服務方式,拓展服務領域,推動統計服務由被動向主動、由事后向事前、由傳統“生產型”統計向現代“經營型”統計轉變,為公司高質量發展提供“統計保障”和“統計智慧”。
一是堅持頂層設計。不斷健全統一制度、歸口管理、分級負責、相互協作的統計體制機制,優化統計資源,形成發展合力;統計管理辦法、報表制度、指標解釋、產品目錄等制度規定要堅持頂層設計、標準統一、上下匹配的原則,深度融合、一體化推進,做好統計信息化建設,處理好統建與自建系統關系,減少重復投入。 二是抓實措施落地。進一步完善聯查聯審制度,加大統計專項檢查調研力度,開展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監測預警研究,圍繞數據集成、數據分析和數據預警三大系統建設目標,確保各項措施落地。三是強化人才保障。全面加強統計隊伍建設,傳承優秀統計文化,提高整體素質,不斷優化統計系統干部隊伍的年齡結構、知識結構、能力結構,努力培養和造就一批政治素質好、專業訓練有素、具有創新意識和敬業精神、具備良好職業道德的高素質統計人才,保障公司統計事業薪火相傳、后繼有人。
總體要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為指導,認真貫徹集團公司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決策部署,按照努力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的工作思路,抓好制度建設、質量管控、精品塑造、信息保障和隊伍建設五個方面的工作,主動作為、真抓實干,為建設世界一流綜合性國際能源公司提供優質統計保障。
一是要“補短板”。建立本企業統計管理工作手冊。要不斷完善統計報表制度,優化核算內容、核算范圍和邏輯審核關系,保證統計數據的唯一性和準確性。二是要“優流程”。要順應集團公司新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進一步理順集團公司總部、專業公司、地區公司之間的工作職責和業務關系,尤其是在統計內容、調查范圍上要科學分工,避免重復,盡量減少報告層次。三是要“成體系”。逐步健全以統計工作管理辦法為核心、報表制度為基礎、指標解釋為標準、工作手冊為指導、指標體系為支撐的統計工作構架,形成科學合理、程序規范、責任明晰、運行有效、上下統一的工作體系。
一是健全數據質量管控機制。要強化依法統計理念,把數據質量作為統計工作的“生命線工程”切實抓實抓好。要堅持關口前移,加強實時監控,從源頭嚴把數據質量;堅持數據質量核查常態化,嚴把數據審核關鍵點,建立部門間聯查聯審制度,采用全面檢查和重點抽查相結合,采取不同部門間協查校驗、對比審核等有效措施,及時整改問題數據;強化統計監督考核,認真開展統計數據事后質量抽查,嚴考核硬兌現。二是加大檢查考核力度。組織開展統計專項檢查,特別是要聯合專業公司重點開展數據質量檢查;要繼續開展統計評比工作,尤其對統計數據上報質量進行重點考核,考核結果作為年底先進單位評比的重要依據,對優秀集體進行表揚,對嚴重的遲報、錯報、漏報事件進行通報批評,對出現嚴重數據質量問題的,予以業績考核兌現。三是優質完成國家相關普查任務。積極配合國家統計局完成相關普查工作,嚴格按照有關規定,依法、按時、如實地填報普查表,確保數據質量,要充分溝通,及時協調解決普查工作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維護企業利益、重塑良好形象。
一是提高統計報告時效性。要組織完成好國家統計局等國家監管部門下達的統計調查任務,按時報送相關數據,編制好公司生產經營月報、統計年報、統計摘要等統計報告,及時將生產經營情況呈報公司領導。要全面做好統計月報、年報核算工作,突出時效性和準確性;要按照年報核算安排和相關要求,嚴格審核流程、嚴把質量管控、嚴守時間節點,確保完成年度統計年報核算工作。二是增強統計分析針對性。要圍繞公司“十三五”期間的各項業務目標,結合公司落實總書記要求的加大國內勘探開發力度、集團公司批準的海外優質高效發展規劃、煉化企業轉型升級、油氣銷售拓展市場等目標要求,加強形勢分析研判,突出問題導向,緊緊抓住制約生產經營運行的瓶頸問題和提質增效的關鍵點,開展有針對性的對標分析、敏感性分析等形式多樣的統計分析活動。要拿出一批統計分析精品,力爭在參與公司的重大決策上提出具有重要參考價值的建議。
一是開展指標監測預警研究。組織開展主要生產經營指標監測預警研究工作,分專業集中討論,找出數據變化規律,逐步探索建立統計監測預警體系,并將研究成果盡快應用,盡早發揮作用。二是推進統計系統建設。堅持節點控制,按照業務主導、信息共享、技術融合的設計原則,建立數據集成、數據分析和數據預警三大平臺。三是加強統建自建系統維護。各級綜合統計主管部門要充分利用已建成的統建自建信息系統,根據企業實際及業務發展需要,持續優化和完善現有系統功能,切實發揮信息系統作用。個別還沒有建立統計信息系統的單位,可以依托集團公司統建統計系統,抓緊啟動企業統計信息化建設工作。
一是大力加強統計文化建設。要繼承和發揚統計工作者嚴謹、求實、謙虛、勤奮、無私奉獻的優良傳統,傳承優秀統計文化,扎扎實實做好各項工作。二是不斷提高統計工作本領。要加強網絡培訓,運用集團公司遠程培訓平臺,為各級統計人員提供靈活的培訓方式;有針對性的組織好形式多樣的業務培訓工作,加強與兄弟企業、有關咨詢單位的交流與合作,相互學習、取長補短。
新時期,企業的統計工作應與時俱進, 開拓進取、求真務實,構建“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適應宏觀經濟形勢發展的需要,夯實統計管理基礎, 面對工作中依然存在的認識不到位、推進不平衡的突出問題,統計工作從業者要堅決克服松口氣、歇歇腳的想法,認清形勢要求, 按照集團公司決策部署,奮力開創統計工作新局面,以高質量的統計工作服務公司高質量發展。